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燕山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燕山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4-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家开展的多项评定和推介活动中,燕山地区在河北省都占据了重要地位,显示出燕山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截至目前,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的六批名单中,河北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其中燕山地区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其中燕山地区9个。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燕山地区是我省传统的农业产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2011年12月16日,河北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签署了《关于推进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由此启动。目前,河北省有400个乡镇和180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15万人;旅游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近3年来,累计投入省级旅游专项资金超过2.2亿元,支持农村旅游扶贫项目300余个,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52个、省级示范点106个、四星级农家乡村酒店17家。

2015年9月份,河北省农业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实现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功能全覆盖,支持建设1—2个农业主题公园,培育10条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带。在此基础上,以环京津、环省会及中心城市为重点,创建十佳现代休闲农业园区,推出30条以“农业、农村、农事”为特色的高品质农业休闲观光线路,打造融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2014年河北全省休闲农业接待量达到5300万人次,预计2017年接待量增加到1亿人次。

在国家开展的多项评定和推介活动中,燕山地区在河北省都占据了重要地位,显示出燕山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0]2号),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此项活动从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300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截至目前,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的六批名单中,河北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其中燕山地区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其中燕山地区9个。

表4-1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名单(河北省)

为加快实施“515战略”,推动全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自2015年6月份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即在全国认定推介百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千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万名“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经各地县区旅游部门推荐、市旅游部门遴选、省旅游部门审核,国家旅游局审核并研究决定,共评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056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063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9231家、“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8887人。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周家庄、衡水武强周窝镇周窝村、张家口蔚县暖泉镇北关堡村等河北省37个颇具特色的乡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唐山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等40家单位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仙台山庄等415家农家乐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范海庭、苏军等326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秦皇岛市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采取重点扶持、典型引路和规范管理等措施,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农村风貌、高新科技农业园区、葡萄采摘和酿酒、林果种植和水产养殖、观光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十余种类型产品,打造了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望峪山庄、葡萄沟、鲍子沟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达2000余户,直接和间接带动了5万人从事旅游服务。2011年秦皇岛市旅游局对全市农村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截至2011年底,秦皇岛市具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村达279个,乡村旅游景区(点)70个,农家乐149家,乡村酒店84家,家庭旅馆1635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家,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6家,乡村旅游经营农户2000余户,直接吸纳农民就业超万人,间接带动5万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59】。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名单中,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西古城村、昌黎县十里铺乡西山场村、海港区北港镇西连峪村3个村被认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北戴河区花神民宿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园中缘假日酒店等50家农家乐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李集周、蔡德宽等24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活动激发了秦皇岛市各村及乡村旅游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对于加快秦皇岛市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特色化、组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秦皇岛乡村旅游规模、质量和效益逐年增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拓宽了农业发展空间、带动了农民就业和致富。

截至2011年11月底,唐山市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558家,年接待休闲观光人员320万人次,带动建立种养基地20.5万亩,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农民2.3万人,为农民增收1.3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评选中,唐山市40家单位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5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唐山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和兴旺寨乡何家峪村成功入选,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目前,唐山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8家,特色各异、业态丰富的乡村度假区、农家乐、休闲农庄、采摘篱园等近200家。

近年来,承德市依托独特的生态、产业、民俗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蓬勃发展。有田园型、居所型、复合型,主要分布在景区边缘、城郊、远郊。如承德市郊冯营子镇崔梨沟春季梨花观赏游、秋季采摘游,如承德县一些乡镇秋季采摘游,兴隆县、围场县、宽城县等的观光游等。据统计,2012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已达290万人次,实现全市旅游收入2亿元。“十一五”以来,承德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该市提出“百村千户万床”工程,及时出台《承德市乡村旅游示范户星级评定标准》等财政资金奖励政策,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广大农户参与热情高涨,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形成丰宁坝上、围场接坝地区、滦平金山岭长城脚下、平泉河源和宽城蟠龙湖景区周边等十大乡村旅游片区,打造出了城郊休闲踏青游、春耕秋收体验游、春季乡村赏花游、古村民居休闲游、七彩峡谷探奇游、山村渔家亲水游、温泉沐浴养生游等一批颇具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旅游线路。全市涌现出旅游型乡镇72个、旅游型村182个,发展星级示范户964家,其中四星级12家,三星级237家,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被评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老沟庄园获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近年来,张家口市乡村旅游点伴随着旅游景区的逐步成熟而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普通农家接待、垂钓烧烤娱乐、果品观光采摘、农业特产节庆、农游与文化融合等五大类乡村旅游产品。为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从2015年开始,张家口市将依托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乡村旅游聚集区,打造十大旅游片区:草原天路乡村旅游片区、崇礼县乡村旅游片区、沽源县湿地草原乡村旅游片区、怀来县乡村旅游片区、蔚县民俗乡村旅游片区、涿鹿县黄帝城周边乡村旅游片区、赤城县乡村旅游片区、鸡鸣驿和鸡鸣山乡村旅游片区、张家口市区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片区、涿鹿县武家沟宣化县王家湾生态旅游片区。

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推介行动评选中,张家口市乡村旅游共斩获77个奖项,在全省位居前列,为张家口市乡村旅游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国旅游报》公布的名单,张家口市蔚县北官堡村、怀来县草庙子村、万全县霍家房村等7个村喜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涿鹿涛溪源生态园、崇礼黄土嘴一号院、张家口远大农业观光园等5户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赤城旧站村霞城鱼府、崇礼县黄土嘴村一号院、下花园御花苑生态园、宣化县聚鑫山庄、张北喜顺沟村莜面院、宣化区春光乡观后村、沽源县闪电河乡神马客栈、蔚县西金河口村聚友农家乐等47家农家乐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涿鹿县李东红、崇礼县张林、万全县范进英等18人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