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障城乡消费者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上下工夫。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既是发展新型农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益的要求,同时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国内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农民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众多方面;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我们疲于应付国际市场上越来越苛刻的质量要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总体上步入小康,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要正在日益增长,食物消费结构不断优质化、高级化。人们已不再仅仅追求吃饱,而是要吃好,追求食物的健康安全和口感,追求食物种类的丰富和优质,同时,自给性消费的减少,使人们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更大了。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其主要原因,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有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威胁;有农药兽药不合理使用,引起农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也有在经营和流通环节不法商贩违法经营问题。为了保障城乡消费者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上下工夫。

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研究表明,安全、无毒、健康的食品在价格上比普通的食品高5%~20%,而且有很大的市场。显而易见,开发健康无害的农产品可以大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依托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巨大优势,全面开发无公害农业,推出具有西部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形成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不但能够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人均收入,又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说,环保型农业是一项双赢事业,它既有利于农民,也有利于国家。既有助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在中国,在农产品供求实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农业发展进入崭新的局面后,国内很多地区都7

不同程度地出现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情况,然而,与此同时,不少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很大,而且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很多。新阶段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关键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既是发展新型农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益的要求,同时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安全农产品的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安全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现状;同时可以促进优质健康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倡导使用天然肥料,实现生产体系内部物质良性循环,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综上所述,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既是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需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

三、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各个国家和联合国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国际环境公约和法律文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各国合作的重要行为准则。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陆续签订了30多个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协定,其中包括有关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首先制定出《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要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

通过大力发展安全农产品,积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积极落实、贯彻国际环境公约及协定,显示出中国对环境保护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从而对于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有很大帮助。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开发健康、安全的食品是人们饮食文化的革新,倡导健康食品,其实就是倡导一种崭新的饮食文化,一种新兴的消费理念,一种不同于过去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相处模式,说到底,这也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加上农业化学原料的大量使用,致使田地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地区的农产品污染十分严重。食用被污染食物所引起的中毒事件屡屡见诸媒体。发展安全农产品,首要的要求就是产地的环境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产地一旦被污染,生产的基本条件就被破坏了。因此,要建设和保护安全农产品基地,就不能忽视农业环境的保护。其次,也要推广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农药、化肥等要合理使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安全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在发展新兴安全农业的同时,也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世界人民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的认识,成为国家合作的焦点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目前的发展要和长远发展规划相互一致。人们要发展就必然要使用资源,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不是不利用资源,不是对环境的封闭保存,而是要求尽最大努力,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损耗,以最小的损耗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把保护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发展目标为基础,利用科技开发替代性资源,积极研制环保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安全农产品的建设是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同时也会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四、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多要求,农产品生产,不仅要保障人们的生活供给,也要面对市场,在市场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的安全、健康、营养,是当前农产品的消费潮流和市场走向。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人们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安全食品的需要。而发展安全农产品,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打造我国农产品的品牌,扩大影响,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

在我国的出口创汇中,农畜产品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的出口创汇额不断增长。我国1980年农畜产品出口创汇为29.85亿美元,1985年增长到38.00亿美元,1990年为66.09亿美元,1994年更是增长到100.17亿美元。虽然创汇额不断增长,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挑战,当今在国家间的贸易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以环境标志为代表的绿色贸易这一非关税壁垒正在形成,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绿色食品,这是一个信号,那些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危害环境的产品将日益受到抵制。我国《关于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这一情况。

经贸部的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缺陷主要在于品种档次低,质量不好,缺乏安全优质这一特性,因有毒物质残留超标而经常出现贸易纠纷、索赔等问题。所以,加快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安全优质的特性,打破绿色贸易的限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出口创汇都大有益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已经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国际贸易,这是我们现在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国际贸易诸多的限制壁垒中,在国际市场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根本方法是尽快建立健全以相关法规、技术指标、风险评估及合格评定程序等为基础,与国际规范相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只有得到根本的提升,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才能有备无患,同时也能对本国的农产品生产给予有效的保护和促进,在扩大出口和调节进口方面也才能占据主动地位。相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问题突出、差距较大是我国农产品的突出缺陷。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因而进一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是当务之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