1.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盘属菌。
2.识别方法 黄瓜苗期、成株期均感病,部位是茎和瓜。茎部感病,一般从基部开始,初为水渍状斑,后渐扩大色渐深,呈浅褐色,病部变软、腐烂,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菌丝密集鼠粪般黑色菌核。瓜条感病,多从顶花处开始,初为水渍状,渐向瓜条内发展,致瓜腐烂。病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和黑色菌核。叶柄感病,初为水渍状,很快湿软腐烂,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3.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其次菌核混在种子越冬。在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衰老抗病力弱的花和叶,进而为害柱头和幼瓜,菌丝靠接触形成再侵染。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发病。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利于菌核萌发子囊盘和菌丝生长、侵入。低温、高湿,早春多雨年份,连茬种植、排水不良和氮肥过多的地块发病严重。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病,以保护地为重。
4.防治药剂
(1)速克灵(腐霉利、菌核酮)
剂型:40%可湿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15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药剂和有机磷药剂混用;幼苗、弱苗或高温条件下施用浓度不宜偏高,在白菜、萝卜上施用也应慎重;病菌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
(2)菌核净(纹枯利)
剂型:40%可湿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20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雾滴细且均匀,避免和碱性强的农药混用。
(3)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剂型:70%可湿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6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铜制剂、碱性药剂混用;长期使用,病菌会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