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夏播青花菜宜选品种
选用抗病耐热品种和科学安排播种时间,是夏播栽培成功的关键。一般选择碧玉、锦绣、高盛、巴绿、珠绿等早熟、耐热的优良品种,移栽至采收在55~65天之间。苏北一般在6月份进行播种,为了便于采收与销售,最好进行分期播种,5~7天播1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采收,这个季节的蔬菜因为高温而比较缺乏,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价格,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2.培育适龄壮苗
培育壮苗
夏季栽培青花菜,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培育壮苗是关键。生产上多选用营养袋或营养土团育苗方法。营养袋(或土团)按每亩大田3300~3500个计算,其配方为肥沃疏松的水稻土600~700千克,谷壳灰30~40千克,腐熟发酵后的猪牛栏粪80~100千克,进口复合肥(最好选用N∶P∶K=21∶6∶13的含硫酸钾的复合肥)0.5~1千克,钙镁磷肥3千克,石灰粉2千克,并用1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45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搅拌均匀后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堆积10天左右。播种前用8厘米×10厘米的育苗袋装入营养土(或打压成营养土团),然后每1土袋(或土团)播1粒种子,用过筛火烧土杂肥盖种,并搭好大棚,用遮阳率为65%的遮阳网覆盖。苗期要加强肥水管理,苗龄25~30天(4叶1心、5叶1心)进行移栽。
3.选地深耕,施足基肥
栽培地的准备
种植地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排灌条件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种植,切忌选用前作种植甘蓝类蔬菜的田地。基肥在移栽前10~15天进行全层施用,翻耕整地,使土质疏松,田块平整,肥力均匀。每亩施优质农家肥6000~8000千克,复合肥35千克,起80厘米宽的垄。青花菜对微量元素硼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无论用化肥或农家肥作基肥,每亩都要施入硼砂2千克,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畦(带沟)宽1.1~1.2米,畦高25~30厘米,每畦种3行,行距35~40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亩种植2800~3200株。
4.合理追肥
追肥要求
青花菜栽培过程中一般要进行4次追肥。移栽成活后施“发棵肥”,可用10%~15%的稀人粪尿浇施;第2、3次分别在移栽后第15~18天、25~28天进行,每亩用尿素5~6千克,氯化钾4千克;第4次在移栽后第37~40天进行,此时已进入莲座期,即将现蕾,是需要大水大肥时期,要及时重施现蕾肥,促进花蕾快速生长,每亩可用含硫酸钾复合肥20~23千克,在离茎基部15~20厘米处开穴深施(已封行不便浇施),施后及时扒土覆盖,并灌水湿润土壤,使肥料溶解,以便根系吸收。为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花球成品率,可选用双效微肥、喷施宝、植物动力2003等叶面肥,在苗期、生长旺盛期、现蕾期各喷施1次。
5.科学灌水
灌水与保水
青花菜移栽后要浇水护苗,有条件的要覆盖遮阳物提高成活率。成活后适当控水,有利根系深扎。生长中后期需水量大,而且夏季水分蒸发快,遇干旱时每天傍晚都要浇水,黏性土壤3天左右灌1次“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畦面要用稻草或杂草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同时,7~9月份台风暴雨频繁,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水,达到雨停畦沟不积水的要求。
青花菜在封行前要进行中耕培土1~2次,封行后不再进行中耕,有杂草时要用手拔除。台风暴雨过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松土以浅锄为主,注意不能锄伤根系。
◇专家提醒◇
大棚内的肥料不容易流失,若过量施用化肥,则易引起土壤中盐类浓度增加,导致土壤盐渍化。
6.及时防治病虫害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猝倒病和立枯病为苗期主要病害,猝倒病可选用甲霜灵锰锌或杀毒矾喷雾防治。立枯病可选用甲基立枯磷或恶霉灵或敌克松于初见病苗时喷雾防治。软腐病、黑腐病、黑斑病均属于细菌性病害,也是反季节栽培的主要病害,要及时进行防治。花蕾开始分化为感病期,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或可杀得喷雾防治,发病严重时用以上药物交替使用,每隔5~7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可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等,可选用生物农药Bt,或用乐斯本、功夫菊酯、灭杀毙等药物喷雾防治。
7.适时采收
及时采收加工
青花菜花球长至12~15厘米,各小花蕾尚未松开,整个花球保持紧实完好,呈鲜绿色时为采收适期。反季节青花菜采收期间气温较高,采收适期短,而出口产品质量要求严格,要分期分批及时采收,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采收最佳,每株带叶4~5片砍下,并及时送往收购点进行加工冷藏。采收后大田每亩再追施1500~2000千克人粪尿,促进基部腋芽长出侧花薹(俗称“二次花”),可连续采收2~3次供应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