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草莓棚内的蜜蜂怕硫磺熏蒸吗

草莓棚内的蜜蜂怕硫磺熏蒸吗

时间:2023-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夜间最低气温进一步降至0℃以下时,应在草莓垄上加盖小环棚。如出现32℃以上的高温,要及时通风降温。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酸溶液,以提高授粉坐果率。育苗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连作,尽可能实行水旱轮作。

定植后立即浇水稳根,10天左右成活,结合除草在株间进行松土、壅根,经常摘除枯、老、病叶,及时做好补苗工作。

一、铺设黑地膜

铺设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滋生,还可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害,保证果实色泽鲜艳、清洁卫生。黑地膜的铺设时间一般为10月中下旬,此时草莓已基本全部活棵,且已初步完成除草松土及培根、补苗工作。铺设时将黑地膜覆在垄面植株上,有苗株的地方将地膜撕开一小孔,掏出叶片,注意一定要把苗株的中心叶片露出,四周老叶在地膜上,压住地膜孔的边缘,使其紧贴地面。

二、覆盖薄膜

大棚覆盖塑料薄膜后即开始保温,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开始覆膜保温。当气温下降至夜间低于5℃时,应在大棚内加扣套棚。当夜间最低气温进一步降至0℃以下时,应在草莓垄上加盖小环棚。

三、温度、湿度调控

草莓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应尽可能满足。大棚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连续不断、交叉进行,因此现蕾后温度一般白天保持在24~28℃,夜间6~8℃,高于30℃或低于5℃都不利于草莓开花结果。大棚内空气湿度甚高,特别是清晨至上午或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可达95~100%,不利于开花授粉,容易滋生病害,烂果严重,故除垄畦覆盖黑地膜外,在垄沟底还应加铺稻草,以阻止水分蒸发。晴天9时左右进行背风向单面裙带通风,使棚内湿度下降至75%以下。

(1)温度: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如出现32℃以上的高温,要及时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生长发育。具体的温度管理如下:

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

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

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

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

(2)光照管理:光照的强弱、时间长短,对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除了需要经常擦拭大棚膜外,还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如果遇到阴雪天气,要在大棚内采取补光措施,如安装电灯等补充光照。

(3)水分管理:大棚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应及时浇水。前期外界气温高,浇水应在傍晚进行;后期气温均较低,浇水在上午进行。浇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风量,降低湿度。浇水不能过勤,每次应浇透。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15天左右结合施肥浇一次水。

(4)二氧化碳的使用:在大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可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此项措施可使草莓提前8~10天采收,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产量可增10%以上,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具体方法:用小苏打(做馒头用的碱面)兑成水溶液,加入同等量的磷酸二氢钾,小苏打与磷酸二氢钾在水溶液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四、调整植株

大棚草莓保温后植株开始加速生长,萌发大量分蘖及匍匐茎,要及时摘除,可增大主茎的叶面积,促进顶花芽及时萌发、抽生健壮的顶花序,开花早、结果良好。一般一株草莓保留1~2个较健壮的分蘖,及时摘除老、衰、病叶。

五、激素处理

一般在大棚覆盖薄膜后7天左右(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进行激素处理,喷洒赤霉素等激素主要是解决草莓植株生长势较弱、呈匍匐状、矮化,叶较小、叶柄短、花序梗短等问题。以“丰香”品种为例,浓度一般掌握在7毫克/升左右,用药量为每个标准棚10~12千克溶液,喷洒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如果喷施后植株生长状况尚不得到明显改善,可在现蕾期再喷施一次。

六、疏蕾、疏花

草莓的花序为聚伞花序,花很多,这些花发育、开放会消耗很多养分,尤其是级次较高的花,即使坐果,也是果小质差,无经济价值,故应尽早疏蕾、疏花。一般这项工作在开花后即可进行,以留下1、2、3级花为主,疏去4、5级花蕾、黑花(受冻花)及畸形严重的果。一般每株草莓的顶花序留6~7个果,以后各花序的留果量视生长及采收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同时着生的果实不宜超过15个。结合疏蕾、疏花工作,随时摘除老叶及采摘完果实的花序梗。

七、追肥

大棚草莓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至覆盖黑地膜前追肥2~3次。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要求。追肥时,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上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冲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一次水;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可15天左右冲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一次水。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酸溶液,以提高授粉坐果率。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丰莓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高。

八、黑花

草莓开花前后受低温冻害会形成黑花,如在开花前7~8天花蕾遇-2℃的低温雄蕊即能受害,开花前3天至花后1周雌蕊遇-2℃的低温也会受冻形成黑花。因此,在严寒来临之前要准备好内层套棚及小环棚,加强保温工作。夜间棚内最低气温保持在3~5℃,能有效减少黑花的形成。

九、畸形果

畸形果主要是由气温、湿度、风力、喷药不当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总的来说是授粉不良所致。因此,通过加强冬季大棚保温、降湿,尽量避免在各花序1~2级花盛开时喷药,在棚内养蜜蜂授粉,能明显降低畸形果的形成。

