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种及种薯处理
(一)选用种薯
应选用良种,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和选用优良脱毒种薯,防止种薯带菌。要加强检疫,勿从病害严重发生的地区调入种薯;尽量从无病区生产、调运种薯。
平原地区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克新系列的6号、1号,费乌瑞它,早大白,津引8号,早50等。山区宜选用中、晚熟品种,如东农303等。选用的种薯大小要中等偏上,均匀,表皮光滑,芽眼鲜明。
(二)种薯处理
脱毒小种薯可直接用于播种,不需切块。对大块种薯,播前要进行切块。切前首先要对切刀消毒。消毒方法为沸水浸烫或75%酒精擦洗。切块时保证每块种薯都有芽眼,每块重20~25g,切过的薯块切口处应蘸些草木灰或1∶1000倍的多菌灵药土。
二、选地、选茬
(一)选地
尽量实行轮作。应选择2~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的田块。
(二)选茬
前茬应选用小麦、玉米茬,其次是水稻、棉花、大豆、杂粮茬,忌用甜瓜茬,并要求前茬未施用磺隆类、咪草烟类除草剂。
三、整地、施肥、起垄
(一)整地
秋收后深耕23~30cm,拾净石块、根茬、精细整地,使土层绵软松厚,以利马铃薯生长。
(二)土壤消毒
物理方法:上茬作物收获后,清洁地面,地深翻30cm,晒垡。
(三)施肥
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确定合理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地膜马铃薯生育期短,要重施基肥,基肥要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量的化肥。具体施肥量为:在每667m2产量目标为2500kg左右的地块,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kg,尿素20kg,二铵50kg(或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7~10kg。要将化肥施于离薯块2~3cm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也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起垄与土壤消毒
1.开沟起垄
按1m开行,在行中间开一深20~30cm的施肥沟,沟内施入有机肥和化肥。距施肥沟中心线两边各开一播种沟,沟内按要求点播种薯,然后做成中间高15~20cm,两侧低,底宽75~80cm的龟背式高垄。
2.直接起垄
直接做成一个高而宽大的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60cm,垄高20cm,垄中间距100cm。垄面要平整。
3.土壤消毒
做垄时,每667m2垄面下5~10cm土层内撒施1∶100倍的敌百虫毒土25kg和1∶1000倍的多菌灵药土10kg,防治地下害虫。
四、播种、地膜覆盖
(一)播期
要适时早播。平原地区一般在元月下旬到2月上旬播种。山区在地面解冻后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二)播种方法
直接起垄的起垄后要趁墒播种。若播前土壤干燥,底墒不足,要先春灌造墒,不能缺墒播种。每垄种2行,垄中种植。严禁种在垄边甚至垄坡上。播种时呈“品”字形匀播。开沟起垄的要起垄、播种、覆膜一次完成,并注意不要播种过深,以防出苗困难。
(三)种植密度
应合理密植。垄上行间距30~40cm,株距25~30cm,播深5~8cm,一般每667m2用种量100~150kg。播后覆土整平垄面,准备覆膜。
(四)正确覆膜
选用厚0.005~0.006mm、宽80~100cm的地膜。每667m2用地膜3~4kg。覆膜时在垄两边开沟,将膜沿纵横方向铺展拉平,使膜紧贴垄面,同时用细土压实两边,压入土中5~8cm,在垄上每隔1m压一些碎土,以防大风将膜吹烂、吹跑,使地膜真正起到提温保墒灭杂草的增产效应。
五、田间管理
(一)及时破膜放苗
播后勤到田间查看,当10%幼苗开始顶膜时立即放苗。方法:用竹扦或小刀在苗正上方开一小口将幼苗拉到膜外,用细土封严苗周围地膜,防止大风揭膜。在晴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放苗,严禁中午放苗。
(二)查苗补苗
当苗显行时,从缺苗处附近选苗较多的穴窝,将向外倾斜的苗子连根轻轻拔下,栽在缺苗处,并浇足水,加厚培土仅留幼苗顶梢2~3片小叶为好。
(三)间苗除草
齐苗后及时锄掉垄沟中的杂草,拔除膜内杂草并间苗,每穴留苗1~2株。间苗时不能伤根,不要掘动薯块,及时封严被风吹开的膜孔和膜边,以防膜内杂草丛生。
(四)抗旱排涝
播后若墒情不足,可渗灌水一次。马铃薯进入现蕾期后如遇干旱,可轻灌水1~2次。降雨较多时,雨后及时排水,以防田间长期积水形成湿害。
(五)叶面追肥和化控
1.叶面追肥
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d,每667m2叶面喷施0.3%~9.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kg,连续2~3次,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加100~150g的尿素喷施。通过根外追肥可明显提高块茎的产量,增加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2.化控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以控上促下为主。在现蕾初期即块茎形成期,对地表茎叶高达30~35cm,生长过旺有徒长趋势的田块,可叶面喷施多效唑水溶液(每667m2用15%多效唑30~50g兑水40~50kg喷雾),控旺防徒长,促进养分向地下部转移,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
六、病虫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来进行。
(一)病害防治
