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Spieckormann and Kotthoff)Davis et al,属杆状菌密执安棒杆菌环腐病亚种细菌。
2.识别方法 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病株通常表现茎叶萎蔫,块茎沿维管束环状腐烂坏死。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成为离核。经贮藏过冬,病薯芽眼干枯发黑,有的外表爆裂。地上部表现枯斑或萎蔫。枯斑型由植株基部叶向上逐渐发展,叶尖或叶缘变褐,蔓延至叶肉呈黄绿色至灰绿色,叶尖逐渐干枯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萎蔫型由顶叶开始萎蔫,似缺水状,边缘向内卷,叶色不变,逐渐向下部叶发展。随病害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可溢出菌液。
3.发生规律 病菌随种薯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未经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带菌薯块播种后细菌由导管进入地上部,使地上部发病。新薯形成时又沿导管进入新薯。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薯调运。病菌生长温度为2~36℃,适宜温度为20~23℃,致死温度为55℃,地温19~28℃有利于病害发展。
4.防治药剂
(1)农用链霉素
剂型:72%可溶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40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生物药剂,如Bt、杀虫杆菌、青虫菌等混合使用。
(2)琥胶肥酸铜
剂型:30%可溶性粉剂。
防治时期:发病初期。
使用方法:400倍药液喷雾,间隔10天1次,防治2~3次。
注意事项:不能和碱性农药、农用抗菌素及有机磷农药混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