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拓荒人
(男)当一排排巍峨的高炉、一座座沸腾的矿山在贵州高原巍然屹立的时候。
(女)当一个个煤海、磷城和金矿接连不断出现在贵州高原的时候。
(女)你一定会惊奇这沉睡万年的群山的富有和慷慨;一定会赞叹这片土地的博大与热情。
(男)然而,也许你并不知道,在这被称为“地无三里平”的土地上,有多少地质队员双脚走出的小路,有多少地质队员搭起栖身的毡房与席棚。
(女)也许你并不知道,贵州高原今天正响彻着怎样一种大山的回音。(推出片名)
第一集 成就篇
大山的回音
(女)早在上一个世纪,地质学家智慧的目光就曾透过重重云雾,投在这片古夜郎国的土地上。
(男)然而,在那样的年代,科学的发现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微弱。地质科学家们只能发出深深的遗憾和叹息。
(女)可以说,在旧中国,贵州的矿产资源是一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男)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为贵州地下宝藏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贵州有了自己的地质队伍,贵州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女)——中国第一个金刚石原生矿岩体首先在贵州发现;
(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有来自贵州的铀矿;
(女)——中国最大的辰砂晶体产自贵州,被誉为“辰砂王”。
(男)——中国第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最先在贵州找到。
(女)有关地质经济资料测算,贵州地质工作者所探明的矿产资源,其总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0多亿元,30多年来,平均每年为贵州人民提供价值近400亿元的矿产资源财富。
(男)对贵州工业的发展,对贵州地方经济的振兴,最具地质经济意义的,是我们的地质工作者对贵州几种独具经济优势和特色的经济矿产资源的勘察。
(女)汞,一直是贵州最引以为豪的矿产,它所探明的储量和矿产品生产量在全国独占鳌头,水银及朱砂产量长期居全国之首。万山汞矿,有中国汞都之称。
(男)历史名城遵义,不仅以遵义会议特殊的政治历史意义闻名于世,也以拥有中国最大的锰铁合金联合企业——遵义锰铁合金厂而享誉全国。
(女)这簇结构奇特的矿石是锑矿,它是贵州传统的重要出口产品,储量居全国第三,贵州锑矿产出条件好,矿石品位高,一些中、小型锑矿的开采,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男)这是全国大型铝土矿区——清镇猫场铝土矿区,现在地质工作者正在加紧勘探。
(女)据探测,猫场矿区总的潜在经济价值在150亿元以上,将为贵州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男)不论是乌江两岸的黔中铝土矿区,还是大娄山下的黔北铝土矿区,都以量大质优而驰名全国。贵州铝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铝工业联合企业之一。
(女)贵州有“西南煤海”的美誉,储量居江南之首,排全国第五。
(男)乌蒙山麓的六盘水市,当年曾是一个荒芜、贫穷的小山寨,如今已建成为现代化的煤都、钢城。
(女)1958年至l973年,六盘水煤矿被国家列为重点项目,贵州省地矿局的几千职工开赴这里,进行钻探、地质、物探、化探、测绘等多兵种联合作战,探明储量167.5亿吨,同时还探明观音山中型铁矿和其他几十个矿种的小矿床,为六盘水市的工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怪乎人们都说六盘水是钻机打出来的城市”,现任六盘水市副市长感叹地说。(采访六盘水市市长陈必炎)
(男)磷矿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富磷矿储量则居全国首位。
(女)“三阳开泰”之一的开阳磷矿,是全国富磷矿重要的产区,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磷矿生产基地。
(男)目前正在动工的瓮福磷矿是地质工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又一量大质佳的特大型磷矿区,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女)这项被誉为“为中国人争光、为贵州人争气”的工程,是当年贵州省地矿局三个地质大队的近千名职工,经过6年的风霜雨雪,日晒雨淋的成果,提交了8.4亿吨磷矿储量,使得瓮福磷矿的兴建成为可能。
(男)今天,瓮福磷矿的建设者们接过地质工作者手中的接力棒,继续进行新的战斗。
(女)在所有的矿产中,或许金矿最有诱惑力。在这里,最值得向广大观众提一提的是贵州的金矿,它是近10年来地质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取得的辉煌战果,它是贵州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也是我省地矿工作者在黄泥巴中石头堆里发现的一个奇迹!
(男)贵州从全国两个不产黄金的省区之一一跃成为又一个“金三角”,并且具有上百吨的黄金远景储量。
(女)贵州省副省长徐采栋激动地说:“我们终于有黄金了。”
(男)刘玉林副省长自豪地宣布:“贵州不产工业黄金的历史宣告结束!”
