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的概念
饲料是现代畜牧业的基础,是畜禽产品安全的源头。 在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今天,在保证畜禽产品数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首要任务。 饲料作为养殖业最主要的投入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在保障畜禽产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畜牧业中饲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等10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及其加工供动物(指家畜、家禽、水产养殖动物以及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也包括宠物)食用的产品。 狭义的概念,按照2001年11月29日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条规定,饲料是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此处所谓“工业化加工、制作”是指经过工业化加工、制作的饲料,相反,不经工业化加工制作就不是本条例调整的范围,如玉米、高粱等饲料原粮、苜蓿等饲料作物和植物秸秆等农家自制自用的饲料就不属于该《条例》调整之列。
(二)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及使用
1.概念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中对饲料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2—2001)等从行为的角度对饲料添加剂的定义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此处的“少量或微量”主要是指与玉米、豆粕等常量物质相对比,实际上反映了饲料添加剂在饲料总组分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一是用量小,作用大;二是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如维生素类、酶类,激素类一般不太稳定,保存温度较低;三是成本较高,使用时要精打细算,严防浪费。 按照功能分类,一般包括以下三类:
(1)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指用于补充饲料营养不足的添加剂,如补充饲料中原有但量不足的,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又称补充物)。
(2)一般饲料添加剂。 是指为保证或者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3)药物饲料添加剂。 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或影响动物某种生理、生化功能。 而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与载体或稀释剂按规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2.使用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不是仅使用单一添加剂,而常常是同时使用几种添加剂或复合性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共同组成配合饲料,它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量很少,但作为配合饲料的重要微量活性成分,起着完善配合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减少饲料养分损失以及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重要作用。 饲料添加剂在现代畜牧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世界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品种达百种以上,每个品种又有多种规格,使用的复合预混料更是不胜枚举。 但随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一些饲料添加剂本身固有的缺陷渐渐凸显,一些饲料添加剂由于不科学、规范使用所带来的对畜禽产品品质的影响、环境的污染和人畜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问题也逐步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将会逐步采取更加严厉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确保饲料安全。 为了确保饲料安全性和改善饲料品,日本农林水产省早在1953年就起草了《关于确保饲料安全性和改善饲料品的法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1986年颁布了《加药饲料法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加药饲料将药物残留带入人类食品。
(三)饲料的规范使用
饲料占畜牧养殖70%以上的成本。 饲料的科学使用对于提高饲料效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实践来看,畜牧业生产中规范使用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饲料的作用包括很多方面,如下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1.饲料使用的专一性
