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植株矮缩,叶片上有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小斑点,成条状,病株心叶卷曲,叶色淡黄,是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发病期,病叶产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的条纹,即斑驳花叶。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避免秧田及本田灌深水。发病重时,药剂防治基本无效,可考虑改制。
水稻植株矮缩,叶片上有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小斑点,成条状,病株心叶卷曲,叶色淡黄,是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该病害各地均有发生,受害病株不能结实或抽畸形穗,严重者可减产40%以上。
【危害症状】 秧田后期开始显症,分蘖盛期症状明显。发病期,病叶产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的条纹,即斑驳花叶。病株心叶淡黄,卷曲,不易抽出,下部老叶渐枯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缩。受害叶鞘略松软,表面有不规则波纹或产生皱折、扭曲,分蘖减少。若全部分蘖感病,重病株不能孕穗,轻病株能孕穗但不能抽出,包裹于剑叶叶鞘中,或从其一侧拱出成拳状,穗小不实、扭曲畸形,孕穗后病株矮缩更为明显,株高不及健株的1/2,叶片短宽肥厚。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
【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卵孢子萌发侵染杂草或稻苗。卵孢子在10~26℃条件下都可萌发,以19~20℃最适;10~25℃时都能致病,以15~20℃最适。
【发生特点】 秧田期是水稻主要感病期。秧田水淹、暴雨或连阴雨发病严重,低温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水旱轮作。选用地势较高田块做秧田,建好排水沟。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避免秧田及本田灌深水。发现病株即时拔除,集中作堆肥或烧毁,控制蔓延。
(2)化学防治 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发病重时,药剂防治基本无效,可考虑改制。用下表中的杀菌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