(女)70年代末期,在南盘江边的一个偏僻闭塞的山区——板其,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这种金矿用肉眼看不见,它的颗粒在千分之一毫米以下,与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同属一宗。
(男)继板其之后,在黔西南又相继发现了兴仁县的紫木凼、贞丰县的烂泥沟,安龙县的戈塘等几朵“金”花,这片沉寂了上亿年的黄土坡在20世纪80年代沸腾起来了。
(女)如今,戈塘金矿已由国家投资,建立年两万两以上的黄金生产基地。
(男)可望成为我省第一个特大型金矿床的紫木凼矿区现在正在夜以继日的勘探当中。
(女)又一个似乎是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地质队来之前,这里的老百姓脚踏着黄金峡谷竟然世世代代生活在贫穷中。
(男)连这里的税务人员提起这儿都要皱眉头,年年这里的税款最难收齐。
(女)可如今,只要税务员一来,农民们自动交款。一天工夫,就把交款任务完成。
(男)奇怪吗?不奇怪。他们靠金矿已经开始脱贫致富,他们是直接的受益者。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场面,是当地以至外地群众组成的挖矿挑矿队伍,金矿周围的乡民,就是以此致富的。
(女)难怪当地农民说:“地质队可真是活神仙。”
(女)黄金,给贫穷的黔西南带来了金色的光芒,也给贵州的经济振兴带来了灿烂的前景。
(男)黔西南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贵州地矿局的7个大队、2000多人马正在为找到更多、更大、更好的金矿而日夜奋斗。
(女)我们的地质队员,为国家提供丰富的矿藏,却过着贫困、寂寞的生活,他们两袖清风,一身热汗,吃着杂粮、发黄的蔬菜和变味的猪肉,干着艰辛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们仍在不懈追求着自已的事业——为祖国多找矿,找好矿。
(男)现在,黔西南发现的金矿区,金矿点已达40余处。黔西南地区已正式成为我国“八五”期间黄金生产的重要基地,黔滇桂交界边远贫困地区,已成为我国的又一个“金三角”。
(女)随着黄金生产工艺流程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金三角”将闪烁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男)如果说“山雄、水秀、洞奇”是盛开于贵州高原自然风光中的“三色景”。
(女)那么,煤、磷、铝、汞、锰、锑、金则是埋藏在这群山之中的“七彩宝”。
(男)我们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因这“三色景”而婀娜多姿,因这“七彩宝”而耀眼夺目。
(女)地质队员为了“三色景”和寻觅“七彩宝”,谱写了壮丽的人生。
(男)4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现在贵州有2万多人的地质队伍,可以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矿产普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测绘、地质探矿工程、岩矿测试及地质印刷出版等各项专业地质技术工程,成为贵州现代工矿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队伍。
(女)在社会主义中国40年峥蝾岁月里,贵州地质工作者风餐露宿,踏遍青山。在这片贫穷而富绕的地土上,探明了一定储量的矿产达74种,储量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43种,列全国前五位的有28种。
(男)贵州地矿局自建国以来提交了上千份地质成果报告,其中获得地矿部科技奖的有近百项,获省科技奖的有数十项。
(女)地质队员的实践和成果表明,贵州是全国名列前茅的矿产资源大省,贵州有丰富的潜在财富和坚实的经济发展前景,贵州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有色金属、化土、磨具、磨料等工业生产基地。
(男)山,还是这群山,地,还是这片地。
(女)如今,它已不在那么贫穷落后,也不再那么令人叹息。
(男)四十年叮当不息的地质锤声敲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隆隆钻塔声钻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第一集完)
(第二集引子)
(男)从梵净山顶阵阵凛冽的寒风,到煤浪滚滚、钢花飞溅的六盘水工业新城;
(女)从黑颈鹤翩翩起舞的草海湖畔到炮声隆隆、群山沸腾的瓮福磷矿工地。
(男)有一条拓荒人的道路贯穿南北。
(女)有一种探索者的锤声响彻西东。
(男)从“地无三里平”的偏僻闭塞到“兴黔富民”的苏醒和展望。
(女)从“人无三分银”的羞愧叹息到“振兴贵州”的豪迈与自信。
(男)有一腔奉献者的热血洒遍高原。
(女)有一部创业人的历史书写今昔。
(男)在某种意义上讲,贵州现代工矿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贵州地质工作的创业史。
贵州现代工业发展的希望之光起始于地质工作者那踏遍荒原的足迹。
(推出片名)
第二集 创业篇
踏遍荒原的足迹
(女)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质学家首先应用地质学原理对贵州硝汞矿进行研究,从那时起。现代地质科学的触角便伸进了这块神秘的土地。
(男)本世纪初,丁文江、李四光、黄汲清等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乐森寻、罗纯武、丁道衡等贵州籍地质学家更为开发家乡的地下宝藏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然而,在旧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是多么的艰难和缓慢。有时甚至会因为世俗的愚昧无知而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女)修建在贵州工学院旁的这座陵园,是我国第一个“地质烈士陵园”,这里记载着一段令人悲叹的往事。
(男)1944年,三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许德佑、陈康、马以思结伴前往盘县等地进行地质考查,当地土匪听说有外乡人一路找宝,找到了沉甸甸的三大挑。于是在晴隆县磺矿附近,便发生了一次劫财杀人的暴行。土匪杀了人,打开一看,里面却尽是和石头差不多的矿石样品。土匪只好扫兴而去。
(女)当时这三位地质队员,最大的才37岁,最小的不过27岁。这是地质事业的不幸,这是野蛮无知的悲哀。
(男)但是,科学的生命是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的,社会文明的车轮终究要碾碎愚昧无知而前进。