1.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叶柄和块茎。受害叶生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严重时病叶变褐枯死。叶柄和茎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薯块发病,表生近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层。
防治技术:
播种时剔除病薯。加强栽培管理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发病前用菲格500倍,加瑞农300倍、势克3000倍。
2.马铃薯晚疫病
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色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空气干燥,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茎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萎重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
防治技术:
(1)种薯处理。严格挑选无病种薯,选用72%的百思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的云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0~15min后晾干种植。
(2)栽培管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的百思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云生600~800倍液,或30%的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
3.青枯病
青枯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引起植株整株枯萎而死亡的病害,目前还未发现防治青枯病的有效药剂,主要还是以农业防治为主。可用可杀得2000+金云大-120稀释8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链霉素+金云大-120灌根。
4.马铃薯环腐病
此病是维管束病害,全株侵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重时变色部分可达一圈,可破坏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使皮层与髓部部分或全部分离,形成离核。生长期地上部常表现枯斑或枯萎变型。随着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液。
防治技术:
(1)实行无病田留种,采用整薯播种。
(2)严格选种。播种前进行室内晾种和削层检查、彻底淘汰病薯。切块种植,切刀可用53.7%的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400倍液侵洗灭菌。切后的薯块用47%的加瑞农粉剂,或53.7%的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按1∶200配成药土处理种薯。
(3)生长期管理。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用47%的加瑞农粉剂500倍液,或53.7%的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400倍液叶面喷施。
5.马铃薯病毒病
此病在田间常表现为花叶、坏死、卷叶3种症状类型。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
防治技术:
(1)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种薯,确保脱毒种薯种植。
(2)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3)栽培管理。施足有机底肥,增施钾、磷肥,实施高垄或高埂栽培。
(4)出苗后施药。喷洒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叶面喷雾防治蚜虫:灭蚜威稀释500~1000倍液喷施于蚜虫发生高峰期之前,隔10d喷药1次,至收获。
(二)虫害防治
1.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在马铃薯刚出苗不久,危害马铃薯近地面茎,咬食或咬断幼茎,危害较重。
(1)点状或田间局部发生时,可以集中使用杀虫剂,如:90%的敌百虫800倍液,或40%的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洒在植株近根处。
(2)诱杀法防治:将75%的辛硫磷乳油拌入25kg麻饼或麸皮中,傍晚时放在植株基部。
(3)土壤粪肥处理:与蛴螬、金针虫防治相同。
2.蛴螬、金针虫
主要危害块茎,蛴螬将块茎咬食成坑洞,金针虫则钻入块茎,咬食成孔,严重降低了马铃薯的商品性。
(1)粪肥处理:用50%的辛硫磷乳油,每667m2500~750ml,或毒死蜱300~500ml,喷洒粪肥,搅拌均匀即可。
(2)毒土法防治:用50%的辛硫磷乳油,每667m2200ml,拌细沙25kg,制成毒土随播沟施。
(3)轮作倒茬:与禾本科作物3~4年轮作。
3.马铃薯螵虫
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在一起消灭。药剂防治:在幼虫分散前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20%的氰戊菊脂或溴氰菊脂3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2.5%的功夫乳油4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七、收获清膜
平原地区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抢时收获,提早上市,争取好价格,收获后及时人工收回残膜,以免给下茬作物发芽、生根造成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