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团队共承担了9个技术示范项目:乌嘴江汉肉鸭在武汉地区示范养殖、微生态技术在江汉黑(白)羽肉鸭养殖上的示范、特色种养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废弃秸秆在肉鸭生物床养殖上的示范、免疫程序优化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示范、新型免疫调节剂在规模化养鸡场的应用示范、优质兼用型江汉鸭生态养殖模式示范、控制蛋鸡热应激复方中草药的应用与示范、蛋(肉)鸭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给武汉市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期间,团队共研发、引进微生态技术、免疫程序优化技术、新型免疫调节剂技术、蛋(肉)鸭无公害养殖技术共4项技术;乌嘴江汉肉鸭、农大3号节粮蛋鸡2个品种;特色种养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废弃秸秆在肉鸭生物床养殖、优质兼用型“江汉”鸭生态养殖模式3个模式。五年来共计为农户及公司增收2 400万元以上。
尤其是微生态技术在江汉黑(白)羽肉鸭养殖上的示范和废弃秸秆在肉鸭生物床养殖上的示范,改变了以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保护了当地环境,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1)乌嘴江汉肉鸭在武汉地区示范养殖。乌嘴江汉肉鸭是武汉市农科院畜牧所、武汉天绿公司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水禽品种经三元杂交而培育的新品种,该鸭体格中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过中试,56日龄体重达2.1千克左右,料肉比2.6∶1,瘦肉率达32%,成活率达98%,市场占有率高,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乌嘴江汉肉鸭发展前景广阔,符合省、市水禽发展规划。值得一提的是,乌嘴江汉肉鸭生物床养殖模式曾亮相第八届中国武汉农博会,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多年来我院结合当前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联系实际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大胆创新而又不与现实脱节的精神深入人心。
2011年畜牧团队在黄陂区、江夏区共示范养殖乌嘴江汉肉鸭160万只,其中在黄陂区李集武汉鑫欣禽业有限公司示范50万只,在江夏区五里界示范60万只,在江夏区金口街示范50万只。创产值4 928万元(160万只×30.8元/只),为农民增收640万元(160万只×4元/只)。
(2)微生态技术在江汉黑(白)羽肉鸭养殖上的示范。微生态技术是一个集成配套技术,包括饲料、饮水中添加益生菌,以促进肉鸭的生长,并利用生物垫料降解肉鸭排泄物,形成健康的微环境。通过微生态技术示范养殖江汉黑(白)羽肉鸭,一方面可带动农户为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提供优质肉鸭品种,另外还可以改进肉鸭养殖模式,减少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的污染,节省人工。通过该模式养殖江汉黑(白)羽肉鸭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团队利用益生素养殖黑(白)羽肉鸭112万只,示范的黑(白)羽肉鸭成活率达97%以上,60日龄均重2.5千克,料肉比2.5∶1,创社会产值3 400万元,效益315万元。其中在黄陂养殖72万只,创产值2 200万元,为农户(场)产生经济效益200万元。
(3)特色种养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2012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使规模化养鸡企业的粪污100%用于种植业发展,而且发展特色土鸡3 000只、超甜玉米种植120亩、西瓜种植110亩、林果苗木1 000多亩,年创产值3 147万元,当年获利222万元。该项目与小康工作紧密结合,因地制宜推广了循环农业模式,为灵活解决农村养鸡业发展与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示范。
(4)废弃秸秆在肉鸭生物床养殖上的示范。2013年畜牧团队利用废弃秸秆在东湖开发区滨湖街制作生物床2 350平方米,示范养殖肉鸭25万只,青壳蛋鸭2万只,创社会产值1 310万元,利润75万元。回收废弃秸秆120吨,为农民增收近7万元。不仅如此,在肉鸭养殖中,节约劳力50%、水电60%、饲料5%,鸭粪分解率达90%,大大降低饲养成本,使养殖环境大大改观,其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
将废弃秸秆粉碎利用制备生物床,既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循环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同时,将新品种、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养殖方式的创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减少劳动力及饲料兽药成本,此模式非常适合在开发区示范推广。
(5)免疫程序优化技术在规模化养猪场的示范。通过抗体检测和病原学鉴定分析,结合猪场实际情况,2013年项目实施期间,团队对5个猪场的免疫程序进行了大幅调整,补充并优化完善了其防控体系;对4个猪场的免疫程序进行了微调,使其程序更加合理有效。通过完善优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及疾病防控措施,猪场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综合统计项目实施各猪场的数据表明猪群的总体成活率超过92%。猪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通过增收和节支总计为猪场创造580万元经济效益。截止到2013年11月份,该技术示范项目实施的9家猪场共有15万头以上生猪销售,按每头猪体重100千克、销售平均价格每千克13元计,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新型免疫调节剂在规模化养鸡场的应用示范。畜牧团队成员将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与益母草专向调节生殖器官活动的原理相结合,作为新型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蛋鸡养殖,以充分激活机体的内在潜能,增强蛋鸡适应高密度、高营养水平、高生产产出的能力,可以减少产蛋鸡群输卵管炎与腹膜炎的临床发病率,达到降低鸡群的死亡淘汰率及提高鸡群的产蛋率的目的。
新型免疫调节剂技术的使用,提高产蛋率超过2%,鸡蛋破损率下降了1.5%以上,减少鸡群死亡淘汰率,节约培养成本,鸡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使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技术后,糙壳蛋、沙皮蛋、雀斑蛋的比例明显减少,几近消失,直接提高了蛋的商品性能,产蛋鸡在推广期间净利润在2元/只以上。
(7)优质兼用型江汉鸭生态养殖模式示范。技术示范期间,团队在东湖开发区发展2个示范户,带动2户,年出栏优质鸭10万只,生物床2 000平方米,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利用农村废弃秸秆稻壳、锯末制作鸭舍生物床,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的一大亮点,体现了武汉市农科院多年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宗旨。饲料、饮水中添加益生素,运动水面投放光合菌,严控药物利用,达到养殖环境生态,产品绿色、安全,符合健康食品的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保障。同时生物集成技术的应用,对今后水禽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控制蛋鸡热应激复方中草药的应用与示范。控制蛋鸡热应激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应用于蛋鸡生产中,能显著提高处于暑热环境中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量,降低死亡淘汰率,减少鸡蛋的破损率。技术示范期间,共有超过300万只产蛋鸡参与并使用了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平均每只鸡在示范期间所产生的净利润均超过1元,新增利润总计300万元。
(9)蛋(肉)鸭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技术示范实施期间,团队在东湖开发区滨湖街扶持示范户4个,带动2个,年饲养高产蛋鸭2.15万只。年出栏优质肉鸭6.5万只。生物床3 100平方米,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利用废弃秸秆51吨,生物制剂25包,制备生物床3 100平方米,示范养殖水禽8.65万只,全部采用无公害技术养殖,严控药物使用。优质肉鸭为农户产生经济效益30万元,废弃秸秆为农户创收3万元,共计33万元。
饲料、饮水中添加适量比例的生物益生素,提高蛋鸭体内有益菌的含量,抑制有害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一个产蛋周期内禁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使蛋品绿色无公害。在垫料、饮水、运动水面全方位采用生物技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粪便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是生态养殖,生产无公害食品的一大亮点。
畜牧团队技术示范期间,通过以上9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从提供新品种、提高肉料比、减少猪的死亡率等方面来提高农户及企业的经济收入,从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生态文明的社会效益,如江汉肉鸭生物床养殖模式集新品种与新技术于一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畜牧所相关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