1949年,贵州高原迎来了地质事业焕发青春、抖擞精神的时刻。
(女)年过七旬、饱经风霜的这位地质学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入贵州开展地质工作的地质队员之一,也是贵州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人。
(字幕:贵州地矿局技术顾问何立贤)
(男)50年代初期,当解放贵州的战争硝烟尚未散尽、围剿土匪的枪声还乍起乍落,何总和几位同行遵照当时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负责人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开发大西南宝藏的指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护送下,从重庆来到当时极为荒凉艰苦的水城观音山进行铁矿勘探。
(女)他和同志们一面风餐露宿抓紧勘探,一面又要防止土匪的袭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贵州的第一份铁矿地质报告终于写成。
(男)如今,观音铁矿已成为贵州最大的钢铁企业水城钢铁的重要矿山,眼前的一切早已今非昔比。但那一段铁血相映的经历,却深深地铭刻在何老心中。
(女)1957年2月9日贵州地质局正式成立。
(男)这以后的30多年的峥嵘岁月里,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沐风栉雨,在这片土地上陆续找到了百余种矿产资源。
(女)为了这一切,多少地质队员的满头青丝染成了斑斑白发,为了这一切,无数地质队员半生漂泊,以山野为家。
(男)30年前的一个初春,几位地质队员背着十几斤大米,来到当时杂草丛生、猿声四起的松桃锰矿。
(女)没有栖身之处,他们以树枝为墙,茅草为顶,搭了一间草棚。这里人迹罕至,不知地名。一天,一只野山羊不小心从山上滚下山坡,他们便把这里取名为“滚羊坡”。
(男)“滚羊坡”山高坡陡、行路艰难。白天,他们爬山顶、下低谷、寻找矿脉。夜里,他们借着烛光、篝火整理资料、翻阅书籍、实在困了,大家便相互依偎着,在草棚中等待明天。
(女)粮食吃完了,以野菜、蕨菜充饥、为了节约盐巴,只把盐巴放在野菜汤中浸一浸。
(男)一日复一日、一天复一天。一个月后,他们终于在距住地400米高的山崖上,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原生菱锰矿,一个全国著名的特大型锰矿——松桃锰矿就这样诞生了。
(女)地质队员的汗没有白流。松桃县委的同志告诉我们,如今,锰业经济已成松桃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锰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使全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尽管地质队员足迹之后留下的是一座座矿山、城市,但他们又背着行李、拿着工具,去奔向另一片未被认识的荒野,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基业。
(男)不知是造物主有意考验勘探者或是为难找金人,第一个金矿,偏偏埋藏在黔西南边远的南盘江边,一个叫板其的少数民族地区。
(女)这里公路不通,进出板其都必须走40多里大起大落的山间小路。
1979年4月,100多名地质队员沿湍急的南盘江浩荡而下,渡过无数险滩,将200多吨的物资、设备运上高差600米的大山深处。
(男)这儿的老百姓经过好长时间才弄明白这些“天外来客”叫“地质队”。
这里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都别想吃新鲜猪肉和蔬菜。
(女)地质队员将水煮黄豆称作“小磨豆腐”,将盐水称作“玻璃汤”;摘来当地盛产的热带植物——芭蕉用油炒,甜得腻人取名叫“板其甜食”,就将就以此充饥。
(男)在这里被骄阳曝晒,遭雷雨袭击,受洪水洗劫更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
(女)山仍然要爬,钻仍然要打,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压垮无私无畏的地质队员。
(男)板其、板其,一板就板了7年,地质队员终于为国家在这险山恶水抱出了一个“金娃娃”。
这个黔滇桂贫困交界的地区,现已成为我国的又一个“金三角”——一些外国专家预言,中国的贵州将成为诱人的黄金谷地。
(采访小女孩思思)
(女)这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现在认识爸爸了,知道想念爸爸了再也不会把爸爸叫成“叔叔”了。
(男)可就在几年前,思思两岁的时候,爸爸在紫木凼开发金矿,很少有机会回家抱抱、亲亲可爱的女儿。
(女)小思思看着墙上爸爸和妈妈的结婚照,总爱问妈妈:“妈妈,你旁边的那位叔叔是谁?”
(男)爸爸偶尔回一次家,小思思也要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别的叔叔在家里只坐一会儿就走,你这叔叔怎么还不走呀?”
(女)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多么需要爸爸、妈妈常常守护在旁边,多些疼爱啊!
(采访思思唱歌)
(女)远在野外的地质队员们何尝又不想念家、想念父母妻子儿女呢?
月儿缺了,又园了。
地质队员只好将温暖的家团圆在自己心中,只好对着圆月诉说团圆的梦。
(男)这位曾经在60年代发明“牟氏钻头”的老钻工,他叫牟能才。几十年来,两口大木箱,一双登山鞋,不知伴他走遍了多少贵州的山山水水,他的这双有力的手,不知打出过多少优质的钻孔。
(女)自从1952年参加地质工作以来,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野外机场的岗位上,4个孩子的出世,他也没能在妻子身边照顾。
1986年牟能才从副大队长岗位上退居二线。但他总感到跑野外跑惯了,一闲下来反而不习惯。人们常看到他到机场去跟班、蹲点。前年他及时处理了两起孔内事故,为国家挽回了几万元的损失,大家佩服地说:“咱们的牟机长,虽退居二线但宝刀不老。”
(男)在贵州地质战线上,还有无数个牟能才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普通地质队员,他们为贵州地质事业默默地发出自己的那份光和热,正是他们的劳动创造,才打开了一道道地下宝藏的大门。
(女)于是昔日“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有了煤海、银河、金三角;
(男)于是,昔日“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有了磷都、铝城、别墅村。
(男)在这片土地上,地质工作者开挖了560多万方泥土,用这些泥土可以修筑一道高一米、宽一米,几乎与长江同样长的土坝。
(女)今天,当贵州现代工业演奏着高亢的时代进行曲的时候;你是否曾感受到融汇着地质队员那踏遍荒原的足音呢?
