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的困难

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的困难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资料在使用上存在高峰和低谷时期,价格上也时常有波动,因此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对厂家或中间商的资金量、仓储要求大幅提高。现在多数农业生产资料产品都采用层层分销模式,价格与利润体系较为固定,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却要打破这个体系。如何更好地构建信任体制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一大难题。

电子商务交易是市场竞争激烈,各个环节利润逐渐降低,传统营销方式成本加大、风险增高的必然结果之一。因此,看起来前景广阔,但要发展,其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供货方资金与仓储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在使用上存在高峰和低谷时期,价格上也时常有波动,因此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对厂家或中间商的资金量、仓储要求大幅提高。另外,如果遇到价格剧烈波动,则一般会造成供货方被动。而传统的经营模式则较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分散资金和仓储,降低各层供应方风险。

2.交易平台所需物流运输的影响。由于经常存在集中供货现象,尤其农业生产资料中的肥料,运输相对不便,不可能像邮政快递那样运作,因此物流水平必须要跟上交易平台的要求。

3.主体消费者特性的影响。当前多数省份,农业生产资料消费者还是以分散的种植户为主,其居住区的分散性、种植结构的复杂性,造成产品使用时间、数量、种类的高度分散,加上其较低的文化水平,构建平台最基本的电脑普及不足或不会操作,导致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的进程缓慢。

4.传统经营模式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矛盾。现在多数农业生产资料产品都采用层层分销模式,价格与利润体系较为固定,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却要打破这个体系。如果价格差别不大,消费者基本不会冒风险购买,得罪原有的人情关系;如果价格较低,加上电子平台较强的宣传性,则必然快速冲击传统营销模式和盈利体系,所以局域内新老模式只能选择一种。但现在看来,运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还是企业。

5.信任机制严重缺失的影响。如何更好地构建信任体制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一大难题。当下,阿里巴巴网站对搜索方式的变化引起双方争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交易来说,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有投资、使用后效果反映滞后、不易鉴定的特殊属性,所以第三方信任机制构建显得更为重要,这不只是资金安全性的问题,还包含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安全性及一旦出现问题如何妥善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