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用可湿性粉剂型农药的方法

施用可湿性粉剂型农药的方法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番茄一般在株高时开始表现症状,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接着下部叶片枯萎,中部叶片反应最迟。后期茎的外部亦可部分呈现褐色病变。本病是由青枯假单胞细菌侵染所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微酸性土壤发病重。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亦重,根系损伤或地下害虫危害造成伤口时也有利于发病。用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或农抗“401”500倍液灌根,或50%的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番茄青枯病

症状识别

番茄一般在株高时开始表现症状,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接着下部叶片枯萎,中部叶片反应最迟。病株开始仅在中午萎垂,傍晚恢复,经2~3天全株萎蔫死亡。植株虽有落叶,但很少黄化而是保持绿色。病株根部常变褐腐烂,茎部表皮粗糙并可产生很多长短不等的不定根,髓部在潮湿时变褐腐烂呈“空心”,干燥时则仅木质部变为紫褐色。后期茎的外部亦可部分呈现褐色病变。若用刀切断病茎,用手挤压,即可从断面变褐的导管部泌出白色黏液。这是本病与枯萎病相区别之处。

侵染途径

本病是由青枯假单胞细菌侵染所致。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存田间或在马铃薯块上越冬。病菌在病残体上营腐生生活,没有适当的寄主,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甚至6年之久。一旦有机会就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然后在维管束中繁殖,并沿导管向上蔓延,致使导管阻塞,失去功能,茎、叶得不到水分供应而萎蔫。

发病规律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土温的作用大于气温,当土温在20℃左右时,病菌开始活动,田间出现少量病株,而当土温在25℃左右时,病菌活动最盛,田间出现发病高峰。微酸性土壤发病重。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亦重,根系损伤或地下害虫危害造成伤口时也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与十字花科进行轮作。

2.选择无病床土育苗,采用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3.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要及时拔除,撒生石灰消毒。

4.中耕时注意保护根系,防止伤根。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5.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用1 0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4 000~5 000倍液灌根,或新植霉素、克菌康(中生菌素)等农用抗菌素。

(2)用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或农抗“401”500倍液灌根,或50%的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3)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灌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