(男)在地质工作者面前,永远是一片未曾开垦的土地,永远有数不清的崇山峻岭,永远是一条充满荆棘、艰辛的道路。
不过,路永远留在拓荒人身后,山,永远踏在探索者脚下。
(第二集完)
(第三集引子)
(男)贵州被称为山的王国,这里的山重重叠叠,这里的山狂放剽悍。
(女)或许,一座山就是一个神秘的故事,一座山就是一声无奈的叹息。山就是贫困的象征,山就是封闭的篱蕃。
(男)然而,在地质队员眼中,一座山就是无穷的秘密,一座山就是一种希望的探索。山就是地下矿藏的窗口,山就是财富的仓库。
(女)多少年、多少代,有谁征服过这烈如奔马的群山?有谁踏遍过这如涛似浪的群山?
(男)在贵州这个山的世界里,地质队员堪称一群燃烧的山魂。
(推出片名)
第三集 奉献篇
燃烧的山魂
(男)贵州不仅以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古朴奇特的民族风情使人迷恋、令人神往;也以特殊的地质奥秘吸引着敢于冒险、敢于开拓的地质队员。
(女)于是,有无数地质队员将他们的根深深扎在这大山丛中,在这儿寻找他们的梦想,实现他们的追求,“我和其他地质队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哪怕一生再苦再累只要找到一个矿,就获得了很大的安慰,就足以补偿我们所付出的一切了。因此,我要说,我们地质工作者所从事的是最艰苦、最壮美、最光荣的事业”。——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张宣华经过37个地质春秋所发出的肺腑之言。
在他一直战斗不息的地质之路上,当他发现黔西南戈塘第一块含微细粒金的矿样,为贫穷的黔西南抱出了一个“金娃娃”时,他和他的伙伴们是多么的激动和幸福。
(男)然而,每一个成功者的后面又饱含着多少的艰辛和苦衷。张宣华从青春勃发的17岁开始,就拿着地质锤、背着地质包走进贵州的崇山峻岭之中。
(女)蹲岩洞、睡马圈、住牛棚、穿峡谷、攀陡壁,对于张宣华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在这大山里,他的地质锤敲响过埋藏的煤、铜、铁水晶等矿产。
(男)37年的地质之路,他执着地追求着他的理想,他没有因困难时期妻子由职工下放变成家属而动摇找矿的信念;没有因家中亲人多次劝告而回到繁华的都市工作;也没有因一场大火无情地夺去不满周岁的儿子的生命而丧失从事地质工作的信心。
(女)他挺过来了,像没有被风化的岩石一样坚韧不拔,仍然在这单一的人生轨迹上追寻着地质事业的奇妙和丰富。
(男)无数地质队员为了每一座矿山的开发勘探,舍去繁华、远离亲人,背负种种痛苦,在这荒山野林中追求着这艰苦而崇高的事业。
(女)牛郎、织女“七月七”鹊桥相会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地质队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则被人们称为现代牛郎织女。
(男)黄根生,这位在探索自然奥秘的重任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的高级工程师、省劳动模范。几十年来,他几乎过着有家的单身汉生活,而在广西老家农村的妻子,则独自一人支撑看家庭的重任。
(女)结婚近40年的他,与妻子生活在一起的时间累计起来不足五年,“一年穿破三年衣,十年不见一年妻”,可以说是黄总的生活写照。
(男)每当谈起支持他、理解他的贤惠勤劳的妻子,黄总总压抑不往内心深深的愧疚。但是,他丢不开与大山和荒原做伴的地质事业。
这几年,黄总的妻子有了调在一起的机会和条件,可他却淡淡一笑。“几十年都过去了,还在乎这几年?等退休以后,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女)这貌似轻松、幽默的言辞,其实包含了多少愧疚和辛酸啊!
