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花生产业种植的主要品种

花生产业种植的主要品种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着重介绍目前江西省主要种植的花生品种:[品种来源]赣花3号系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从白沙选七的变异单株中定向培育而成。于199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可水旱轮作种植,是江西推广早花生一二晚轮作制度的花生当家品种。粗脂肪含量47.5%,粗蛋白含量26.9%,油酸含量39.5%,亚油酸含量43.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种。[产量表现]全国区试平均单产234.1kg

三、花生产业种植的主要品种

江西过去种植的花生品种多为龙生型地方品种,主要是蔓生或半蔓生,晚熟,生育期长达150~180d,收获费工,每亩产量只有100kg左右,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推广强盗花生、中硫球、伏花生、粤油58、粤油551以及海花1号、白沙7号等高产品种。90年代,选育推广了赣花2号、赣花3号、赣花4号、赣花5号、赣花6号,引进推广了粤油256、汕油523、中花4号和泉花10号等多个优良品种。进入21世纪,引进、示范推广了粤油7号、粤油79、仲凯花1号、闽花6号等高产抗病品种,但目前这些品种的推广面积不大。以下着重介绍目前江西省主要种植的花生品种:

1.赣花3号

[品种来源]赣花3号系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从白沙选七的变异单株中定向培育而成(原代号81-7-2006)。于199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种,苗期长势强,株型紧凑直立,叶片中等绿色,荚果斧头型,种仁桃型,种皮粉红色,籽粒无油斑。株高42.7cm,单株结果数17.24个,结果集中,双仁果占80%,饱满果占82.95%,单株生产率18.9g,百果重151.4g,百仁重60.5g,出仁率73.5%;粗脂肪含量53.5%,粗蛋白含量28.4%。春播全生育期110~120d,夏播全生育期105~115d。适应性强,表现耐旱、耐涝、较抗锈病、青枯病。

[产量表现]1987~1989年江西省区试三年综平单产235.0kg/亩,比全国统一对照种“粤油551-116”增产9.55%,达极显著水平。一般单产200kg/亩,高产可达300kg/亩以上。

2.赣花4号

[品种来源]系抚州地区农科所1985年采用钴60射线照射粤选58选育的高产优质花生良种。于199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中粒早熟种,长势强,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出仁率高,全生育期120d左右。

[产量表现]1990~1992年三年省区试综平单产261.5kg/亩,比对照增产1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一位。

3.赣花5号

[品种来源]系江西省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从辐射亲本粤油551-11的变异后代中,用系统选育的方法培育而成(原名辐16-24-1)。于1994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珍珠豆型中粒种,出苗快整齐,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叶色深绿,株高48.4cm,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数6.4~8条,单株结果16.3个,饱果率82.8%,千克果数732个,果大壳薄,种皮呈粉红色,百果重169.9g,百仁重67.3g,出仁率73.4%。耐肥抗倒性强,中抗叶斑病、锈病,抗旱耐肥,休眠期短。春播全生育期115~120d。可水旱轮作种植,是江西推广早花生一二晚轮作制度的花生当家品种。

[产量表现]1984~1986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252.2kg/亩,比对照粤选58增产10.8%,在吉安生产示范中,平均单产270kg/亩,最高单产达427.1kg/亩。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面积83.6万亩。

4.赣花6号

[品种来源]系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强盗花生为母本,粤选58为父本有性杂交后培育而成(原代号1502-3)。199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种,株型紧凑直立,叶片大小中等,呈浓绿色,结果较集中,荚果斧头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出苗快,长势强。株高48.6cm,结果枝6条左右,单株结果数17~18个,饱果率80%,单株生产力17~18g,百果重158g,百仁重63g,千克果数792个左右,出仁率72%~73%,含油量52%。蛋白质含量34.54%。春播全生育期115~120d,夏播全生育期110~115d,适应多种种植制度的需要。耐酸,种子休眠性中等,抗倒性强,耐涝灾抗旱中等,轻感叶斑病,抗锈病。适宜江西省各地红壤旱地和水田种植,吉安以南水田可与二晚配套种植。

[产量表现]三年试验综平亩产254.8kg/亩,比对照粤油116增产10.14%,达极显著水平,1993年省大区生产试验单产为247.3kg/亩,比对照赣花2号增产11.5%。并于1996~1998年在江西省大面积示范种植,单产230.0kg/亩以上,最高单产达312.0kg/亩。

