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草莓病毒的种类及被害状

草莓病毒的种类及被害状

时间:2023-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草莓病毒病是由草莓感染上不同病毒后病的总称,在栽培上表现的症状,大致可分为黄化型和缩叶型两种类型。草莓病毒病和其他病毒病不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尽管植株已被病毒侵染,却不会很快表现症状。此病毒由棉蚜、桃蚜和钉毛蚜传播,其中钉毛蚜传播病毒的种类最多,有钉毛蚜发生的地区,草莓苗移栽后的发病率成倍上升。此病毒特点是由蚜虫和器械传染的。此病毒为世界性分布,是对草莓危害性最大的病毒病。

草莓病毒病是由草莓感染上不同病毒后病的总称,在栽培上表现的症状,大致可分为黄化型和缩叶型两种类型。草莓病毒病和其他病毒病不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尽管植株已被病毒侵染,却不会很快表现症状。目前我国草莓病毒病主要有四种,即斑驳病毒(SMoV)、轻型黄边病毒(SMYEV)、镶脉病毒(SVBV)和皱缩病毒(SCrV)。

此病毒分布极广,世界各地凡有草莓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单独侵染草莓时无明显症状,但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使病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产生褪绿斑,叶片皱缩及扭曲。此病毒由棉蚜、桃蚜和钉毛蚜传播,其中钉毛蚜传播病毒的种类最多,有钉毛蚜发生的地区,草莓苗移栽后的发病率成倍上升。土壤中线虫也是传播病毒的一个媒介,但因线虫的活动范围有限,所以田间自然扩散速度极慢。此外还可通过器械和菟丝子以及汁液机械传染。

此病毒单独侵染时致使病株轻微矮化,复合侵染时引起叶片黄化和失绿,老叶变红,植株矮化,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下弯,致整个叶片枯死,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明显减产。此病毒特点是由蚜虫和器械传染的。

此病毒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和紫色病斑,叶脉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发生量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此病毒有多种蚜虫传播,器械和菟丝子也能传染。

此病毒为世界性分布,是对草莓危害性最大的病毒病。此病毒有致病性不同的许多株系,强株系侵染后,使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叶片扭曲变形,匍匐茎数量减少,繁殖力下降,果实变小。皱缩病毒与斑驳病毒复合侵染时,病株严重矮化,如再与轻型黄边病毒三者复合侵染,危害更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产。此病毒也是由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嫁接传染。

草莓不仅受其本身多种病毒病的危害,而且也受其他病毒病的侵染,如树莓环斑病毒、烟草坏死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等,都会给草莓生产带来损失,所以同样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