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是成株期茎基部腐烂病的总称。可由一种病原菌单独或几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源为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的病原菌,全生育期均可从根、茎基部、近地茎节处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并在以上各处形成病斑,病原菌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到达茎基部,堵塞维管束,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和营养而干枯死亡。
一、症状与病因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是成株期茎基部腐烂病的总称。可由一种病原菌单独或几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共同的症状为:一般在乳熟后期开始表现症状。大部分病原菌都可引起以下两种症状类型:青枯型和黄枯型。田间表现何种症状类型是品种、温湿度、降雨、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①青枯型:整株叶片突然失水干枯,呈青灰色,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空松,手可捏动,根系水渍状或红褐色腐烂,果穗下垂。②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果穗下垂,茎基部变软,引起倒伏,还可造成更大的间接产量损失。
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源为土壤、种子或病残体中的病原菌,全生育期均可从根、茎基部、近地茎节处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并在以上各处形成病斑,病原菌在组织内蔓延,最后到达茎基部,堵塞维管束,地上部得不到水分和营养而干枯死亡。
二、防治方法
由于该病为全生育期侵入且后期发病的病害,所以,单纯的杀菌剂种子包衣效果不理想。
1.目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的主要方法。
2.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伤口。
3.选择生物型种衣剂ZSB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