地质队员总是把爱情和家庭的一大半付给座座青山、条条绿水。
(男)这对情投意合的同窗恋人1987年7月从河北地校毕业后,双双来到紫木凼金矿区。
(女)小伙子叫张宁,贵州人,姑娘叫张海英,北京人。为了爱情、为了事业,姑娘不顾家人劝阻离开家乡,来到这大山深处开发宝藏,实现自自己心中的理想。
(男)这些年轻姑娘干上地质这一行,便难得有机会穿上时髦摩登的衣服、脚蹬高跟鞋走在繁华热闹的都市大街上,他们的双脚踏上的是高山、荒原,于是,大山赋予了她们一种独特的风采。
(女)这位女工程师叫陈廷乐,早就和这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一部反映地质工作者的电影《深山探宝》,吸引她走上了勘探青山碧水的地质之路。那时正值豆蔻年华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地质院校。
(女)20多年来,她踏遍了梵净山的山山水水、历史名城。遵义的土地上也留下了她深深浅浅的脚印。
这期间,领导考虑到她作为一个女同志和家庭的实际困难,曾多次调她到机关工作。可怀抱一身事业的她拒绝了。她认为要真正做出点成绩出来,是在野外的实际工作中。她现在是省内为数不多的环境地质女专家,被选为遵义市人民代表。
(男)这些孩子跟随父母来到野外地质队,大山便成了他们的托儿所、幼儿园。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们成天满山跑,跌伤、碰伤是常有的事。
等到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了,便又带回到大队驻地。
(女)由于地质工作的流动性、好多孩子读五年书,也要转七八次学。
队里办学有种种限制和困难,许多大队都想把学生纳入社会,但有的地方学校拒不收、或者要交交培费,收费之高令人咋舌。
(男)地质工作者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都望子成龙,但种种阻碍和力不从心使得他们忧心忡忡。他们无可奈何地说:“只要为我们解决这后顾之忧,再大的苦我们也甘愿承受。
(女)地质工作者常年奔走于深山大壑、莽原密林间,从他们拿起地质锤那天起,行李包里就多了一份看不见的沉重——孤独寂寞,一种思念亲人的孤独、一种文化精神生活的寂寞。
(男)这些大山,给地质队员带来了无数探索的希望。给予了他们无数深沉的力量,但也阻隔了外面精彩的世界,阻隔了五彩斑斓繁华热闹的生活。
地质队员不仅要征服大山,他们也要征服山一般沉重的孤独寂寞。
(女)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咖啡饮料热茶,没有乐队指挥、歌手,但一样也可以翩翩起舞。
(男)陡峭不平的山野,难得一块像样的场地,平整一番之后照样可作篮球驰骋的天地。
(女)没有现代时髦的乐器,桌椅板凳的伴奏一样可以低吟浅唱,引吭高歌;这是天然的舞台,夕阳要西下的时候,高原歌手也要陶醉这最后一抹阳光。
(男)这是大山的馈赠,这是丢不下的情趣;这是力与美的显示。
(女)好一个篝火晚会,地质队员的豪迈欢快,清风也为之动情,月光也为之陶醉。
(男)孤独寂寞可以消除,生活艰苦、工作艰苦可以克服。采访中,地质队员告诉记者,他们最怕的是不被社会和人们所理解,这点最让他们感到精神上的压抑苦恼。
(女)是啊,50年代,地质行业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理解,“那山谷的风,吹动我们的红旗”,这支激昂的歌曲,曾激起多少地质队员的自豪和骄傲,曾激起多少热血青年的向往和憧憬。
(男)如今,由于种种原因,具有先驱性质的地质行业逐渐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像理解老山猫耳洞的战士一样,地质队员们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不应该遗忘这些赫赫无名的开拓者的奉献,不应该漠视们存在的价值。他们是一群燃烧的山魂。
(女)是的,山魂,他们有着山一般坚强的意志。逼崇山交矿,追众水索源。
(男)山魂,他们忍受着山一般沉重的孤独,远离繁华、远离亲人,翻过野岭,踏遍荒原。
(女)山魂,他们奉献出山一般深沉的情,执着的爱,在贵州高原上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
燃烧吧!山魂!
(字幕)
人无魂,僵尸一具,
山无魂,黄土一堆,
我们,山之魂。
让大山复活,
让荒原沸腾。
——这是一位年轻地质队员写下的豪迈诗行。’
(第三集完)
(第四集引子)
(女)地质队是我们这个社会一个特殊的群落。他们分散,流动而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人们姑且称它作地质村。
(男)在这里,我们要说说她们——地质村的女人们。
(推出片名)
第四集 家庭篇
地质村的女人们
(男)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地质村的男人不得不离开温馨的家园,整装远行,去寻找大山深处的宝藏,去实现他们的向往与憧憬。
(女)于是,地质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女人和孩子的身影,地质村的女人们就不得不独撑起家庭的大厦。
(男)这是老钻工何登祥的妻子,自嫁给在地质队的丈夫,就没有正式工作。当了几十年的家属,靠丈夫一人的工资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节俭艰难地度日,闲暇之余,偶尔做点零工或者小生意。
(女)丈夫是个勤恳工作的“老黄牛”似的人物,离不开山野和钻机,无暇顾家,她就这样几十年来独自担负着家庭的全部重担,并没有因此而埋怨丈夫。
(采访何妻)
(男)这是第一代老钻工牟能才的妻子,她和何登祥的妻子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
(采访牟妻)
(女)地质队里有无数个这样的老地质队员的妻子,几十年来,他们以父亲、母亲的双重职责抚育儿女,以媳妇、女儿的两重身份孝敬老人,干着女人和男人的双重活路,又独自一人吞食着生活的艰辛和劳累。
她们只知道为这个家劳碌、奉献,这是怎样的一种勤劳和朴实啊!
