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稻丛中下部群集大量小虫,是稻飞虱。稻飞虱常见的种类有3种,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3种稻飞虱均属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其中褐飞虱又称褐稻虱。白背飞虱耐寒力较强,海南岛南部和云南最南部地区为终年繁殖区,越冬北界暖冬年份在北纬26°左右。灰飞虱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其中长江中下游仅在早稻上发生数量较多,但近年在局部地区对晚稻穗期亦有危害。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寄主较多,除危害水稻外,还可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作物。而褐飞虱只可危害水稻和普通野生稻。
【危害特点】
(1)白背飞虱 以成虫和若虫群栖稻株基部刺吸汁液,造成稻叶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也能造成死秆倒伏,但未发现传播病毒病。穗期受害还可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穗变褐色、秕谷多等危害状。
(2)灰飞虱 成虫、若虫均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近年来发现部分稻区水稻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大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现为相应的病害特征。灰飞虱不仅直接对作物造成危害,而且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可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小麦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等病毒病,近几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玉米粗缩病发病趋重,与灰飞虱发生密度高密切相关。
(3)褐飞虱 食性单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吸食汁液,并产卵于叶鞘组织中,致叶鞘受损出现黄褐色伤痕,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还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导致霉菌孳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轻者,下部叶片枯黄,影响千粒重;重者,生长受阻,下部茎秆变黑,茎上褐色卵条痕累累,甚至死苗,毁秆倒状,全田枯死似火烧状,俗称“冒穿”、“透顶”或“塌圈”。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
(1)白背飞虱 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成虫体长4~5毫米,灰黄色,头顶较狭,突出在复眼前方,颜面部有3条凸起纵脊,脊色淡,沟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中央长有一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雌虫的两侧为暗褐色或灰褐色,而雄虫则为黑色,并在前端相连,翅半透明,两翅会合线中央有一黑斑;短翅型雌虫体长约4毫米,灰黄色至淡黄色、翅短,仅及腹部的一半。卵尖辣椒形,细瘦,微弯曲,长约0.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并出现2个红色眼点。卵产于叶鞘中肋等处组织中,卵粒单行排列成块,卵帽不外露。若虫共5龄,体形近橄榄形。头尾较尖落水后后足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形。有深浅2型。1龄若虫长1.1毫米,灰褐或灰白色,无翅芽,腹背有清晰的“丰”字形浅色斑纹;2龄若虫灰褐或淡灰色,无翅芽,腹部背面中央也有一灰色“丰”字形斑纹;3龄若虫体长1.7毫米,灰黑与乳白相嵌,胸部背面有灰黑色不规则斑纹,边缘清晰,翅芽明显出现;4龄若虫体长2.2毫米,前后翅芽长度近相等,斑纹清晰;5龄若虫前翅芽超过后翅芽的尖端。
(2)灰飞虱 长翅型成虫,雄虫体长3.5毫米,雌虫4.0毫米;短翅型体雄虫体长2.3毫米,雌虫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则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为黄褐色,足皆淡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1.0毫米,前端较细于后端,初产乳白色,后期淡黄色。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1.0~1.1毫米,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胸部各节背面沿正中有纵行白色部分;2龄若虫体长1.1~1.3毫米,黄白色,胸部各节背面为灰色,正中纵行的白色部分较第1龄明显;3龄若虫体长1.5毫米,灰褐色,胸部各节背面灰色增浓,正中线中央白色部分不明显,前、后翅芽开始呈现;4龄若虫体长1.9~2.1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达腹部第1节,后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5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体色灰褐增浓,中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后缘并覆盖后翅,后胸翅芽达腹部第2节,腹部各节分界明显,腹节间有白色的细环圈。越冬若虫体色较深。