5.赣花7号

[品种来源]系江西省农科院食品加工所从东乡县农家品种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原代号赣花92-0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食用型早熟多仁小籽种。叶片大小中等,倒卵圆形,叶色深绿(叶色前期浅黄绿,后期转浓绿)。该品种出苗较齐,生长势强,叶色淡绿,结荚集中,株型直立紧凑、植株较高,未进行化控处理的主茎高60~70cm,单株分枝数4~6条。主茎叶数18~20片,单株果数10.3~18.6个,饱果率61%~75%,出仁率71.52%,小籽多仁饱满,果壳较薄,千克果数726.5个,其中籽仁三、四粒占65%~74%。百果重144.75g,百仁重46.85g。出仁率72%,饱满度高0.692。粗脂肪含量47.5%,粗蛋白含量26.9%,油酸含量39.5%,亚油酸含量43.2%。春播全生育期110~120d;秋播全生育期105~115d。种子抗旱性较强,抗倒性较弱,种子休眠性中,抗叶斑病,感青枯病、锈病。

[产量表现]一般单产210.0kg/亩以上,大田示范单产258.0kg/亩。2010年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鉴定测产单产227.3kg/亩。

6.中花4号

[品种来源]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所从(鄂花4号×台山三粒肉)F2×(鄂花3号×协抗青)F2复合杂交后代中以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名中花117),湖北(1994年)和全国(1995年)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花生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种。小叶椭圆形,色绿种仁桃形,种皮色泽鲜艳。株型直立紧凑,连续开花,株高52cm左右,茎枝较粗壮,总分枝数8条左右,结果枝6条左右。百果重160g,百仁重65g,出仁率72%,种仁蛋白质含量30.7%,含油量为50.8%,抗锈病,中抗青枯病,耐酸性强。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优质、早熟等优良特性。熟性早,春播全生育期120~130d,夏播105~110d。

[产量表现]全国区试平均单产234.1kg/亩,居首位,比对照品种(粤油116)增产10.3%,达极显著水平;全国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57.8kg/亩,比对照平均增产18.6%。具备多种抗逆性,经江西省三年省区试,综平单产271.8kg/亩,比对照粤油116增产8.85%.在大面积生产中单产250kg/亩左右,1990年以来在桂、赣、湘、黔、鄂、豫、川等省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均表现优良,适应性广,推广速度快。

7.中花15

[品种来源]中花1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200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连续开花珍珠豆型品种,全生育期春播127d左右。株高45~50cm,侧枝长50~55cm;总分枝数8~10条,结果枝数7~8条;百果重170~180g;种仁椭圆形、粉红色,百仁重70~75g,出仁率75%左右。夏播110d左右;春播在4月中下旬为宜,夏播在6月15日前为宜。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荚果296.4kg/亩,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11.8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275.9kg/亩,比对照品种增产12.98%。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江西、河南正阳、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的花生主产区推广种植。不宜在花生青枯病重发区种植。

8.粤油256

[品种来源]是用多亲本杂交第三代与77/74复合杂交育成。系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的高抗青枯病高产的花生新品种花生良种。1991年1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出苗整齐一致,株型紧凑,分枝性能强,茎高46cm,分枝多达6.67条,叶大小中等,叶深绿,开花结果集中,果多果饱,单株结荚13.7个,结荚整齐,荚果匀称、饱果率82.4%,百荚重150g,出仁率73%,含油率53.3%。春播生育期125~130d,秋播生育期110~115d。抗青枯病,耐锈病,轻感叶斑病。

[产量表现]1988~1990年在南方片花生青枯病品种区试中三年平均单产190.5kg/亩,比对照增产8.7%,发病率仅有3.4%,1992江西省试种小面积单产300kg/亩以上,比粤油116增产15%以上,现已成为江西省的主栽品种之一。

9.汕油523

[品种来源]汕油523是采用复交法导入秘鲁多粒型材料NCAc170970抗锈基因选育而成的,系广东省汕头市农科所选育,1991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现为广东省花生区试和全国南方花生区试的对照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花生,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直立,叶色深绿,叶片较厚,深绿色生长势强,开花结荚整齐集中。主茎高52.7cm,分枝6.3条,结果枝5.1条以上,单株结果14.9个。果型较大,充实饱满,千克果数690个,百果重184.6g,百仁重71.3g,双仁果率81.22%,出仁率69.9%。含油量53%。耐肥抗倒性和抗旱性较强,高抗锈病,感叶斑病。春播生育期135~145d,秋播生育期110~120d,适应性广,适宜于我国南方水旱田种植。

