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曾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各地城镇建设的占用、耕地被污染等,使适合农作物生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持续减少,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上人均土地占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任丘市耕地面积虽然比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少,所以人均耕地占有量也是很低的。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将直接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耕地数量与人口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1.任丘市耕地数量的变化根据统计资料,1980年末任丘市耕地面积98.5万亩,2010年末耕地面积92.94万亩,30年间共减少耕地5.56万亩。从各年间耕地统计动态变化看,1980~1990年,10年间变化较大,由于非农业用地的迅猛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了5.4万亩;1990~2010年的2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0.16万亩。近些年虽然国家强化了土地管理,非农业建设占地得到了严格控制,但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1980年的1.99亩下降到了现在的1.11亩(表7-1)。
表7-1 耕地面积对比表
2.任丘市人口发展趋势任丘市人口发展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于70年代末我国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生育意识的变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任丘市人口增长趋于平缓,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2010年任丘市人口出生率为9.70‰,死亡率为6.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9‰,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任丘市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比重大,任丘市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是相当大的。
二、耕地地力与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一)任丘耕地地力现状
随着我国化肥工业基础的增强和国外化肥进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增强,任丘市耕地化肥施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化肥对农产品生产的增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任丘市农民对化肥的强烈的依赖趋势。近几年,任丘市农民化肥施用数量明显增加。这种增加施肥数量的行为很多是盲目的、不科学的,不但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而且直接导致了任丘市耕地养分不均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基础地力有所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是指不施肥时农田靠本身肥力可获取的产量。耕地土壤养分失衡在我国是普遍性问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任丘市土壤基本是氮磷含量低,钾含量较高,任丘市属于富钾地区。从最近几年测土情况来看任丘市土壤氮磷含量偏高,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较低,但基础地力与前些年比大有提高。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秸秆还田有很大关系。
2.化肥利用率低在化肥超高量使用的情况下,农民不是因地制宜而是过量使用氮磷肥,不注意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超过作物产量的实际需要量部分,将通过分解挥发、土壤下渗、随雨水径表流失,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而作物迫切需要的养分却不能及时供给。造成化肥有的养分流失严重,有的却不能及时供给,不但对农作物生长起不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上升,农业生产率和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
3.农业立体污染危害严重农业立体污染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由农业系统内部引发和外部导入,造成水体、土壤、生物、大气各层面直接、复合交叉和循环的立体污染,影响农业环境及其生态系统质量受损的过程。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一条主要源头,造成氮素流失、耕地受到污染。施肥量超标区域,江河湖库水质富营养化,硝酸盐污染超标导致饮用水质量下降,已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二)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所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包括耕地保护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政策保障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
1.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因素粮食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结合,受到社会、经济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利用的资源包括光照、降水和土地资源;所投入的劳动资源包括机械、畜力等固定资产,也包括种子、肥料、饲料、农药、农膜、电力等流动资产。除上述投入外,还有劳动者和技术等社会投入,并且受到社会大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性因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是科技性因素。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因素。对农业的巨大投入和持续不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第四是农业资源区划因素。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宏观和微观方面,为各级政府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依据,全面的农业资源普查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
2.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基本对策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目前的粮价也处于较高水平,但种田成本仍然偏高,与经济作物或外出务工、经商相比,种粮收益仍然偏低。尤其是小麦,成本高、收益低,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种植小麦只是以自食为主,够吃即可。因此,要实现任丘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确保粮食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任丘市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认清形势,制定对策,趋利避害,调整和完善粮食发展战略,对保持任丘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任丘市社会经济和稳定意义重大。
(1)适应市场需求,加大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粮食生产结构内部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粮品种,在粮食生产中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杂粮生产,向增加耐旱高效作物转变。引导优质适销对路和高效益的粮食作物品种种植向适宜区域转移和集中,形成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2)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是调整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尽管任丘市粮食市场供需相对较为宽松,总体供求也表现为供略高于求,产需基本平衡,但由于近几年来,任丘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从今年秋冬播种形势上看,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减少,对确保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从长远看,任丘市的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因此,必须保护好基本农田,严禁乱占耕地,严格控制基本农田转为非农用地。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任丘市粮食生产。多年来,我们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精力和财力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上,这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要使粮食生产品质和数量方面再有新的突破,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发展、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让农民科学种田,因地制宜。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建设。
(4)建设基本农田、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土地资源生产效率。要因地制宜地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
(一)耕地资源评价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认为任丘市耕地资源具有下列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土壤质地、土体构型较为适中。任丘市土壤表层质地以轻壤质、中壤质为主,适宜耕种,心土层和底土层有中壤、黏壤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适于种植各种作物,施用化肥、农药可正常发挥作用。
(2)任丘市地面开阔平坦,适宜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水利建设。
2.不利因素
(1)耕层较浅,犁底层厚且紧实。由于长期浅耕,造成任丘市土壤耕层浅薄(仅有10~15cm),而犁底层逐年加厚,使土壤比重增大、空隙度降低,影响了作物的根系伸展和对深层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
(2)部分土壤结构不佳。由于近二十年来化肥用量日益增加,有机肥投入不足,造成一些土壤结构板结,没有团粒结构,也少见微粒结构,土壤肥沃度不高。
(3)部分土壤偏沙,保水保肥力差。任丘市沙壤质土壤占地8.9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62%,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需要抓好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培肥地力,是任丘市开发改良的重点区域。
(4)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任丘市农田灌溉主要靠抽取地下水,地下水多年采补量不平衡,致使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土壤利用存在问题
1.耕地锐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土地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末任丘市耕地面积92.94万亩,与1980年末98.5万亩相比,30年间共减少耕地5.56万亩。
2.中低产田肥力减退年来,任丘市建成了一大批高产稳产农田,通过用地养地,部分高产农田的土壤肥力得到保持和提高。但是,全市有一部分农田,特别是中低产田,由于产出粮食的压力大,物质能量投入不足,土壤养分收支逆差逐年累增,土壤养分出现下降趋势。
3.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原因,任丘市的土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有些企业只顾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对耕地的环境保护,将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农田,造成大面积农田污染甚至荒弃。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污水灌溉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控制不好水质,污染的将不仅仅是土壤和农产品,还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盲目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部分设施农业生产土壤出现盐渍化。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需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约束作用,加强耕地监管与执法力度。
(2)坚持科学开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把任丘市可开发整理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并结合“空心村”治理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土地的科学开发力度。
(3)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与此同时增加投入,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重视开发农业系统的内生资源,提高播种面积单产,加大育种科研的投资力度,抓好良种的繁育和推广,提高耕地资源有效利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