(3)褐飞虱 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上都有明显的3条纵隆起线。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雌成虫体长4~5毫米,体大色浅;雄成虫体长3.6~4毫米,体小色深。短翅型翅短于腹部,短翅雌虫体肥大,长3.5~4毫米;雄虫体瘦小,长2~2.5毫米,腹末呈喇叭状。卵多产于稻株叶鞘组织中,卵帽外露,卵香蕉形,长约0.8毫米,常数粒到2~3粒至20粒为一卵块,卵块中卵粒前端单行排列,后端挤成双行,卵粒细长,微弯曲。若虫与成虫相似,共5龄,1龄若虫灰白色;2龄若虫淡黄褐色,无翅芽,后胸后缘平直,腹背面中央均有一淡色粗“T”形斑纹;3龄若虫体褐至黑褐色,翅芽显现,第3节背上各出现1对白色蜡粉的三角形斑纹,似2条白色横线;4~5龄若虫体斑纹均似3龄,但体形增大,斑纹更明显,与短翅型成虫的区别是短翅型左右翅靠近,翅端圆,翅斑明显,腹背无白色横条纹。
【发生规律】
(1)白背飞虱 属长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南部和北部年有效积温差异很大,因此从南至北白背飞虱一年内发生世代数自11代到2代不等,岭南和西南稻区6~8代,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4~5代,北方稻区2~3代,在安庆稻区每年发生4~5代。白背飞虱是一种温暖性害虫,除终年繁殖区外,其余地区的初始虫源,全部或主要由异地迁入。白背飞虱在我国每年春夏自南向北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因此虫源迁入期、频次和虫量与白背飞虱发生程度关系极为密切。白背飞虱的迁入和迁出期一般比褐飞虱提早10~15天。主要危害水稻孕穗期。各地从始见虫源迁入到主害期,一般历期50~60天,主迁高峰迁入后10~20天或经繁殖1代后,即为主害代田间第2若虫危害高峰期,近期迁入虫量大,与前期迁入量累积繁殖后,主害代即可成灾。在长江中下游水稻混作区的安庆稻区,白背飞虱在8月中旬进入虫口高峰。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0%~90%。成虫迁入期雨日多,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产卵和若虫孵化。大龄若虫期天气干旱,可加重对稻株的危害。地势低洼、积水、氮肥过多的田块虫口密度最高。高肥田比低肥田稻飞虱虫口密度高2~3倍。栽培密度高、田间郁闭的田块发生重。成虫有趋光性、趋绿性和迁飞特性,凡生长茂密、叶色浓绿、较阴湿的稻田虫量多。成虫多生活在稻丛基部叶鞘上,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卵多产于叶鞘肥厚部分组织中,尤以下部第2叶鞘内较多。幼虫多生活在稻丛基部叶鞘上,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3龄前若虫食量小,危害不大,4~5龄若虫食量大,危害严重。
(2)灰飞虱 湖北、四川、江苏、浙江、上海每年发生5~6代,福建7~8代,北方4~5代,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冬季3种虫态可见,其他地区多以3~4龄若虫在麦田、绿肥田、河边等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第2年早春旬均温高于10℃越冬若虫羽化。发育适温15~28℃,冬暖夏凉易发生。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4~5代。华北地区越冬若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迁向草坪产卵繁殖,第1代若虫于5月中旬至6月大量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第2代若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并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第3代于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若虫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有部分则以3~4龄若虫进入越冬状态,第5代若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并进入越冬期。全年以9月初的第4代若虫密度最大。大部分地区多以3~4龄若虫和少量5龄若虫在田边、沟边杂草中越冬。灰飞虱属于温带地区的害虫,耐低温能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较差,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8℃左右,冬季低温对其越冬若虫影响不大。成虫翅型变化较稳定,越冬代以短翅型居多,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外,其余各代几乎均为长翅型成虫。成虫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作物田产卵。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每个卵块的卵粒数,由1~2粒至10余粒,大多为5~6粒。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天敌对该虫的发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主要种类同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3)褐飞虱 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自北而南递增,越冬北界随各年冬季气温高低而摆动于北纬21°~25°间,常年在北纬25°以北的稻区不能越冬。