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沿叶缘被体节具横纹的绿色幼虫取食形成不规则缺刻,严重时整丛叶片均被吃光,是稻眼蝶的危害状。稻眼蝶属鳞翅目眼蝶科害虫,常见的有2种,即短角稻眼蝶和长角稻眼蝶。两者均可危害稻、麦、甘蔗、粟及其他禾本科植物。前者又名短角稻眼蝶、黄褐蛇目蝶、日月蝶、蛇目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尤在山区、近山区发生较重。稻眼蝶每年发生时间稍早,数量相对较多。后者又名稻褐眼蝶、稻叶暗褐蛇目蝶、乌云盖日蛇目蝶、淡色树间蝶、水稻蛇目蝶等。国内分布在河南以南,但在长江以南较常见,局部山区稻田密度较大。短角稻眼蝶较长角稻眼蝶发生稍迟,数量相对较少。
【危害特点】 2种幼虫沿叶缘取食叶片成不规则缺刻,严重时整丛叶片均被吃光,只剩下主脉。但稻褐眼蝶,多沿叶缘蚕食成缺刻,行动迟缓。
【形态特征】
(1)短角稻眼蝶 成虫静止时翅直立背上。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正面灰褐色,翅外缘钝圆。前翅正面2个眼斑各自分开,前小后大,眼斑中央白色,中圈粗,黑色,外圈细,黄色,反面3个眼斑,最大者与正面大眼斑对应;后翅正面无眼斑,反面具5~7个大小不等的眼斑。卵圆球形,黄绿色,半透明,有光泽。幼虫头部有1对角突,腹末均有1对尾突,体节多横纹,体绿色。蛹倒悬于稻株,绿色至黑褐色。
(2)长角稻眼蝶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40~48毫米。体褐色,腹部背面中央有1条黑色纵带,各节间黑色。翅的外缘有波状凹缺,正面黄褐色至暗褐色;反面灰黄褐色,并杂有许多黄褐色短横纹。前翅翅尖,后方第1中脉终止处显著突出,正面外缘与中室间、第2中脉上下方各有1个横向椭圆形白心黑斑,黑斑四周并有橘红色或橘黄色晕;反面有3个圆斑,一个较大,另两个较小,在近翅尖处;这3个斑均为白心,环以黑色、黄白色、黄褐色3层同心圆;在较大圆斑上下还各有1个黄白色斑点;3个圆斑内方有外、中、内3条褐色横带,均不达后缘,中横带尤短,仅至中部。后翅第3中脉终止处显著突出,正面外缘与中室间、第1肘脉上下方各有1近圆形白心黑斑,下斑较大;反面近中部有1条横贯全翅的褐色弧形带纹,带纹外方有5个与前翅反面同色的同形斑纹,其中以近翅尖斑及近臀角第2斑为最大;另在第1中脉与第2中脉间还有1个黑褐色斑点。翅正面黑斑中心白斑小或不明显。末龄幼虫体长32~40毫米,近纺锤形。头大,灰黄色,有1对鲜红色长角状突起,形似龙头,突起基本黑色且有皱纹。胸腹部鲜绿色,背线浓绿色,两侧具3~4条不明显的纵纹,各节多横皱,在皱面有横排的深绿色小颗粒,腹部末端有1对后伸的尾角。蛹长15~17毫米。初绿色,后渐变灰绿至褐色。腹部背面弓起,似驼背。
【发生规律】
(1)短角稻眼蝶 在浙江、福建每年发生4~5代,华南5~6代,田间世代重叠,以蛹或末龄幼虫在稻田、河边、沟边及山间杂草上越冬,第2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成虫喜白天在花丛或竹园四周活动、交尾、取食花蜜,夜间静伏在杂草丛中。卵散产在叶背或叶面,产卵期长达30多天,每头雌虫可产卵96~166粒,浓绿稻叶上着卵较多。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取食叶缘,3龄后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多爬至稻株下部吐丝倒挂半空,经1~3天预蛹期后化蛹。早、中、晚稻生长期均受危害,以晚稻受害相对较重。稻螟赤眼蜂、多种绒茧蜂、广大腿蜂、广黑点瘤姬蜂及步甲、猎蝽、蜘蛛等类天敌对稻眼蝶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是抑制该虫发生的重要因素。
(2)长角稻眼蝶 生活年史尚未搞清。成虫于上午羽化,不很活泼,畏强光,白天多隐蔽在稻丛、竹林、树阴等荫蔽处,早晨、傍晚外出活动,交尾也多在此时进行。成虫于上午羽化。卵散产,多产于稻叶上。幼虫老熟后即吐丝将尾部固定于叶上,然后蜷曲体躯,倒悬蜕皮化蛹。一般在山林、竹园、房屋边的稻田受害较重。
【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结合冬春积肥,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压低越冬虫口数量。放鸭食虫。
(2)化学防治 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或稻弄蝶时可兼治稻眼碟,必要时掌握在2龄幼虫危害高峰期前单独防治。用下表中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