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形地貌特点及分类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沧州市西北边缘。本市地貌属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的低平原区,市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由11m(辛中驿镇的培里村)降至4.5m(于村乡苏庄子村),相对高差6.5m,平均坡降1/5800。境内洼地星罗棋布,狭长带状岗地插穿其间,形成岗、坡、洼相间地形。特别是北北东走向的中部和东部岗地,把市境分成东、西、中三条近似平行的带状洼地。按地形部位高低和相对高差,本市地貌分岗、坡、洼、淀四类。
岗地多是古代河流洪水淤积而成的相对垄起的缓岗,呈狭长带状。海拔多在8m以上,总面积为138485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4.9%。全市较大岗地有三个即京开公路两侧岗地,吕公堡金沙岭岗地,均呈南北走向,议论堡岗地呈东西走向,地势较高;高平地处于缓岗下端与二坡上端相连地势平坦,坡降为1/3000~1/2000,总面积为10316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1.1%;二坡地是洼地和岗地过渡地带,坡降为1/6000~1/2000,海拔6~8m,总面积为408020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3.9%,是本市盐渍土主要分布区;洼地地势低洼,坡度平缓,坡降1/8000~1/3000,海拔在4.5~7.5m,总面积为279758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0.1%。现有主要洼地:五官淀、黏鱼白洼、梁沟洼、尚书洼、麻汉洼、大港洼、蔡村洼、台子洼、狼窝洼等。多数洼地水质较好,盐渍土较少,排水不畅,土质较为黏重。
二、成土母质类型及特征
任丘市境内土壤的成土母质为冲积物。依据河流沉积的规律,故河道所经处近河沉沙,远河沉黏,而在两河之间,沉积以黏为主,但由于河流多次改道交互沉积,使低平地、二坡地上,则多形成黏、沙交互的沉积层次。从海拔高程来看,任丘市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海拔11~4.5m,坡降为1/5800,据此把任丘分为五个大的地势类型。
(1)海拔高度在10.5~11m的岗地地形部位,零星分布着褐土化潮土,无盐渍化现象,具体分布地理位置为辛中驿,吕公堡等乡镇的岗地上。
(2)海拔高度在9.5~10.5m的岗地和高平地。此区以沙壤质潮土为主,中壤、黏土和盐碱地也有零星分布。
(3)海拔在7~9.5m的二坡地上,以及高平地下缘、洼地上缘,交错混杂分布着轻壤质和中壤质潮土。地势平坦,自然排水条件差异较大,水质变化复杂是任丘市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区。
(4)海拔高度在7m以下的低洼地带和淀边周围,分布着重壤质潮土和沼泽化潮土,水质较好,排水不畅,易发生涝灾。
(5)在淀边周围和白洋淀内的局部高地,主要分布着沼泽土,沉积物以黏质为主。
在自然土壤过渡到农业土壤的过程中,人为因素起了决定作用,任丘市广大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参加了深耕改土,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化,水土保持和改造盐碱地等认土、用土、改土的群众运动,总结了培肥改土中的丰富经验,正确认识到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占头等地位,人们掌握了土壤形成的规律,正确制定改造自然的措施,使土壤肥力不断发展,盐碱地不断改良,目前全市境内盐碱地数量已很少。这说明了农业土壤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水资源、水文状况及分布
任丘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438亿m3,人均占有量和亩占有量分别为237m3、154 m3,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的1/4,也低于河北省的人均占有水平。地表水资源利用量仅0.5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的35%,地下水资源量0.938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5%。
1.地表水资源本市地表水资源由地表径流量、过境客水量和白洋淀蓄水量三部分组成。
地表径流量:根据水文气象观测,任丘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1.1mm,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多年平均为50mm,径流总量为0.5亿m3。此外由于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地表径流总量也相应变化。
过境客水量:任丘市承担上游及自产沥水的排泄河道有三条,即西部的小白河,东部的古洋河,任河大干渠和任文干渠。过境客水量缺少实测资料,据三条排沥河道入境时上游汇水面积和多年平均径流深资料计算,过境客水量年平均约为0.77亿m3。白洋淀洪沥水,均由枣林庄分洪道和赵王新河下泄,白洋淀和三条排沥河道过境客水总量相加,年均7.6亿m3。
白洋淀蓄水量:白洋淀汛末蓄水位一般控制在8.3~8.5m,其库容量为3.926亿m3,任丘所辖水域平均淀底高程6.0m左右,蓄水深2m,蓄水量0.8亿m3,任丘引用量仅为0.4亿m3。
三项合计,本市地表水资源总量共8.9亿m3,但可利用量平均每年仅有0.5亿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6%。
2.地下水资源本市浅层淡水静储量为6.9亿m3,由于浅层淡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渠道入渗和田间回归,所以年开采量不一。据测算,各典型年份的总补给量为:频率为20%的丰水年可开采量1.097亿m3,频率为50%的平水年可开采量0.938亿m3,频率为75%的干旱年可开采量0.457亿m3,根据地下水资源可以实行年调节和多年调节的办法,本市浅层淡水可开采量年平均0.938亿m3。现在地下水浅层平均埋深15m,其中西南部埋深为15~18m,东北部埋深为7.5~12m。
四、地质状况
任丘市在地质上处于冀中凹陷中部,地质构造以任丘潜山为主。从局部看,任丘地质构造主要为一个背斜带和两个向斜带。任丘现代地貌与第三系古地貌有良好的相似性,任丘断裂带形成的古潜山背斜,其对应的地面正是任丘中部岗地,而且古潜山的山头、山沟相对应的地面,多呈相似的洼地。任西断层延至鄚州形成的鄚东山,东缓西陡,也与现今地貌一致,尤其是鄚东山的次级断裂形成的王约潜山头,也与地表小岗地遥遥相对。另外,石门桥东向斜、八方向斜也分别与柿庄洼、五官淀等相对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