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4-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酮类为款冬花的主要成分,研究证明黄酮类有止咳、平喘和祛痰的作用,与款冬花的功效相关。款冬花的萜类成分的测定,也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具有迟发性肝毒性,可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亦有报道千里光碱为致癌物质,故国际上对HPAs类成分有限制性规定。未见有系统采用倍半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的报道。款冬花中还含鞣质、蜡、精油、氨基酸和无机元素。

从国内外学者对款冬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分析,款冬花含黄酮、萜类、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1.1.1.1 黄酮类成分

黄酮类为款冬花的主要成分,研究证明黄酮类有止咳、平喘和祛痰的作用,与款冬花的功效相关。1971 年,Kaloshina从款冬的叶和花中分离出芦丁(Rutin)、金丝桃苷(Hyperin)、山柰酚(Kaempferol)等成分。李仲荭等人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款冬花中芦丁含量的测量方法[1],刘毅等人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款冬花中的芦丁做了含量测定[2]。款冬花的黄酮类成分测定,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

1.1.1.2 萜类成分

萜类是款冬花的另一类主要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和三萜,一些萜类成分(如款冬酮等)迄今为止仅在款冬中发现,可作为款冬花的标示性成分。款冬花的萜类成分的测定,也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另外,三萜类成分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已在相应的药材(桔梗甘草等)研究中得到证实,为把萜类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了依据。刘可越等总结了以款冬酮为代表的18种倍半萜(表1.1)和以款冬二醇为代表的5种三萜类成分[3]

表1.1 款冬花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1.1.3 生物碱类成分

德国Luethy等利用GC-MS定量测得中国产款冬花中含双稠吡咯啶生物碱Senkirkine,其质量浓度为47×10-6 mg·mL-1。Wawrosch C等对其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做了测定,表明一些克隆品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4],提出了降低毒性,安全使用款冬花的新思路。刘可越等总结了5种吡咯啶生物碱类成分[3]:千里光碱、2-吡咯啶乙酸甲酯、款冬花碱(Tussilagine)、异款冬花碱(Isotussilagine)等,其生物碱的含量低,属于吡咯啶生物碱类。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epatotoxic Pyrrolizidine Alkaloids,HPAs)具有迟发性肝毒性,可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亦有报道千里光碱为致癌物质,故国际上对HPAs类成分有限制性规定。

另外,刘玉峰等人利用GC-MS系统对款冬花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检出259个色谱峰,鉴定出6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62%[5];佘建清、刘晓冬等也对款冬花的挥发油做了分析[6,7],但他们的结果有差异。日本人铃木芸子对款冬花的挥发油做了分析[8];江林等对款冬花的微量元素做了分析[9];石巍等从款冬花中分离出尿嘧啶棱苷、腺嘌呤棱苷、顺式咖啡酸、反式咖啡酸等成分[10]。未见有系统采用倍半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的报道。高运玲等对款冬花的色素做了研究[11]

款冬花中还含鞣质、蜡、精油、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叶含苦味苷2.63%、没食子酸(Gallic acid)、弹性橡胶样物质、糊精、菊糖(Inulin)、植物甾醇、谷甾醇、硬脂酸及棕榈酸甘油酯、酒石酸(Tarta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转化糖、胆碱(Choline)、碳氢化合物(C26H56、C28H58)、皂苷、胡萝卜素维生素C、鞣质、微量挥发油及黏液质。灰分中含锌甚多,达3.26%(以ZnCO3计)。鲜根茎含挥发油、石蜡、菊糖、鞣质。根含橡胶(0.015%)、鲍尔烯醇(Bauerenol)等。叶含苦味苷红(2.63%)、皂苷、胆碱、谷甾醇、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菊糖、胡萝卜素等[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