终年繁殖区,为北纬19°以南的海南省南部。少量越冬区,为北纬19°~25°之间,又以北纬12°左右以南为常年稳定越冬区。不能越冬区,为北纬25°以北的广大稻区。海南每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江苏、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旬迁入;苏北、皖北、鲁南2~3代,7~8月迁入。我国广大稻区的初次虫源均随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迁入和推进,秋季则从北向南回迁。17℃以下卵历期为17天以上,23~24℃为9天,27~30℃为7~8天。若虫24~26℃历期为15~16天。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属居留型,长翅型为迁移型。短翅型成虫的繁殖势能比长翅型高,表现为产卵前期短,历期长,产卵量高。因此短翅型的增多是种群即将大量繁殖的预兆。水稻植株的营养条件是促使褐飞虱翅型分化的主导因素。羽化后不久飞翔力强,能随高空水平气流迁移,春夏季向北迁飞时,飞行高度为1500~2000米,空气湿度高利其迁飞,飞行起始温度为18.2℃左右。成虫对嫩绿水稻趋性明显,雄虫可行多次交配,24~27℃时,羽化后2~3天开始交配。水稻生长期间各世代平均寿命10~18天,田间增殖倍数每代10~40倍。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闷热夜晚扑灯更多。成虫、若虫一般栖息于阴湿的稻丛下部;成虫喜产卵在抽穗扬花期的水稻上,产卵期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卵多产于叶鞘中央肥厚部分,少数产在稻茎、穗颈和叶片基部中脉内,每头雌虫一般产卵300~600粒,短翅型成虫产卵量比长翅型多。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喜欢栖息在距水面10厘米以内的稻株上,田间虫口每丛高于4头时,出现不均匀分布,后期田间出现“塌圈”枯死现象。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1~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危害。该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26℃最适,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更大,故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有利于褐飞虱发生危害。长江流域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于其发生。褐飞虱迁入的季节雨日多、雨量大利于其降落,迁入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利于其繁殖,水稻受害重。其天敌有稻虱缨小蜂、褐腰赤眼蜂、稻虱红螯蜂、稻虱索线虫、黑肩绿盲蝽等。
【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兼顾生物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在稻飞虱发生期内,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比长期保水田虫量明显减少。可调节肥料的供应,影响水稻长势,从而影响稻飞虱发生程度。降低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降低田间湿度,合理轮作可减少田间虫口基数,恶化稻田稻飞虱生长环境,是建立良好的稻田生态系统的基础,如稻蔗轮作,早稻与晚薯轮作等。选用抗虫品种。我国目前有一大批抗飞虱的水稻品种育成并得以推广,成为治理飞虱的关键措施。但注意避免长期、大规模依赖少数几个抗虫品种,否则飞虱对抗虫品种极易适应,产生新的“生物型”,导致原有抗虫品种不再抗虫。
(2)生物防治 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3)化学防治
白背飞虱:各代长翅型成虫均有向外迁飞的特性,迁入和迁出峰次频繁,但一般条件下危害性较小,防治上可以采取主攻主害代的策略。一般成虫迁入后田间第2若虫高峰构成主要危害世代,应在若虫2~3龄期用药防治1~2次。第1次用药在2代成虫迁入峰后至产卵前,第2次用药在主害代2~3龄若虫高峰期。在成虫迁入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应采取防治迁入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
灰飞虱:采用“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狠抓秧田期灰飞虱防治。以单位面积灰飞虱带毒虫量(带毒率×单位面积实际调查虫量)定防治指标。秧田1代成虫防治指标9~18头/平方米;大田2代若虫防治指标为12~15头/百丛。大田成虫、若虫并存,并且成虫比例高,则防治指标应从严掌握;带毒率高、品种感病,防治指标取下限,带毒率低、品种较耐病,则取上限。在秧田,于灰飞虱1代成虫迁入盛期,选用高效、低毒、速效性与持效性较好的农药进行混喷,3~5天后,根据虫情再防治1~2次。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同时积极推广防虫网、无纺布覆盖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秧苗受灰飞虱刺吸传毒危害的几率。
褐飞虱: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褐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重点防治3~4代,掌握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稻飞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