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斑,渐变暗褐色,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半个果面。病部果肉组织收缩,明显凹陷,提早红熟。
1.病原 番茄脐腐病是生理性病害。
2.识别方法 发病多在1~2穗幼果、青果的脐部表现症状。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斑,渐变暗褐色,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半个果面。病部果肉组织收缩,明显凹陷,提早红熟。
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生出各种霉层,常为白色、粉红色及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
3.发生规律 导致脐腐的主要原因是作物本身水分供应失调。在一段时间供水充足,生长旺盛,突然出现蒸腾作用增加,供水不足,茎、叶与果实争水,致果实缺水、失水而致,或土壤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于旺盛或大水淋溶土壤缺钙,引起果脐周围细胞生理紊乱,不能有效控制水分,致果实含钙量低于0.2%。
4.防治药剂
(1)氯化钙
剂型:74%卤粉。
防治时期:开花结果期。
使用方法:0.1%溶液喷雾,间隔15天1次,防治2次。
注意事项:雾滴细且均匀。
(2)硝酸钙
剂型:99%粉末。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0.1%溶液喷雾,间隔15天1次,防治2次。
注意事项:本品助燃,具刺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