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期的肥水管理
(一)追肥
齐苗后,除中耕除草外,还应结合中耕进行一次追肥,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据试验研究,幼苗期的第一次施肥数量以每公顷追施人、畜粪水肥22 500~30 000kg,或用150kg尿素,浇水时随水施入。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30~50cm),根系较多时,约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追施第二次肥料,这时期每公顷可施人、畜粪水肥30 000kg及过磷酸钙750kg,以加速幼苗的生长发育。到8月底或9月初应进行第三次追肥,施肥量以每公顷20 000kg人、畜粪水即可,并结合中耕除草一次,做到苗木生长期田间无杂草为宜。
(二)浇水与排水
连翘虽耐旱能力较强,但幼苗期的根系欠发达,吸水能力差。因此,对幼苗期的浇水、排水管理十分重要。播种后应常常保持苗床土壤的湿润,做到苗床既不能过分干旱,也不能受涝。早期应及时沟灌或浇水,雨季要开沟排水,以免积水烂根。所用灌溉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二、定植后的肥水管理
连翘是多年生灌木,为了常年保持其稳定高产,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工夫,方能达到其高效益的目的,其中除了加强中耕、培土、整枝等田间管理外,还应重视连翘的肥水管理。
(一)追肥
连翘定植后第一年的株型尚未繁茂,枝条伸展不多,植株不高大,营养消耗也少,这个时期可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后3~5个月时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清粪水肥,施肥量以每667m2 1000~1500kg;第二次于秋末追施为宜,以促植株健壮生长,积累更多的营养以利于越冬,其施肥量以每667m2 1500~2000kg。
定植后翌年植株生长的枝叶、灌丛均比之前一年繁茂,所需养分也比前一年要多。因此,在追肥次数和用肥量要超过前一年。据研究,定植后的翌年以追施3次肥为宜。第一次于春初即3月上中旬以每667m2施入清淡厩肥2000kg;第二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每667m2追施2500~3000kg;第三次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每667m2施农家肥3000kg。
定植后的第三年,如管理得当,连翘植株已是枝叶繁茂的灌木丛株了,个别植株便开始开花结果。在肥水管理上更应加强,因为这个时期连翘植株既要进行营养生长也要进行生殖生长。所需养分相对比定植初期要大,追肥的次数和数量相对要多。一般追施3~4次肥。第一次在展叶前进行,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第二次于5月底;第三次于7月中下旬,第三次于7月中下旬,第四次于秋末进行。其施肥量以每667m2施入农家肥2500~3500kg,尿素以每667m2追施5~8kg,可混合于农家肥中施入。
定植四年后,连翘植株已基本覆盖整个大田面积。所有植株均已开始开花结果,其施肥管理上应按其不同生长期而决定施肥次数和施肥量。为了促进开花结果,每年入冬前应重施一次追肥,因为翌年初春花叶萌动时有充足的养分供给花芽、叶发育生长。花期追施肥料可显著提高连翘的产量。除了重施基肥,增施追肥能促进连翘增产外,应用根外激素微肥喷施连翘植株叶面或花也能起到增产的作用。据研究,盛花期时每株施磷酸二铵100g、油饼250g,叶面喷磷酸二氢钾800倍液,效果最好。枝条生长量是对照枝条平均生长量的3倍以上,果实干重是对照的3.9倍,花蕾期和幼果期施肥得到的果实重量最低。
其施肥方法,最好在树冠下挖环形沟,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这样可使所有的根系吸收养分以满足整个植株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需要。
(二)浇水与排水
连翘具有较强的耐旱、恶涝的特性。因此,除了加强中耕追肥管理外,还应重视浇水和排水的管理。据栽培的实践证明,定植后的1~2年内,由于植株矮小,枝叶不茂盛,根系不发达,土壤的失水量相对偏多,尤其定植后的头一年更应加强水的管理。浇水的次数和数量可根据定植地的保水程度而定,保水力差的地段应增加浇水次数,土层较厚、保水力较强的可适量予以浇水即可,总之要保持定植地的常年湿润,不可过于处于干旱缺水状态。
多雨水的季节,要注意大田的排水状况,尤其比较平坦的地段,更易造成积水而出现涝灾,致使根系腐烂,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因此,涝时应及时开沟排涝,切不可忽视。
连翘定植后第四年以后,由于植株树冠宽大,枝叶十分茂盛,土壤的失水程度相对减少。这时的浇水次数可因干旱的程度而定,如久晴不雨,或土壤瘠薄的地段就应适量予以灌溉,做到有旱即浇水,有涝即排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