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病由青枯假单胞细菌侵染引起。病菌生长适温为30℃~37℃,最高41℃,最低10℃,50℃以上致死。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6年。高温高湿,尤其是高土温是此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一般在20℃土温时,病菌开始活动,零星病株开始出现,随着气温的升高,田间出现发病高峰。用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或农抗“401”500倍液灌根,或50%的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茄子青枯病
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仅个别枝上有一片或几片叶变淡,呈现局部萎垂,后扩展到整株,后期病叶变褐枯焦,病茎外部变化不明显,若剖开病茎基部木质部变褐色。本病始于茎基部,后延伸到枝条,枝条的髓部大多溃烂或中空,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湿度大时有乳白色黏液溢出,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侵染途径
本病由青枯假单胞细菌侵染引起。病原细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随雨水、灌溉水及土壤传播,从植株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导管里繁殖蔓延。
发病规律
病菌生长适温为30℃~37℃,最高41℃,最低10℃,50℃以上致死。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6年。高温高湿,尤其是高土温是此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一般在20℃土温时,病菌开始活动,零星病株开始出现,随着气温的升高,田间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1.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
2.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上撒少许石灰防止病菌扩展。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用1 0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4 000~5 000倍液灌根,或新植霉素、克菌康(中生菌素)等农用抗菌素。
(2)用70%DTM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或农抗“401”500倍液灌根,或50%的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3)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4)50%的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灌根。
(5)95%的恶霉灵(绿亨1号)4 000~5 000倍液灌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