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褐纹病
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常引起死苗、枯枝和果腐,以果腐造成的损失最大。成株下部叶片染病,初生白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斑点,边缘深褐色,中间灰色或灰白色,其上轮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后期连成一片,造成叶片破裂穿孔。果实受害,病斑初为淡黄色,稍凹陷,后变为褐色,椭圆形,并有明显轮纹,上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侵染途径
本病由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茄子。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土壤病残体组织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带菌的种子引起茄苗猝倒,而土表中的病残体多造成茎基部溃疡斑,病苗及茎溃疡所产生的分生孢子为再次侵染的主要病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水及昆虫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引起病害流行。在果实上,病菌多从萼片下侵入较多,从光滑而多质的果皮上侵入较少。
发病规律
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连阴雨天,病害易流行。当苗床播种过密或分苗不及时,造成幼苗徒长,或定植过晚,偏施氮肥等均易诱导此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用冷水冲洗后播种。
2.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3.选择床土。苗床要选用多年未种过茄子的葱蒜类或粮食作物的土壤作为床土。也可用50%的多菌灵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使用方法为每平方米床土用药粉8~10克,加20千克过筛细土,在播种时对种子进行上覆下垫。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2 000倍液喷雾预防。
(2)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3)70%的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
(4)58%的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