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逆性好、抗病性强、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
二、育苗
(1)种子处理:用55℃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搅动消毒。
(2)育苗时间: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育苗。
(3)苗床准备:育苗床宜建在3年内未种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的地块作苗床,床宽1.0~1.2米,长度依地块和育苗量而定。
(4)苗床施肥:一般每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4.5千克、硫酸钾15克,各种肥料要与床土充分混匀。
(5)播种:畦内浇透水,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内。一般每平方米苗床需撒播葱种2~3克,再覆盖1.5~2.5厘米厚的细土。
(6)苗期管理:冬前注意中耕除草,越冬前幼苗真叶控制在3片以内。春季平均气温达13℃时浇返青水,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并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硫酸铵10千克。定植前1~2天进行灌水,以便于起苗。
三、定植
定植前剔除杂苗后,将葱苗分级,以便于日后管理。定植前,整平耙细后开沟,沟距70~75厘米,宽25厘米,深20厘米。每亩沟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一般在6月中旬定值,沟内浇水后排葱苗,水渗下后覆土,株距5~7厘米,每亩定植18000~20000株。
四、田间管理
定植7天后浇水,以后每次追肥、培土后浇水,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生长旺盛期追肥2次,每亩追施饼肥300千克、尿素15千克或磷酸二氢钾15千克。施肥与培土、浇水同时进行,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五、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严格进行种子处理,合理密植,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残株,减少虫源等。
(3)物理防治:糖、醋、水、90%敌百虫晶体按3∶ 3∶ 10∶ 0.5的比例配成溶液,装入直径20~30厘米的盆中。将盆放到田间,每亩放3盆,诱杀葱蝇等害虫,随时添加溶液,保持盆不干。
(4)化学防治:
①紫斑病和霜霉病。可用72%克露(8%霜脲氰+64%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2.5%恶唑酮·霜脲氰(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68.5%氟吡菌胺·双霉威盐酸盐(银发利)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葱蓟马。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毫升,对水稀释成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③潜叶蝇。每亩用25%灭幼脲Ⅲ号10~15克对水喷雾防治。
④根蛆。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成1000倍液灌根防治。
六、收获
一般11月中旬开始收获,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收获后及时晾晒、销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