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防治初侵染病害措施

防治初侵染病害措施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播种带病种子,有时不出苗,有的出苗后即感病,导致幼苗死亡。种株感病后,沿维管束侵害到种子,致种内带菌。在种子内可存活28个月,成为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要求25~30℃,湿度大。大白菜虫多、伤口多、播种早、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缺肥早衰的地块,病害发生早而重。

1.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mel)Dowson,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所致,属细菌

2.识别方法 大白菜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受害,子叶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根髓部变黑,幼苗渐枯死。成株期感病,病症有三种:①从叶缘开始,呈“V”字形向叶内扩展,病斑黄褐色;有时沿叶脉扩展,形成网状黑脉;②病发于叶片的任何部位,形成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斑,向四周扩展,髓部中空变色;③菜帮感病呈淡褐色干腐,常造成烂帮、烂心,纵切茎部可见髓部中空变色。

3.发生规律 病菌附着在种子、病残体或采种株越冬,成为初侵染源。播种带病种子,有时不出苗,有的出苗后即感病,导致幼苗死亡。病苗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经寄主伤口、孔口侵染,侵染至维管束,引致系统侵染。种株感病后,沿维管束侵害到种子,致种内带菌。在种子内可存活28个月,成为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要求25~30℃,湿度大。闷热、多雨易发生流行。大白菜虫多、伤口多、播种早、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缺肥早衰的地块,病害发生早而重。

4.防治药剂

(1)农用链霉素

剂型:72%可溶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40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生物药剂,如Bt、杀虫杆菌、青虫菌等混合使用。

(2)氢氧化铜(可杀得)

剂型:77%可湿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前或发病始期。

使用方法:10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蔬菜苗期采用安全浓度喷药防病,谨慎与非强碱或强酸性农药混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