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扁豆生产技术规程

扁豆生产技术规程

时间:2024-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各地以春夏露地栽培为主,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期为7~10月。结荚盛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1%钼酸铵溶液,可显著提高产量。于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防治豆荚螟;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减少化蛹幼虫的数量。豆荚螟可用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每亩40~50毫升,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一次,可控制危害。

一、栽培茬次

山东各地以春夏露地栽培为主,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期为7~10月。也可以利用塑料薄膜拱棚进行春早熟及秋延迟栽培。

二、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

三、整地、施肥

整地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千克,深耕、耙细、整平。春夏栽培一般采用平畦,畦宽140厘米,畦埂宽30厘米,雨季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可采用小高畦栽培。

四、育苗

1.育苗时期

采用小拱棚育苗移栽的,播种期可比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小苗定植,苗龄15~20天,以免影响底部花序分化和形成。

2.育苗设施及工具消毒

育苗前将育苗设施、育苗工具等用塑料薄膜覆盖封闭进行高温消毒7~10天,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淋或浸泡消毒。

3.营养土的配制、消毒

用3年内没种过豆类作物的肥沃大田土6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4份,充分混合过筛后,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拌匀,装入营养钵或纸袋中,密排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闷盖7天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

4.苗期管理

(1)温度:出苗前25~28℃;齐苗至基生叶展开,白天22℃,夜间15~18℃;基生叶展开后,白天25℃,夜间16℃;炼苗至定植前,白天18~20℃,夜间12~15℃。

(2)水分:扁豆幼苗较耐旱,视墒情适当浇水,一般基生叶展开前后和定植前炼苗期间不浇水。

(3)光照:幼苗出土后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防止光照不足引起徒长。

定植前7天左右进行炼苗,不浇水,并使苗床温度在5~7天内逐渐降到定植地块的温度范围,其他环境条件也与定植田块接近。

五、播种、定植

(1)选种、晒种:播种前精选种子,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变的新种子,并晾晒1~2天。

(2)浸种、催芽:扁豆多以干籽播种为主,也可在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25~30℃后浸泡5~6小时,捞出淋干后用湿纱布包好,在26~30℃下催芽,约80%的种子胚根露尖时即可播种。

(3)播种期或定植期:晚霜过后,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时即可露地直播或育苗移栽,山东各地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4)播种方法:选择晴天上午,按株行距开穴、浇足水,水渗下后放入种子,不可带水播种,否则易引起烂种。覆土厚度2厘米,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5)种植密度:小行距60厘米,大行距8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播3~4粒种子。

六、田间管理

幼苗4叶1心时间去小苗、弱苗,每穴留2株健壮苗。植株开始甩蔓,蔓长30~40厘米时,及时搭架,用2.5~2.8米高的竹竿搭成人字形或花篱架均可。搭架后及时人工引蔓上架。为提高前期产量,促使下部花序花芽分化,当主蔓、侧蔓长至70~100厘米时,分别进行摘心。进入结荚盛期,剪去下部的老枝、老叶和荚少的侧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更要整枝摘心,控制植株徒长,延长结荚期,提高产量和效益。

抽蔓前,结合浇水每亩冲施5千克尿素,以形成壮苗;第一花序的荚坐住后,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15千克,整个结荚期追施2~3次。结荚盛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1%钼酸铵溶液,可显著提高产量。育苗移栽的,定植时浇定植水,缓苗后浇缓苗水,中耕蹲苗;初花期控制浇水,防止徒长;第一花序的荚坐住后,结合追肥浇促荚水,结荚盛期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

七、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措施,辅以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非豆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

(3)高垄栽培,覆盖地膜或碎草:进行高垄栽培或地面覆盖,可有效减轻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科学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培育壮苗,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5)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荚及老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生物防治

(1)保护和利用天敌:对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进行保护。于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防治豆荚螟;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减少化蛹幼虫的数量。

(2)选用生物源药剂:蚜虫可用0.3%印楝素乳油800~1200倍液防治,斑潜蝇可用1%苦参碱水剂6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用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防治。豆荚螟可用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每亩40~50毫升,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一次,可控制危害。

3.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用药种类、用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每种化学农药限制使用一次。

(1)蚜虫:发生初期,可用5%啶虫脒乳油1000~12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

(2)斑潜蝇:危害初期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红蜘蛛:可用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4)豆荚螟:成虫盛期或幼虫孵化期用90%敌百虫晶体,每亩40~50克,对水喷雾防治。

(5)猝倒病:播种时用药土上盖下垫(药土2/3在上,1/3在下),配方为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克、细土10千克,混拌均匀。发病初期,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喷雾或灌根。

(6)炭疽病:发病初期用1∶ 1∶ 240倍的波尔多液,每亩喷雾50千克;或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120克对水喷雾防治。

八、采收

扁豆花后10~15天,根据品种特点适时采收嫩荚。采收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伤及花序,以免影响后期结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