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光温室早春茬青花菜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早春茬青花菜栽培技术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目前栽培的青花菜品种多数由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日光温室早春茬青花菜多在11月上中旬播种,为节省土地和方便管理,需育苗移栽。播种后日温保持在20~25℃,夜温在15℃左右。幼苗60%~70%出土时,日温降至18~20℃,夜温降至10~12℃,一般不浇水。日光温室又称冬暖大棚。青花菜生长速度快,耐肥水,定植前应施足基肥。苗期主要病害为青花菜霜霉病,要以预防为主。

1.培育壮苗

alt

培育壮苗要求

我国目前栽培的青花菜品种多数由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早春日光温室栽培应选用耐寒、中早熟品种,即从育苗到收获为85~100天的品种。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品种有蔓陀绿、高盛、绿岭、珠绿等。

日光温室早春茬青花菜多在11月上中旬播种,为节省土地和方便管理,需育苗移栽。苗床应选择排灌方便、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地块。床土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拌匀整细整平后做成高畦。然后均匀撒播干种子,每平方米用种量3~4克,播种深度0.8~1厘米。播后浅覆细土0.5~1厘米,上盖地膜

2.苗期管理

alt

苗期管理要求

在幼苗管理上“控小不控大”,即小苗可以进行低温控制或锻炼,大苗不能经受长期低温。播种后日温保持在20~25℃,夜温在15℃左右。幼苗60%~70%出土时,日温降至18~20℃,夜温降至10~12℃,一般不浇水。播种后30天左右,幼苗2叶1心时即可分苗,分苗密度10厘米见方,同时去除细弱苗。分苗后应适当提高温度、湿度促进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5~20℃,尤其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以后,夜温不应低于10℃。水分管理上不旱不浇水。苗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青花菜霜霉病和软腐病;用20%杀敌保2500倍液,50%扑雷灵3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青花菜壮苗要求苗龄70~80天,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节粗短,具真叶8~9片而不“显球”,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专家提醒◇

alt

一般植物个体生长速度,初期较慢,中期生长逐渐加快,当速度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缓慢下来,到最后生长停止。这个过程构成“S”形生长曲线。

3.日光温室的建造

alt

建造日光温室框架

日光温室又称冬暖大棚。首先按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平整土地和放线,后筑墙,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接着埋立柱,立屋架,覆盖后屋面,挖防寒沟,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铁丝。

建前屋面时,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侧。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柱,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

alt

盖顶膜

温室的薄膜为两幅或三幅。用两幅时,其宽度分别为3米和5米;用三幅时,其宽度分别为2米、4米、2米。先将3米或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回,用黏合剂黏合或用电熨斗熨成5~6厘米宽的筒,筒中穿上尼龙绳。3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2.5米处,2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1.5米处。薄膜先卷成卷,边覆盖边拉紧,并向防寒沟里填土。尼龙绳要拉紧,连同薄膜一起,在温室的山墙处埋入地下。上面的一幅或两幅薄膜同样先卷成卷,一端靠山墙埋入地下,而后向另一端铺开,到头后靠近山墙埋入地下。薄膜靠近后屋面的一端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片和铁钉直接固定在脊檩上;另一种是将其用竹片和铁钉固定在脊檩上之后折回,扣在后屋面上。可扣后屋面的宽度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压实。此种方法对没有加废旧薄膜的后屋面来讲,有较好的提高保温性能的效果。

alt

盖草苫或纸被

盖草苫和纸被。纸被用4~6层牛皮纸做成,草苫用稻草或蒲草做成,稻草苫宽1.2~1.3米,蒲草苫宽1.5~1.6米,长度以覆盖住温室的前屋面为准。在没有纸被的情况下,可覆盖两层草苫或增加草苫之间的重叠量,每片草苫用两根长度分别为草苫长度2倍或略长一些的尼龙绳拉放,每条绳的两端都分别固定于草苫某一端靠边的一处,形成两个环,套住草苫。拉放草苫表面的两根绳,可将草苫卷起或展开覆盖于温室的前屋面。卷起的草苫相交错或一前一后摆放在后屋面上,为防止草苫下滑,可在每卷草苫的后面挡一块石块或两三块砖。

4.整地定植

alt

定植地准备

1月中上旬定植。青花菜生长速度快,耐肥水,定植前应施足基肥。耕地时每亩铺施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25千克,还要配合使用钼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施肥后深翻,做成宽度为80厘米的小高畦,畦高15厘米,沟宽30厘米,覆盖地膜。10厘米地温稳定在6℃以上时定植开穴,穴内浇水,水量不宜过大。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时应带土坨,浇小水稳苗,这样可以缩短缓苗时间。

◇专家提醒◇

alt

基肥最好在蔬菜定植1周前施用,并且要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可以在距离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沟施或者穴追,追肥后要及时盖土、浇水,千万不要将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挥发或烧伤蔬菜秧苗。

5.定植后管理

alt

定植后光温管理要求

(1)温度管理 定植到缓苗期间要保温、保湿,白天温度以25℃为宜,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缓苗后到长出小花球期间为青花菜的叶簇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在15℃左右;花球形成期要求凉爽的气候条件,白天温度20~22℃,夜间10~15℃。

(2)光照管理 管理原则是在保证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延长光照时间。要经常清除薄膜上的灰尘,保持清洁,提高透光率,保证青花菜的正常生长。

6.肥水管理

alt

肥水管理要求

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前期苗,应促进植株迅速长大,在现蕾期形成足够的叶(16~18片)。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配磷钾肥。缓苗后5~6天浇活棵水,水量不宜过大。缓苗后10~15天追施第1次肥,每亩挖穴深施磷酸二铵15千克,尿素10千克,然后控水蹲苗,期间连续中耕2次。顶花蕾出现时结合浇水追施第2次肥,每亩施腐熟饼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3~5天后再浇1次水。花球膨大期每5~7天浇1次水,每15~20天叶面喷施0.05%~0.1%的硼砂溶液和0.05%的硼酸铵溶液,减少黄蕾、焦蕾的发生。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在生长后期,主花球收获后,若需收侧花球,可适当再追施1次肥水。

7.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为青花菜霜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药剂交替、轮换使用。栽培中常见病害为青花菜黑腐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4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alt

防治病虫害

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和小菜蛾。蚜虫防治可采用黄板诱杀,也可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菜青虫的防治在卵孵化盛期用Bt乳剂2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喷雾。小菜蛾的防治在卵孵化盛期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在幼虫2龄前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Bt乳剂200倍液喷雾。

采收前15天内严禁喷洒农药,以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

8.摘除侧枝及收获

alt

摘除侧枝

壮苗应及时摘除侧枝,弱苗等侧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再摘除,以增加受光面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对顶花球专用种,在花球采收前,应摘除侧芽;顶侧花球兼用品种,侧枝抽生较多,一般选留健壮侧枝3~4个,摘掉细弱侧枝,可减少养分消耗。

收获标准是花球直径12~15厘米,花蕾粒整齐一致,不散球,不开花,花蕾紧凑。若在采收前1~2天浇1次水,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且还有助于延长贮藏时间。采收方法,以花球为主要采收对象的,在花球与茎交接处以下2厘米左右割下。收获后不宜久放,应及时上市。以花球、花茎为共同采收对象的,可在花球与茎交接处以下5厘米处割下。以采收顶花球为主的品种应尽量让主花球充分长大;对侧花球发达的品种,顶花球适当早采,以促进侧花球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