(男)这位叫蒲淑仙的中年妇女,是一位曾经在大山之中驰骋了24个年头的女地质队员。
(女)自己的三个孩了当中,有两个在出生后不久便忍痛送回老家成都请父母照看,而自己产假未满又接着出野外工作,只有第三个孩子不得不亲自带在自己的身边,却仍然和男地质队员一样爬高山、下峡谷,勘探测量。
(男)1980年她被调回到部队工作,漫漫岁月里,她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时皱纹已爬上额头的她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
婆婆生病的日子里,她日夜寸步不离,亲自服侍照顾老人。当她的丈夫从野外回来,看到的是母亲康复了,他幸福满意地微笑了。
(女)蒲淑仙和其他地质村许多女人一样,她们有如一块耐旱、耐涝的土壤,不论是干旱、水涝的季节,总能顽强地萌发生命的绿色。
我们在地质村,又看到了女人的忍辱负重、温良恭让的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
(男)杨惠芝,她虽是一位地质队的普通家属,提起她,l06队无人不晓,人们都尊敬的叫她“杨老师”。
丈夫在野外的那些日子,她曾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户口,但仍然独自一人艰难地承受养家活口的担子,开荒种地,喂猪养鸡,做临时工,自己办学校当老师,文的、武的活路都干过。她多想地质队的丈夫回家帮她一把,可再苦再累还是忍了下来。从未拖累丈夫的工作,从未影响孩子的学习,以自己的坚韧毅力支撑起这个家。
(女)当她的儿女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丈夫退休在家,渴望已久的安定平静的生活到来时,这位闲不住的妇女,又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居委会的工作,开始了一种新的奉献。
她理解、熟悉地质队员的苦与忧,并且乐意为整个106地质队的所有家庭分忧解难,为在野外的一线职工解除后顾之忧而忙碌,她为地质村家庭内外的琐琐碎碎的事情操碎了心。
我们在这里又看到地质村的女人一颗怎样无私博大的爱心。
(男)社会上曾流传一首“好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的打油诗。地质队因工作的特殊性,也不乏为爱情、婚姻苦恼的年轻人。
(女)但地质队员那有如大山般坦诚的胸怀和真挚朴实的感情终究赢得了姑娘们的爱情。
在偏僻的紫木凼金矿区,我们见到了多才多艺的炊事员谢世民。几经挫折,他终于和这位朴实善良的姑娘建立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采访谢妻)
(男)地质村的女人们在独自承担家庭重担超负货运转的同时,又要有一份苦苦的相思和长久的牵挂。
这位新婚不久的年轻妻子只好将无尽的思念织在给丈夫的毛衣中。
(女)贵州省劳模曹庆辉的成绩后面包含了老伴多少的理解和支持啊。
(采访)
(男)这位年轻的妻子借慰问演出的机会来看望丈夫,又有多少“小别胜新婚”的柔情蜜意啊!
(女)或许,正是有了这种浓如酒、纯如玉的爱,才使地质村的女人们承受住了一般女人难以承受的生活重负。
(男)地质村还有一部分女人和男同志一样也要出野外,她们做一些必需的后勤工作。
为了工作,她们不得不丢下家庭,忍痛丢下儿女到野外。工作起来可以忘掉一切,但工作之余,大山也阻隔不了她们浓浓的乡思。
(女)这位报务员叫陈萍,当我们问她在大山沟里工作,生活苦不苦,她淡然一笑:这些都习惯了,最苦的还是想念儿子。
(男)这位售货员兼炊事员的女职工,对艰苦的野外工作也不以为然。
(采访女职工)
因两岁的女儿不在自己的身边,女儿曾差一点被弄丢,她每每想起不由得一阵心酸。
她再也丢不下宝贝女儿。老父老母看她一人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干脆从家里来到这山野来助女儿一臂之力。
(女)当我们来到猫场铝土矿区这大山之中简陋的招待所时,不仅被它的整洁所吸引,更被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所感动。
她叫杨紫荣,谁能想到,她是一个被切除了包括肾脏在内约3斤肿瘤的病人,一个曾被医院判了死刑的人。
(男)她深知自己不幸的命运,也曾悲观绝望过,但最终,她要和死神抗争,她把自己满腔的爱和热情投入到这山野中。为战斗在一线的地质队员服务,为猫场铝土矿区勘探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女)她把自己投入到这清新纯净的大自然中,她乐意为那些豪放纯朴的地质队员服务,她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病人,她感受到的是奉献的愉悦,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
她一次又一次延缓了死期的到来,这燃烧的生命之火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男)巍巍群山,记载了多少地质村女人动人的故事,目睹了多少地质村女人的悲苦喜忧。
(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地质村和已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的地质村,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今天的地质村,已逐渐向大、中城市靠拢,化作都市里的村庄。地质村的女人们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作为地质队员的母亲和妻子,她们仍然要双倍的付出。地质村的女人,一群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一群默默无闻而又可歌可泣的女性!
地质找矿的功勋章有地质队员的一半,也有她们的一半。
(第四集完)
(第五集引子)
(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是地质工作者从几十年地质找矿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精神,简称“三光荣”精神。
(男)“三光荣”精神是地质队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德的集中体现,是蕴藏地质工作者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地质队员走遍天涯海角、踏遍万水千山、不畏千难万苦为祖国寻找地下宝藏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从地质队员的身上,我们悟出了这样一条纯朴又深刻的道理:光荣在于奉献!
