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巫溪款冬花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巫溪款冬花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时间:2024-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有效地评价款冬花的质量,我们对巫溪县境内不同产地的款冬花进行了鉴别,以及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目的是通过以上实验为制订款冬花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根据对所采集的巫溪款冬花药材特征的观察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款冬花的主要性状确定。精密称取巫溪县不同产地款冬花粉末0.20 g,于微波消解罐中加硝酸和过氧化氢(1∶2),微波炉中消解,冷却,转移至10.0 mL试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备用。

重庆市巫溪县生产的款冬花药材标本与原植物标本,由巫溪县远帆药业公司和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生药栽培室在款冬花主产地巫溪县尖山镇采集获得,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李隆云研究员鉴定,确定为菊科(Asteraceae)款冬属(Tussilago L.)植物款冬(T. farfara L.)。

为有效地评价款冬花的质量,我们对巫溪县境内不同产地的款冬花进行了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微生物限度等指标的检查),以及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目的是通过以上实验为制订款冬花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11.1 命名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和药材拉丁名命名原则制订。

11.2 原植物形态

根据对所采集的巫溪款冬原植物标本特征的观察,参照《中国植物志》(77(1))、《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药现代化研究》等对款冬属植物分类鉴定描述形态确定。

11.3 性 状

根据对所采集的巫溪款冬花药材特征的观察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的主要性状确定。

本品呈不规则棍棒状。单生或2~3个花序基部连生,俗称“连三朵”,长1~2.5 cm,直径0.5~1 cm;外面被有多数鳞片状苞片,苞片外表面呈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茸毛;下部苞片呈钝三角形,上部呈卵圆形,基部具白色茸毛一束,中部呈宽卵圆形,背面满布白色毛茸。舌状花及管状花细小,长约2 mm,子房下位,均有冠毛。气清香,味微苦带黏性,久嚼似棉絮。以干燥、蕾大、肥壮、色紫红、三个花序连在一起、花梗短者为佳。

11.4 鉴 别

采集巫溪款冬花,采用常规显微组织、粉末鉴别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的鉴别方法,款冬花的鉴别特征如下。

11.4.1 花序轴横切面

表皮细胞近方形,角质层较厚而不平整。皮层由17~19列类圆形细胞组成,细胞向内渐次增大,细胞间隙明显,其中分散有含菊糖及棕色物质的薄壁细胞。内皮层明显。维管束环列,其外方有一较大的分泌道,此分泌道与韧皮部之间及木质部中常有一小束或成片的厚壁细胞。髓部全为薄壁细胞,其中少数细胞内也含棕色物质。

图C.3 款冬花花序轴横切面(×15)

11.4.2 苞片横切面

角质层较厚,不甚平整。上表皮细胞类圆形,其中偶有含棕色物质者;其下方为1列排列整齐的圆形薄壁细胞。由此至下,表皮全为薄壁细胞,10余列,类圆形,渐次增大,内含物稀少。维管束的韧皮部及木质部均明显;维管束的上方有大型的分泌道。下表皮层细胞形状同上表皮层细胞,但略呈切向延长。

图C.4 款冬花苞片横切面(×150)

11.4.3 粉 末

棕色,绵绒状。花粉粒呈类圆形,直径28~40 μm,外壁具刺和三萌发孔沟。苞片或花序轴上的毛茸呈鞭状,长达510 μm,由2~3个细胞组成,扭曲盘绕成团。苞片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薄或略呈连珠状增厚,平周壁有断续条状纹理。气孔不定式圆形或长圆形,副卫细胞4~7个。管状花冠顶缘,细胞形大,呈类圆形,其下方纵向延长。舌状花柱头表皮细胞略呈梨状突起。花序轴厚壁细胞呈长方形,长约95 μm,直径17~28 μm,壁厚4~6 μm,微木化,具壁孔。

图C.5 款冬花粉末(×240)

11.5 理化鉴别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制订,3批药材均显阳性。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制订,3 批药材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11.6 检 查

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重金属、砷盐、农药残留、微生物检查方法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相应条款,及有关实验结果制订。

11.6.1 水分检查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H 水分测定法(烘干法)进行测定,水分不得超过10%。

11.6.2 灰分、酸不溶灰分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灰分不得超过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

巫溪县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测定见表C.22。

表C.22 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

11.6.3 浸出物检查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Ⅹ A 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醇浸出物不得低于11%。

11.6.4 农药残留

依据GB/T5009.19—2003检测。

六六六(mg·kg-1),DDT(mg·kg-1),样品中均不得检出。

11.6.5 重金属(As,Pb,Hg,Cd,Cu)检查

11.6.5.1 仪器、药品

仪器:AFS-2210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海光仪器公司),Z-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立公司),As、Pb、Hg、Cd灯,微波消解罐(四川分析测试研究所),家用微波炉。

药品:水为去离子水,酸为优级酸,其他试剂为分析纯。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的配制浓度各为质量分数5%的混合溶液,盐酸(1∶1),铁氰化钾溶液(20 g·L-1),草酸溶液(10 g·L-1)。

