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保鲜剂
保鲜剂对提高农产品储藏质量,延长储藏期有重要的作用。 使农产品的储藏质量提高了一大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农产品安全生产形成了一条重要的不间断的链条环节。 种植业农产品保鲜剂主要有:天然保鲜剂、乙烯脱除剂、防腐保鲜剂、涂被保鲜剂、气体发生保鲜剂、气体调节保鲜剂、湿度调节剂保鲜剂及生理活性调节保鲜剂等。
1.天然保鲜剂
天然保鲜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商品化应用的主要品种包括:柠檬酸类果蔬保鲜剂、纤维素类保鲜剂、节肢动物外壳提取物、复合维生素C衍生物保鲜剂、岩盐提取物等。 如:柠檬酸类果蔬保鲜剂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氧化及酶促褐变作用;纤维素类保鲜剂是通过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其目的是让果实休眠,使它放慢老化或成熟速度;节肢动物外壳提取物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多糖,该保鲜刘安全无毒,可被水洗掉,也可被生物降解,不存在残留毒性问题,适用于苹果、梨、桃和番茄等果蔬保鲜;复合维生素C衍生物保鲜剂可用于水果去皮后、加工前的保鲜处理,在罐头、果脯蜜饯及果汁饮料等的生产中可代替亚硫酸盐作为一种无公害、不影响产品味道的保鲜剂而被广泛应用。
2.乙烯脱除剂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新鲜果蔬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它会加速植物的呼吸作用,促进成熟和衰老;加速许多水果的软化和后熟,它的积累还会导致绿菜发黄和果蔬采后生理失调,对果蔬的货架期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为了延长果蔬的货架期,保持其感官质量,包装袋内的乙烯必须脱除。 此类脱除剂又包括物理吸附型乙烯脱除剂、氧化吸附型乙烯脱除剂、催化剂型乙烯脱除剂。
3.防腐保鲜剂
微生物侵染常常是果蔬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 利用化学或天然抗菌剂防止霉菌和其他污染菌滋生繁殖,从而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但不同的微生物所采用的杀菌防腐剂不同,而侵害某种果蔬的微生物又不仅限于一种致病菌,因此根据防治功能可分为防护型防腐保鲜剂和内吸型防腐保鲜剂,防护型防腐保鲜剂可防止病原物从果皮损伤部位进入果实;内吸型防腐保鲜剂对侵入果蔬的病原微生物防治效果明显。
4.涂被保鲜剂
通常是用蜡(蜂蜡、石蜡、虫蜡等)、天然树脂(以我国云南玉溪产虫胶制品质量最佳)、脂类(如棉籽油等)、明胶、淀粉等造膜物质制成适当浓度的水溶液或者乳液。 采用浸渍、涂抹、喷布等方法施于果蔬的表面,风干后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被膜,以达到抑制果蔬呼吸作用的目的。
5.气体发生保鲜剂
利用挥发性物质或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起到杀菌消毒或脱除乙烯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催熟、着色或脱涩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气体发生剂包括二氧化硫发生剂、主要卤族气体发生剂等。 二氧化硫发生剂常用于储藏中易发生灰霉病的葡萄、芦笋、花椰菜等果蔬。 正乙醇具有抗菌力,安全性好且在低浓度下有效,所以作为食品的鲜度保持剂而被广泛应用。
6.气体调节保鲜剂
通过调节储藏中的气体成分,其中主要是调节氧气、二氧化碳气的浓度,达到保鲜的目的。 气体调节剂系指调节气调储藏中气体成分,其中主要是调节氧气、二氧化碳气的制剂。
7.湿度调节剂保鲜剂
果蔬储藏过程中,为保持一定的湿度,通常采取在塑料薄膜包装内施用水分蒸发抑制剂和防结露剂的方法来调节,以达到延长储藏期目的。 此类保鲜剂主要包括蒸汽抑制剂、脱水剂。 此保鲜剂适且于葡萄、桃、李、苹果、梨、柑橘等水果和蘑菇、菜花、菠菜、蒜薹、青椒、番茄等蔬菜。
8.生理活性调节保鲜剂
生理活性调节剂系指对植物生长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植物激素)和能够调节或刺激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此类主要有抑芽丹、苄基腺嘌呤、2,4-D等化学保鲜剂。 如用0.1g苄基腺嘌呤溶解于5000m L水中,配制成0.002%的溶液,用浸渍法处理叶菜类,能够抑制呼吸和代谢,有效地保持品质。 这种保鲜剂适用于芹菜、莴苣、甘蓝、青花菜、大白菜等叶菜类和菜豆角、青椒、黄瓜等。 使用浓度通常为0.0005%~0.002%。
(二)保鲜剂使用的原则
在农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中,保鲜剂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辅助技术及常温下的一项独立技术而被广泛采用。 一般采用化学合成物质作为保鲜剂有较好的保鲜防腐效果,但很多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甚至可能出现致癌等现象。 因此一定要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用保鲜剂。 一般使用保鲜剂的原则:一是优先选择天然保鲜剂;二是根据作用效果选择适宜的保鲜剂;三是根据储藏技术选择保鲜剂的种类;四是严格控制保鲜剂的用量,遵守使用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