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寄托了不同的情怀。大部分的城市中、老年游客都有农村的生活经历,到农村休闲是为了寻找儿时的记忆,古村、古树、古街道,是记忆中的乡村、乡味;城市青少年游客很少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更多的是对农村的好奇,到农村休闲是为了寻找新鲜感,了解未知的领域。燕山地区是环京津贫困带的主要分布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量保留了农村深刻的文化符号。发展休闲农业要尽量保留原真的农村符号,保留自身的特色,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避免拆真建假、千村一面。在保留农村符号的同时,融入现代化元素,这样既能使中老年游客找到记忆中的乡愁,又能满足青少年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求知心理。时代在发展,游客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化元素也要持续不断地融入其中,才能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增加重游率。
燕山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正是因为它们的鼎盛时代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才成为“遗产”和“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保护中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融入现代化元素,成为“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的手工技艺,像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剪纸,滕氏布糊画,玉田泥塑等,在产品设计、制作、体验、包装、宣传方面要迎合现代人的需求变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表演类,像唐山、昌黎的皮影,唐山的评剧、张家口的晋剧,还有唢呐、鼓吹乐,秧歌等,在故事题材、曲目编排、场景布置上,要保留传统的表演形式,内容上要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民间文学类,像契丹始祖传说、孟姜女故事传说,抓住文化精髓,演化为具体的产品形式,如连环画册、图书音像,甚至可以成为农村文化广场的宣传主题。还有散落在民间的传统美食、特色的民居、有序的村落布局,带有了不同时代的印记,正是保留了这些农村符号,才是真正记忆中的乡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