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茎、果均受害。苗期感病,胚茎基部水渍状,病情发展快,常腐烂,致苗猝倒死亡。花部受害多表现褐色腐烂。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85%以上。在适宜条件下,感病果24~64小时即可再侵染致病。
1.病原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2.识别方法 茄子苗期、成株期都发病。叶、茎、果均受害。苗期感病,胚茎基部水渍状,病情发展快,常腐烂,致苗猝倒死亡。成株期感病,叶片上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斑,初为暗绿色,渐变灰褐色,有明显轮纹,边缘不明显。茎部受害呈水渍状暗褐色,渐缢缩而折断。花部受害多表现褐色腐烂。果实感病,表皮出现水渍状近圆形斑,边缘不明显,病部黄褐色、软腐、略凹陷,果肉呈浅褐色腐烂,病果易脱落,脱落后病情继续发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层。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翌年,雨水击溅传染到植株下部果实上,完成初侵染。果实上的病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85%以上。在适宜条件下,感病果24~64小时即可再侵染致病。高温、高湿易发生流行。地势低洼、土壤黏重、连茬种植、管理粗放、雨后积水、排水不良的地块和连续阴雨的年份发病较重。
4.防治药剂
(1)乙磷铝(霜霉灵、疫霉净)
剂型:40%可湿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25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强酸、强碱性药剂混用;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可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本品易吸潮结块,贮存时应封严,并保持干燥;黄瓜、白菜在使用浓度偏高时,易产生药害。
(2)精甲霜·锰锌(金雷)
剂型:68%水分散粒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100~120克/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