11.6.5.2 款冬花药材样品处理

精密称取巫溪县不同产地款冬花粉末0.20 g,于微波消解罐中加硝酸过氧化氢(1∶2),微波炉中消解,冷却,转移至10.0 mL试管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备用。精密吸取2.0 mL上述溶液于10.0 mL试管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1.0 mL、盐酸0.75 mL,用去离子水定容,混匀,用于测定As元素;精密吸取3.0 mL于10.0 mL试管中,加入盐酸0.75 mL,用去离子水定容,混匀,用于测定Hg元素;剩余的备用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在电热板上加热至近干,稍冷,加入0.30 mL盐酸和少许水,溶解,转移至10.0 mL试管中,冷却后加入0.20 mL草酸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混匀,用于测定Pb、Cd、Cr元素。实验结果见表C.23。

表C.23 不同产地款冬花中重金属、As测定结果(n=3)

续表C.23

11.6.6 微生物限度检查

表C.24 不同产地款冬花中微生物限度测定

11.7 含量测定(HPLC法)

款冬花为常用药材,主要含有黄酮类、倍半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化合物,我们对不同产地、不同农艺措施和不同土壤类型栽培的款冬花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该实验为制订款冬花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11.7.1 仪 器

Shimadzu LC-2010A(岛津);工作站:Shimadzu Class-vp。

11.7.2 色谱条件

迪马C18柱,250 mm×4.6 mm×0.5 μm;流动相:甲醇-水(0.025 mL·L-1)、磷酸(40∶60);流速:1 mL·min-1;波长:360 nm;柱温:室温。

芦丁理论塔板数不得低于5 000。

11.7.3 样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以下各样品50 g,粉碎,过筛20目,备用。

不同密度试验:春播A1,A2,A3;春播B1,B2,B3;春播C1,C2,C3;春播D1,D2,D3。冬播A1,A2,A3;冬播B1,B2,B3;冬播C1,C2,C3;冬播X1,X2,X3;冬播Y1,Y2,Y3; 冬播Z1,Z2,Z3。

N肥试验样品:N0-1、N0-2、N0-3;N1-1、N1-2、N1-3;N2-1、N2-2、N2-3;N3-1、N3-2、N3-3;N4-1、N4-2、N4-3。

K肥试验样品:K0-1、K0-2、K0-3;K1-1、K1-2、K1-3;K2-1、K2-2、K2-3;K3-1、K3-2、K3-3;K4-1、K4-1、K4-1。

P肥试验样品:P0-1、P0-1、P0-1;P1-1、P1-2、P1-3;P2-1、P2-2、P2-3;P3-1、P3-2、P3-3;P4-1、P4-2、P4-3。

有机肥试验样品:Y0-1、Y0-2、Y0-3;Y1-1、Y1-2、Y1-3;Y2-1、Y2-2、Y2-3;Y3-1、Y3-2、Y3-3;Y4-1、Y4-2、Y4-3。

激素试验样品:A1,A2,A3;B1,B2,B3;C1,C2,C3; D1,D2,D3; E1,E2,E3;F1,F2,F3;G1,G2,G3;H1,H2,H3;I1,I2,I3。

复合肥试验样品:A1 B1、A1 B2、A1 B3、A2 B1、A2 B2、A2 B3。

不同产地样品:1# 巫溪鱼鳞乡五宋村;2# 巫溪尖山镇大江村;3# 巫溪文峰镇思源村;4# 巫溪尖山镇九狮坪;5# 巫溪大河乡上游村;6# 巫溪徐家镇岔路村;7# 巫溪易溪乡龙花村;8# 巫溪下保镇平岗村;9# 巫溪双阳乡马塘村。

不同土壤样品:沙土种植;沙土带黏性种植。

分别取上述样品各1.0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65 mL,回流提取3 h,过滤,减压回收乙醇,残留物加少量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 mL容量瓶中,摇匀,作为样品溶液备用。

11.7.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精密称取(减压干燥)芦丁对照品5.01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取1 mL上述溶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0.020 04 mg·mL-1的溶液,再准确量取该溶液2,4,6,8,10,15,20,25 μL进样测定,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含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 934.5X-3 365,r=0.999 9。在0.040 08~0.400 8 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见图C.6。

图C.6 芦丁标准曲线

11.7.5 HPLC色谱图

图C.7 芦丁对照品色谱

图C.8 样品色谱

11.7.6 芦丁精密度试验

取上述0.020 04 mg·mL-1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10 μL,芦丁峰面积的RSD为1.01%。表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良好。

11.7.7 加样回收率实验

分别称取鱼鳞乡五宋村产地的款冬花样品适量,加入芦丁对照品适量,进行加样回收实验。结果见表C.25。

表C.25 款冬花中芦丁含量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平均回收率:98.21%,RSD:2.66%。实验结果表明,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在95.36%~101.10%。

11.7.8 测定结果

各样品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见表C.26至表C.28。

表C.26 不同施肥处理的芦丁含量

表C.27 不同激素处理的芦丁含量

表C.28 不同土壤类型的芦丁含量

11.8 性味与归经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拟订。

11.9 功能与主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拟订。

11.10 用法与用量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拟订。

11.11 贮 藏

按药材的贮藏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款冬花项下拟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