十、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蛴螬、蚜虫、叶螨、红蜘蛛、斜纹夜蛾、鼠害等。灰霉病危害果实最严重,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及棚内的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做好保温、降湿及通风工作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药剂防治可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若发现有虫害或鼠害发生,可采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

(1)炭疽病:本病主要由种苗携带的病菌和土壤残留的病菌侵入引起,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在叶片、叶柄上散生暗红色小病斑,以后逐步扩大蔓延。一旦病菌侵入茎基部,不久草莓苗就白天开始萎蔫、傍晚恢复,3~5天后全株枯死,此时病株茎内呈暗红色。主要发病时期为7~9月,尤其是在气温28℃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可在短期内造成毁灭性损失,连作、氮肥过量、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育苗要严格进行土壤消毒,避免连作,尽可能实行水旱轮作。加强管理,合理施肥,避雨育苗,及时清除病叶、病株,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可用25%火把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3500~4000倍液。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隔7天左右一次,连续2~3次。

(2)白粉病:草莓白粉病病菌为专性寄生菌,仅在活苗上生存。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苗期染病造成秧苗质量下降,果实染病影响品质,移栽后草莓白粉病的预防效果是左右发病轻重的关键。10月上旬草莓活棵后是进行药剂预防的关键时期,特效药剂可选用50%翠贝干悬浮剂3500倍液、10%福星悬浮剂80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3500~4000倍液。发病中心及周围重点喷施,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阴雨天或湿度太大时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20%一熏灵烟剂,傍晚闭棚后熏蒸防治。

(3)灰霉病: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开花时,先侵害花萼与花瓣的交界处,然后侵染花托,最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坐果后,与湿土接触的果面也易发病,发病果实初呈水浸状淡褐色,后变成暗褐色,导致组织软腐,香气和风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果面腐烂处覆盖一层灰霉,并传染健果。2~3月份,随着分生孢子大量扩散,茎、叶开始感染发病,最后整株腐烂枯死。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的原则,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定植时合理密植,深沟高畦,地膜覆盖;定植后以预防为主,可选用安全、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如50%秀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农利灵干悬浮剂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800倍液、45%百菌清烟剂等。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治草莓灰霉病都有较好的效果,药后10天防治效果均达到70%以上,且对草莓安全。

(4)枯萎病:草莓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维管束病害,在草莓地均有发生,多在苗期和开花坐果期发病。发病初期,叶柄出现黑褐色长条状病斑,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色,后叶片下垂,变为淡褐色,最后叶片枯黄坏死。发病高峰期在高温季节,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重,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主要防治方法:①尽可能实行水旱轮作3年以上;②合理施肥,高畦栽培,及时排水;③种植前土壤用80%氯化苦消毒;④发现病株及时销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周围健株用药剂喷淋,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5)根结线虫病:草莓根结线虫病是大棚草莓的重要病害,严重发生时可减产40%以上。由根结线虫危害根系,造成地上部植株长势弱,叶片发黄,心叶丛生状,并变为畸形,不会抽花茎,一般在多年栽培区发病重。主要防治方法:①实行水旱轮作;②种植前用石灰氮或80%氯化苦消毒土壤;③发病初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新农宝乳油1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200倍液等灌根,每穴灌药液250~300毫升。

(6)蚜虫:主要有桃蚜、棉蚜等,危害叶片和叶柄。蚜虫不仅自身可对草莓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传播草莓病毒病,因此生产上必须严加防治。蚜虫在高温干燥条件下会严重发生,特效药剂可用3%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棚内也可挂黄板诱蚜。

(7)叶螨:危害草莓的叶螨有多种,常见的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叶螨体形很小,喜欢在幼叶上或叶背面吸食汁液,高温下加速繁殖,猖獗危害。受害叶片呈红褐色,卷缩干枯,植株生长发育显著受阻。特别是二斑叶螨,食性广泛,抗药力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开花后,为保护蜜蜂,必须改用对蜜蜂十分安全的杀虫剂,目前可用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

(8)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食性极杂,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多种蔬菜。该虫属喜温性害虫,每年可发生5代,草莓危害高峰在9月中下旬,初孵幼虫群集于叶背昼夜取食。大棚栽培时,若覆盖前棚内就有幼虫,则盖棚加温后危害更加严重。受害植株叶片出现缺刻,严重时可使植株上无健全的叶片,甚至仅留下光秃的叶柄。斜纹夜蛾是突发性害虫,食量大、危害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农事操作时摘除卵块和幼虫团块,随时杀灭。化学防治应尽量在二龄幼虫分散前进行,药剂可选用15%安打悬浮剂4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或24%雷通乳油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十一、大棚草莓畸形果的成因与预防

1.草莓畸形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但轻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品种:品种本身育性不高,雄蕊发育不良,雌、雄器官育性不一致,导致授粉不完全而产生畸形果。如达娜等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现象,花粉粒少而小,发芽力差,因而易产生畸形果。

(2)访花昆虫少:保护地内蜜蜂等访花昆虫少,或由于环境影响,花朵中的花蜜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授粉不佳。

