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可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和硫;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硼、氯、钼。一般情况下,栽培植物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矿质元素。在无土栽培时,这些矿质元素依靠营养液供给。营养液为植物提供种类齐全、配比合理的矿质元素,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1)水。植物组织中70%~90%是水分,水分的供应情况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水为植物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氢和氧;其次各种营养元素都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也需在水的参与下由叶片输送到其他部分。同时水是植株体内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如供水不足,植物生长受阻,下部叶片发黄、萎蔫,甚至枯死。无土栽培时,植物从营养液中摄取水分,由于供水充足,植物生长迅速。此时水分还具有调节基质温度、改善小气候等作用。
(2)温度。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适宜温度,并且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对基质和空气温度的要求及对昼温与夜温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甚至出现伤害。无土栽培常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在这些设施内通过加温、覆盖、通风、喷水等措施来调节温度,为植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温度条件。
(3)光照。光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条件,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积累。在光饱和点限度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效率也将增加。除外,光照强度、光照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无土栽培时,可人为地调节光照条件,如采用电灯补光、遮阴等措施来满足植物不同阶段对光照的需求。
(4)空气。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空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植物呼吸时需要氧气。在土耕栽培情况下,气体供应不成问题。但无土栽培时,植物根系常处于营养液中,能否满足根系对气体条件的需要,是无土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调整植物根系的空气条件就成为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无土栽培时,通过对基质的定期供液和营养液循环等措施,来满足根系对气体的需求,同时通过通风换气、施二氧化碳等方法满足根茎以上部位对气体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