(推出片名)
第五集 光荣篇
光荣在于奉献
(女)地质工作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地质队员曾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那时,它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它有一层浪漫的色彩。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背起我们的行装,攀上那层层的山峰……”这支响彻祖国大江南北的《勘探队员之歌》,曾使多少有志青年热血沸腾。壮志凌云这是一段共和国不会忘记的历史,更是老地质队员不会忘记的经历。
那时候,年轻的共和国期待着地质工作为自己支撑钢铁的脊梁。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地质工作是工业的先行官,一马当道,万马不能前行,并为留苏学生题了四个大字:开发矿业。
(男)刘少奇同志称地质队员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
贵州的地质工作,在草创之初,就受到共和国的领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董必武、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都曾经到贵州了解地质工作情况。在中华人民其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董老还为贵州地质工作成就展欣然题诗:
斩棘披荆辟坦途,
十年生聚有规模。
若论地下资源富,
天府名应属此区。
(女)今天,这些共和国的开创者们虽然已经永别了人世,但是他们对地质事业这份关切之情,却永远温暖着地质队员的心。地质队员终于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奠定了共和国现代工业的雄厚基础。面对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基地,面对着星罗棋布的大型矿山,地质队员可以告慰给这片土地以新生的英灵,他们青春无悔,问心无愧。
(采访贵州地矿局党委书记顾诵华)
(男)然而,历史往往有遗忘的时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地质工作与社会、与人们疏远了。社会对地质工作失去了那一份热情和关怀,地质队员在人们的眼里变得陌生和卑微起来。
(女)于是,考学校,青年的第一志愿不再是地质学院。
(男)招工、招生,人们不愿招收地质队员的子女。
(女)找朋友、谈恋爱,只要知道对方是地质队的,十有八九谈不成。
(男)地质队员们困惑了、苦闷了,他们能够找到地球上存在的矿产,可是现在他们到哪里去寻找那份理解和尊敬呢?
(采访102地质队年青地质队员)
(女)不被人们所理解,他们沉默着,在日复一日、年复一日的地质找矿生涯中,独自领受这份生活的寂寞和孤独。
(男)作为80年代年轻的一代,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他们的父辈是在社会的一片赞誉声中当上地质队员的,而自己却是在地质工作处于最低谷时吃上这碗饭。光荣已经被父辈们领受完好了,自己那有一点光荣的希望呢!
(女)他们苦恼、他们烦躁,但不论苦恼和烦躁,每年春天还得出队,每年的秋季才能收队!每天早晨还得上山,每天傍晚才能下山。
(男)他们在找矿,但他们又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在找矿,他们似乎还在找另一种东西,找另一种曾经有过,却又失落而淡忘了的东西。
(女)一年一年过去了,当山野的风吹掉了从校园里带来的稚气,当高原的阳光晒黑了白净的脸膛,他们心中的那一丝浮躁就渐渐被一种冷凝的沉静所取代。他们开始成熟了,就像大山一样。
(男)终于,当地质队员们在黔西南州发现了一种肉眼看不到的新类型金矿,贵州成为“黔、滇、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块块金子从黄土中提炼出来并结束了贵州不产黄金的历史时,不论老地质队员还是年轻的地质队员都被社会各界陡涨起来的热情和欢呼所淹没、所融化。
(女)一群群记者到分队采访他们。
(男)一批批作家、诗人到他们中间体验生活。
(女)一篇篇报告文学和长篇通讯反映、介绍他们的事迹。
(男)一条条电视、广播新闻报道他们的动态及成就。
(女)一个个文艺团体深入矿区对他们进行慰问演出。
(采访黔南州歌舞团团长)
(男)1990年三月,地矿部副部长、省委副书记丁廷模到金矿视察,为地质队员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给他们以高度的评价:这里不仅找到了黄金,而且造就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人。
(女)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种崇高的境界——光荣在于奉献。
(男)苍山无言,大地无语。他们无声地歌吟着这些踏遍荒原的拓荒人,贵州的父老乡亲们将不会忘记这些为“兴黔富民”作出特殊贡献的地质工作者!
(第五集完)
(第六集引子)
(男)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号角。首先发端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短短几年时间,便攒足了劲头,以潮水般猛不可挡之势冲击着城市和企业,席卷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
(女)这股时代的大潮呼啸着漫过千山万壑,也毫不犹豫地闯进了地质工作领域。
地质队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闯出峡谷的探索。
(推出片名)
第六集 改革篇
闯出峡谷的探索
(男)几十年来,地质队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的温床中靠国家拨款,依赖着大锅饭进行封闭式的生产活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变革似乎来得太突兀了些、猛烈了些,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都没有足够的准备。
(女)当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地质队便逐渐从一种“旱、涝、保、收”的境地跌入难以维存的低谷,这些能够征服高山峡谷的人们,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经济,他们显得惶惑不解、叹息不已。
地质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体制改革迫使他们走出封闭式的峡谷,走向开放式的市场经济。然而,改革之初,地质队便面临着多种的困境。
(男)这第一个困境就是国家拨给地质工作的地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贵州地矿局有关资料表明,1981年至1990年十年间,这个局完成的地质工作量为4.83亿元,而国家同期投入地勘资金只有3.68亿元,形成了1.15亿元的缺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地质工作的投资还将进一步递减。
有关地质改革人士称这好比母亲给孩子断奶,只有断了奶之后,孩子才能更好地生长和发育,但在断奶的过程中,母子双方都是痛苦的。
近年来,地质找矿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地质工作项目和实物工作量也相应减少,许多地质队因地勘任务不足而呈现一种“半饥饿”状态。这是所面临的第二个困难。
20年纪70年代,贵州地矿局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交各种正式地质报告40份以上,80年代以来,由于削减地质工作规模,平均每年只能向国家提交地质报告不到30份。
这既反映了国家压缩基建投资的调整,整顿措施在地矿部门得以贯彻和执行,也体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为推进改革所付出的代价。