养殖专业化程度越高时,每种畜禽或饲养动物营养需求研究越细致,生产和使用的饲料专一性越强。 不可出现不同种类的饲料混喂的情况,如猪料喂鸡、鸡料喂猪、鸡料喂鸭等,否则将极可能出现生长慢、繁殖力低、疾病多、成本高的高问题。 同一品种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或时期使用不同的饲料。 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已经作了分类,如猪料分为公猪料、妊娠料、哺乳母猪料、哺乳仔猪料、保育料、生长料、育肥料等。 在使用时,应按照不同的类别、不同阶段进行饲喂。 对于规模化养殖场还可以再细分,如猪场可将妊娠料分为前后两期,后备料分为公猪、母猪用。
2.饲料类型的适用性
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饲料。 如预混合饲料适用于养殖规模较大,能够把握采购原料的数量、质量的养殖场,并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及设备,如每天消耗饲料在2t以上的大型蛋鸡、肉鸡、猪场等。 而浓缩饲料则适用于中等养殖企业或小型养殖户,采购蛋白质原料不多、不方便的养殖场,具有简易加工混合设备。 配合饲料则适宜于小规模养殖企业,无饲料加工设备、房舍、人员或某一种类型的专业饲养的企业、养殖户。 无颗粒加工设备的厂家只采购颗粒料或大型养殖企业专业化程度高,从成本、防疫等方面考虑所有用料全部从外部购入。
3.饲料配方的适合性
饲料配方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或饲料生产企业推荐,作为饲料使用者应坚持以下原则。
(1)采购本地易采购的原料。 如东北地区玉米多,能量饲料应以玉米为主。
(2)使用价格相对低的原料,使原料本地化,如在肉牛饲养中,吉林省农区玉米秸多,那么在肉牛的青粗饲料中就以玉米秸为主。
(3)每种原料的营养成分真实,不只按原料的理论值,最好有一个确切可靠的实际值,做到每种原料批批化验,用化验的真实营养成分进行配方。
(4)配方本地化。 每个养殖企业饲养的畜禽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蛋鸡场在确定饲料配方时,除饲料厂推荐的常规配方外,还要考虑本场种鸡的品种、蛋的重量、前期饲养情况、鸡舍环境条件、目前产蛋率等实际情况重新调整配方。
(5)控制有毒有害成分原料,如棉籽粕中游离的棉酚、高粱中的单宁、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等,在饲料使用时要充分考虑,种畜禽、种畜和仔畜、仔雏的饲料中最为敏感,应严格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6)饲料的适口性。 营养成分合理、价格不高但适口性差,畜禽不愿采食或拒食也不是好饲料。 因此,对有异味的原料,如劣质鱼粉,没脱毒的棉籽粕等要少用,或添加去味剂,使畜禽愿意采食。
(7)配合饲料要有一定的体积,使畜禽采食后又饱腹感或不因容积过大而采食达不到营养需要。
4.饲料采购的计划性
专业畜禽场在全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提前一个月将所需原料购进厂内,切不可盲目无计划地随意采购,防止临时采购出现断货、质量差、价格高、疫病多等风险,对信息灵、确定价格有把握、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可大量储备原料,如玉米、豆粕等,但要注意保质期短的原料,如预混料、浓缩料、颗粒料等,还要注意水分含量,控制原料的湿度等。 要根据本厂或自身生产加工工艺及设备确定购进的原料,如果饲料加工设备好、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厂房,可选用0.5%~5%预混合饲料来生产配合饲料,如只是一般的饲料加工设备,用量又不太大,可选用浓缩饲料和玉米、麦麸等大宗原料加工,如饲养规模不大或饲养规模大但不去分散资金和人力就选用配合饲料。
5.饲料质量的可靠性
饲料质量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饲料原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等10余个品种。 如果是选购原料自行生产饲料,要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厂家购进原料,尤其是大宗原料的采购,建议选择固定的供应商,每次至少购入1~2个月的数量,这样便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配方相对稳定和降低成本,减少畜禽的应激。 对预混料、浓缩料的购进,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或生产企业有一定的规模,价格合理,信誉度高的企业,并且有相应的技术服务、品质监控、售后好、供货及时的厂家。 在购入原料前,最好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化验,一方面避免配方中营养成分不真实带来的营养不足或浪费;另一方面保证了饲料的营养全面和畜禽正常生长繁殖。
6.饲料标签的重要性
饲料标签是饲料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质量信息,是企业产品的名片,帮助使用者了解产品成分、质量所执行的标准,说明产品的使用、保存条件,起到介绍产品、指导使用的作用。 畜禽企业在使用饲料时,看清记准产品的商标、名称、分析成分保证值,加药名称、含量、保质期、厂址、电话及必要信息,如有怀疑或不清楚的地方,通过电话联系生产厂家,做到彻底解决问题。
(四)饲料添加剂的规范使用
为了让畜牧业健康发展,正确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对有害元素添加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无证经营的黑窝点的查封;确定药物添加剂的用药规程和畜禽产品中允许使用的最大残留量;加大宣传的力度,宣传和传播科学养殖的方法,树立起饲料安全生产的意识,规范使用兽药和药物添加剂,防止滥用和超量使用。 加强通过质量认证,规范饲料生产的工艺,使操作规范和加强对危险点的分析;大力发展酸化剂、植酸酶等对人体有益、无残留、无抗药性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