(3)温、湿度:高温、低温或高湿都可产生畸形果。开花授粉期,温度过低花粉发育不良;温度过高可导致花托变黑;高湿则影响花药开裂,且易形成水滴冲刷柱头。

(4)花期喷药:花期喷药能冲刷柱头,特别是当天开的花受影响更严重,不但妨碍授粉,还会妨碍昆虫传播花粉,导致畸形果率提高。

2.生产中预防草莓畸形果的措施

(1)选用相应的品种:在甜宝、丽红、春香、宝交早生、红衣等品种中,宝交早生最好。授粉品种可选择花粉量丰富的春香等,与主栽品种混栽。

(2)棚内养蜂:保护地栽培草莓花期早,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因而最好在棚内放养蜜蜂。每个标准棚5000只左右,可使授粉率达100%,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3)控制温、湿度:开花坐果期应经常通风排湿、降温,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6~7℃,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采用无滴膜扣棚,防止水滴冲刷柱头。

(4)疏花、蔬果:疏除次花和畸形果、小果,可明显降低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5)减少用药:采用无病毒苗、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病虫害严重时应在花前或花后用药,开花期严禁喷药,必要时可将蜂箱搬出棚外用烟剂处理。

十二、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成熟的草莓浆果自然保鲜期只有1~3天,极易腐烂变质。要延长草莓的保鲜期,必须做到科学采收、分级包装和精心储藏。

不同的草莓果实成熟度不一致,所以要做到每天或隔天采摘一次,每次都要把成熟的草莓果实全部采完,以免因过熟而腐烂,并波及其他草莓果实。采收草莓果实的适宜时间是清晨、上午10时前和傍晚,其他时间不能采收。草莓果实的果皮极薄,采收时必须轻拿、轻摘、轻放,连同果柄一同采下,用指甲掐断果柄即可,摘一个放一个。鲜食果果面有70%以上着色即可采收,这种果实品质好,果形美,相对耐贮运;用于加工果酱、果汁和果冻等的草莓果实,宜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这种果实糖分含量高,汁液多,香气浓;用于制作罐头的果实要求大小一致,着色70%~80%,果肉较硬,颜色较鲜艳。

为了保证采下的草莓不被挤压和碰伤,采收容器应用纸箱、塑料箱或竹编箱等,箱内要垫放柔软物,一般每箱装2.5~5.0千克草莓为宜。采收时最好边采摘边分级,将畸形果、过熟果、烂果、病虫果剔除。果实分级标准如下:单果重20克以上为大果,10~20克为中果,5~10克为小果。刚采摘的草莓应放在阴凉处或预储室散热,运输时最好用透明的小塑料盒装草莓果实,单盒装0.25~0.50千克,然后装入装载量不超过5千克的大箱。运输时要选择最佳线路,尽量减少震动,缩短运输时间。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提高草的硬度:选用耐储藏、硬度高的草莓品种;用于储藏和运输的草莓在果实表面3/4变红时采收;适量补钙。

十三、草莓蜜蜂传粉技术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此时温度低、湿度低、日照短、昆虫少,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飞散,草莓授粉不良,易产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除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外,主要的还是利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研究表明,采用蜜蜂传粉的大棚草莓,坐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增产30%~50%,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20%。

在放蜂前5~10天,棚室内彻底防治一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蜂箱放进后,一般不再喷施农药,尤其禁施杀虫剂。在草莓开花前1周,将蜂箱移入棚室内,一般按1个棚室1箱、1株草莓1只蜜蜂的比例放养。蜂箱放在棚室中间光照好的地方,离地面15厘米,蜂箱出口应避开光线直射,以免蜜蜂飞出时迎光,造成蜜蜂碰棚而增加死亡率,放置时间宜在早晨或黄昏。气温为5~35℃时蜜蜂出巢活动,最适温度为15~25℃,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花药开裂的最适温度(13~20℃)相一致。气温长期在10℃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要创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气温超过30℃应及时放风。

生产上应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尽量减少死亡。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是长期阴雨天气后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容易被水滴打落死亡。因此,阴天骤晴要加大通风散湿,蜂箱内可放置石灰瓶等干燥剂除湿。

(2)大棚内多层覆盖时,中、小棚薄膜要放到两边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则,蜜蜂到处飞行时易钻到薄膜夹缝中被夹死。

(3)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4)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强饲养。饲喂量以蜜蜂能正常传粉为准,否则会出现饲料过量蜜蜂不传粉或饲料过少蜜蜂无力飞行传粉等现象,造成蜜蜂传粉失败。将白砂糖与清水按1∶ 1的比例熬制,冷却后饲喂,水分不能太多,以防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只)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元月前喂完。也可以将白砂糖与清水按2∶ 1熬制成糊状,灌满蜂槽,一次性投喂的同时增加花粉喂养量。

(5)放蜂时为防止蜂群从放风口飞走,应在放风口加一层防逃网。

(6)放蜂时间为草莓第1次顶花序开花至次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