[产量表现]1988~1990年全国南方片区试,该品种在南方区试中产量188.8kg/亩,比对照种粤油116增产15.85%。各地生产试验一般产量250~300kg/亩。比当家种汕油27、粤油116等增产10%以上,高产田片可超400kg/亩。

10.粤油7号

[品种来源]杂交组合为台南12×粤油79。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2004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国家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2007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花生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叶色清秀,株型矮壮直立,株高46cm,总分枝7.3条,有效分枝5.3条,单株结果数23.8个,饱果重率83%,百果重219g,百仁重83.2g,果型大,千克果数480,果壳稍厚,出仁率70.2%,经济性状优良。叶稍大,叶色深绿,含油量为52.2%,蛋白质含量26.61%。生育期较长,全生育期124~127d。高抗青枯病、锈病,中抗叶斑病,耐旱、耐涝性强,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高蛋白、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产量表现]在2001~2002年度国家(南方区)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荚果286.7kg/亩,增产率11.15%,增产达显著水平,产量居本年度区试第一位。籽仁产量为201.4kg/亩,增产率11.06%,增产达显著水平,籽仁产量居本年度区试第一位。2001~2002年在品种生产试验中,荚果单产为283kg/亩,增产14.9%,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江西省赣州地区章贡区大面积种植,经专家测产,单产399.1kg/亩,比对照增产27.6%。

11.粤油79

[品种来源]汕油27//粤油116/印度花皮///粤油116,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9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主茎高55.8cm,总分枝数7.2条,有效分枝5.8条,叶大小中等,叶色深绿,单株果数14.3个,果形较好,饱果率85.8%,双仁果率88.3%,百果重173.2g,出仁率70.5%,蛋白质含量32.23%,含油量51.92%;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69。全生育期124d,抗倒、抗旱强,叶斑病3.0级,锈病2.7级,青枯病发病率1.0%。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国家(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荚果271.4kg/亩,平均单产籽仁191.4kg/亩,分别较对照种汕油523增产2.20%和5.48%。

12.仲恺花1号

[品种来源]湛油41/粤油193,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6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46.5~51.9cm,分枝长51.8~56.7cm,总分枝数7.0~7.7条,有效分枝5.6~5.8条。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14.0个,饱果率79.2%~85.1%,双仁果率75.4%~86.0%,百果重172.4~179.6g,出仁率67.5%~68.1%。含油率48.9%~54.6%,蛋白质25.4%。春植生育期120~130d、秋植生育期110d左右。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高抗锈病、中抗叶斑病。耐旱性、抗倒性和耐涝性均较强。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荚果314.9kg/亩,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8.33%,增产极显著;2005年复试,平均亩产261.3kg/亩,增产8.0%,增产极显著。

13.闽花6号

[品种来源]以汕油523为母本、以Q6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系福建农林大学油料所育成,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花生品种鉴定。

[特征特性]株高48~52cm,分枝数5~8条,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结果数4~6条,单株结果数17.8个,饱果率78.2%,千克果数640.2个,百果重182.8g,百仁重70.9g,出仁率67.6%。籽仁含油量50.08%,蛋白质含量30.63%,属高蛋白品种,油酸含量43.92%,亚油酸含量34.54%,油酸、亚油酸比值1.27。春种生育期130d左右,秋种生育期115d左右,该品种耐旱力强,耐湿性中等,抗黄曲霉性较高,中感青枯病,荚果整齐,果型美观,适宜加工速冻水煮花生、咸酥花生和压榨花生油

[产量表现]2003~2004年福建省区试,平均单产326.8kg/亩,比对照种泉花10号增产12.2%。平均荚果产量一般为293~372kg/亩,最高可达493kg/亩,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4~18%。平均籽仁产量为196.0~270.0kg/亩,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7%。

江西花生主栽品种多为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果形美观、壳薄仁饱、适口性好、耐貯性好的早熟中粒籽珍珠豆型品种,荚果百果重140~180g,百仁重60~75g,出仁率一般68%~75%,籽仁脂肪含量偏低,一般50.0%~53.0%,蛋白质含量中等偏高,一般25.6%~30.0%,油亚比(0/L)1.23~2.00,一般在1.5以上。该类型花生品种便于加工、食用,适宜市场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