就在地质队面临资金紧张、生产任务不满载之时,又恰逢老职工离、退休,子女就业的高峰期,地质队更是困难重重。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队是一个近九百名职工的老地质队,却存在着“四多”:富余人员多、离退休人员多、女职工多、待业青年多,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十分沉重。
广大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这无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一些农民对地质工作缺乏了解和理解。野外地质施工中,他们有的横加阻拦甚至破坏施工设备,有的无视国家政策法规,无限制地索取“青苗费”“占地费”。
这又是地质队面临的一个困境。
(女)经济上、工作上的困境使得地质队员们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思考。
(男)年轻一代的地质队员困惑得更多、苦恼得更多的则是地质工作不被社会所理解和重视,成为人们几乎遗忘的角落。不论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比起50年代明显低得多。
(女)现实中的困境,由此而产生了心理上的困惑,而心理上的困惑又引起了思想上的深思。
怎样摆脱困境,地质队朝何处去?这是地质工作者们十年来一直思索的问题。
(男)解铃还得系铃人。
改革中出现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走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地质工作者遵循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实现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以建立承包经济责任制、开拓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他们走出深山、走上市场,先后承担了“贵阳龙洞堡飞机场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遵义7061微型汽车制造矿的工程勘察”等10多个大、中型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
(女)在我省江界河大断面工路隧道及江界河大桥桥墩锚固桩工程施工中,117地质大队的坑探工艺和112地质大队的钻探技术都打出了水平和风格,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水文地质是地质队的又一技术优势。
关岭县板贵乡是全省有名的“滴水贵如油”的少数民族山乡。
20世纪80年代末期贵州地矿局把解决板贵乡的人畜饮水列入了扶贫计划,经过地勘院和112地质大队几年的调查、设计、施工、终于在1991年从几十公里以外引来了清清的山泉水。
(女)地质工作者们不光在贵州高原上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也有勇气和魄力向沿海发展。
101地质大队是我省唯一的金刚石专业队,曾为我国寻找原生金刚石岩体作出过贡献。为适应地质改革的需要,这个队l981年打进了沿海经济特区之后,又有113、104、106、l03、102地质大队和第二水文队等单位远征汕头、深圳、珠海、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他们以良好的施工质量和速度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男)一手抓地质找矿,一手抓地质市场,这是增强地质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多种经营是地矿行业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地勘单位的又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女)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贵州地矿局在印刷、运输,修配、建材建筑、化工、食品等行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群落。
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地处贵州西部贫困、闭塞的乌蒙山区。这个大队的汽车队,根据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落后的特点,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以车养车,自我积累、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新路子。1988年以来,固定资产从31万元增值到66.25万元,为搞好汽车运输搞活经济积累了经验。
(男)这是l06地质大队办的大理石厂,如今已具有相当规模。这些大理石,品种丰富,材质致密,近几年来深深地吸引着海内外客商。
这个队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与地方政府联办了海龙砖瓦厂。既支持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又为地质队探索了一条联办企业的路子。
(女)地处梵净山下、锦江河旁的103地质队,曾为万山、铜仁汞矿的开发和松桃锰矿的勘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还有不少职工住在冬寒夏热、透风漏雨的干打垒、油毛毡房屋里。
在国家投入十分少的情况下,这个大队发动全体职工自筹资金、自筹劳动力,办起了硅酸盐砖厂,并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建房突击劳动。
虽然他们一身汗、一身泥,但是他们的心情是舒畅的,因为他们在为职工办实事.也为自己办实事。
(男)改革开放的路,是一条艰难、曲拆的路,对于地质队员们来说,这条路走起来更为艰难。
(采访113地质大队印刷厂厂长李成浦)
(女)经过几年的奋斗开拓,贵州地矿局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了立足本省打入沿海,走向世界的初步格局。l991年,他们在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中创造产值约2500万元。
加强地质找矿,开拓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是当前地质队员肩负的三大任务。改革、开放向他们提出了挑战,也为他们创造了机遇。
(男)虽然在改革之初,地质队员们那善于握钻杆、写地质报告的手,签起合同来总觉得别扭:在大山荒野中跑惯路的地质队员,走进喧嚣的都市搞经营、做生意,总显得不那么舒坦自如。但是不管怎样,为了拓展一条生存发展路道,他们以极大的耐心和虚心,向商品社会学习着一切。
(女)在改革的大潮中,地质队如一叶小舟,时而被高高地抛起,时而又低低地跌落。
地质队员们就这样跋涉了10个春秋,这当中,他们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不少效益。但是也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也有过沉痛的教训。
(男)他们曾经犹豫和徘徊,他们曾经忧虑,这条峡谷是否有一道出口,但他们自始至终从没有停止过探索。
(女)人们已经领略了地质队员征服高山、峡谷的胆识和气概。
(男)人们还将领略地质队员在商品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另一种胆识和气概。
(女)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小平同志的话是对全国人民说的,仿佛更是对地质队员说的。闯出峡谷的探索,大有前途和希望!
(男)高原拓荒人与高原同在。
1992年6月
本片获1992年度“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评选一等奖(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颁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