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式的考察主要包括栽培时间、栽培密度、播种的方式(行播、窝播)等对款冬花所含的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芦丁为检测指标,对3年来开展综合栽培试验的款冬花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以第二年收获的款冬花做重复比较,探索栽培方式与款冬花内在品质的相互关系,寻找最佳的栽培方式,以求在GAP生产中,获得优质高产的款冬花。芦丁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见5.8。
5.3.5.1 款冬花栽培方式与密度试验
栽培时间:12月中旬为冬播,2月中旬为春播。春播设A、B、C、D四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A1、A2、A3,B1、B2、B3……以此类推;冬播设A、B、C和X、Y、Z六个对照组(去除最密的D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A1、A2、A3,Z1、Z2、Z3……以此类推。栽培方式与密度见表5.8。
表5.8 款冬花栽培方式与密度试验表
款冬栽培密度、方式与黄酮含量的测试结果见表5.9、图5.6。
表5.9 款冬花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试验芦丁含量测定
续表5.9
图5.6 款冬花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试验芦丁含量
5.3.5.2 结果分析
表5.10 不同栽培密度和栽培时间的芦丁含量统计分析表
续表5.10
统计学分析表明:款冬花播种时间对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以款冬花有效成分黄酮类(芦丁)为指标,冬播的芦丁含量明显高于春播的,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的芦丁含量无显著差异,再考察前面所做的栽培方式、密度与产量的试验结果分析,栽培方式、密度与产量无显著差,因此,我们认为款冬花冬播优于春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