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发展的模式
休闲农业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产业带动模式、村镇旅游模式、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模式等。
1.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
土地合理流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使消费者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与农事活动。该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当时称为“市民农园”,将土地分割为50平方米一块,向城市居民招租。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纪念林,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
2.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购买土特产品。如浙江省绍兴市稽东镇山娃子农庄,100元的门票除包含50元的餐费外,游客在离开农庄时还可带回价值50元的一只土鸡和特色高山蔬菜。园区经营者在该基础上注册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种养基地自种蔬菜、自养家禽,并在城里设定销点,或与一些企事业单位挂钩,直销时鲜产品,该模式深受市民的欢迎。
3.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教育活动。农业园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基地、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连接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产业孵化提供了实现的舞台。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或科教单位建立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国外的农业科技园区模式极为相似,园区的建立为科教单位和入园企业科技产业的“孵化”和“后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推广。
二、台湾模式及其特点
台湾创意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提升了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既乡野淳朴又不失时尚韵味、既生态自然又不失康体疗养功效的休闲项目。
1.融入感情,彰显个性
台湾休闲农庄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入自己的创意,将农庄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到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定位准确,主题鲜明
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子、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山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3.持续创新,创意缤纷
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成“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根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在船上,能够体验地震摇晃的感觉,并将小船称之为“摇晃的记忆”。
4.深度体验,其乐融融
台湾休闲农庄都设有可供多人同时体验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游客可享受土窑烤地瓜、烤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有关农业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通过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5.寓教于乐,广受欢迎
休闲农庄不仅是娱乐、游玩的场所,也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周末则以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如“台一生态教育农园”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依序参观。
6.以农为本,高瞻远瞩
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得非常清楚。农户在合作社的帮助和指导下,自身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他们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行情,善于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信息,不断建立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如清波兰园栽培的蝴蝶兰,原种母体从日本进口,借助合作社传授的技术,采用母体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出优良的新种苗,栽培的花苗紧扣国际市场,通常日本和美国的客商提前两年订货。
7.精深加工,效益倍增
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制作面膜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整套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和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到分拣包装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依托本地的特产梅子,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8.规划先行,管理到位
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辅导,农政部门负责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而且不失时机地出台各种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形成一整套申报审批制度,从省到市、县、区、乡镇以至一个农场、农户,大都有一个近、中、远期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开发原则、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每个休闲农场的建设都是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所有的建筑都具有农村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尽量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温泉、草场、溪流、大海、岩石、古树等。在区域规划方面,台湾现行的休闲农业已脱离早期“点”的经营方式,而是“点、线、面”串联营销,这样便于旅行社包装不同的旅游线路,进行分类营销。
9.布局合理,农旅互动
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保障。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成效。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在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的同时,能够比较全方位地感受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宜兰县也形成了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乡村旅游目的地,达到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方面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0.配套齐全,服务周到
台湾的休闲农业各景点的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不仅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完善,而且内部的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力求方便,所到之处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而且大都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多数休闲农场设有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览业务,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与特色烹调,让游客尝鲜。
11.社团务实,中介发达
发育较为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休闲农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促进和引导,但是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最终产业的进步要靠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发挥农会、农业推广学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按照“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的计划,研究台北市20家农庄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台湾省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盟,推销优惠休闲游。经营休闲农业者也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共同举办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在区域内部,要通过行业协会、旅游公司、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宣传,并划拨专项经费制作光碟、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以及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在发挥社团协会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于休闲农业这方面,湖南休闲农业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12.多元发展,稳步提升
台湾休闲观光农庄各具特色,有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昆虫馆、休闲娱乐农场等,能提供采果、露营、烤肉、垂钓等休闲活动,并走向多元化和经常性经营。他们特别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如海边发挥海的优势、农田突出花果飘香、大山尽显森林韵味,让你去过一次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在主题特色的基础上向内容更丰富的层次发展,规模场地也不断扩大。在发展方向上,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迈向多元化。例如,台湾农政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乡”,使一大批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青年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经营,使整个产业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产品也多元化,避免了产品在低层次上的雷同化。
13.示范带动,强农富民
台湾休闲农庄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农业科技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一方面向游客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与宣传推广,使休闲农业承担了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作用,促进了大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
三、发展原则及注意事项
1.发展休闲农业要坚持六个原则
一是要有利于本地区农业发展,有利于本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结合,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要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引入国内外休闲农业的最新概念规划与设计休闲农业产业,科学指导休闲农业发展;三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对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确保休闲农业持续发展;四是要保护当地资源,农村各类资源是构成休闲农业的基本条件,在开发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五是要重视休闲农业特色与创新,避免雷同,避免经营面面俱到,形不成个性特色;六是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相结合,营造田园城市,把休闲农业作为城市的缓冲和有效补充。
2.经营休闲农场要解决八个问题
休闲农场经营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统筹把握,在经营休闲农场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八个问题:一是要科学合理规划。经营休闲农场不能盲目扩张,要有科学规划和战略目标,稳健安排投资,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产业链,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经营就难以为继。三是要体现“农”字。经营休闲农场务必要以“农”为根本,单靠“休闲”,没有“农业”,休闲农业做不起来。四是要有特色。经营休闲农场一定要有特色、亮点或创意,否则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五是要有好的经营模式。好的经营模式可以使休闲农场少走弯路、少碰壁,可以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六是要有文化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才能为休闲农场注入持久活力,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七是要考虑交通区位。休闲农场最好离城市车程不超过半小时,去也方便回也及时,方便游客。八是要带动农民致富。休闲农场要构建与当地农民的和谐关系,要带动周边农民致富,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企业。
3.要大力培育休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以台湾为例,台湾农会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兼具农民与政府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台湾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应该大力培育休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从组织、网络、资金、服务、职能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实现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使其真正成为休闲农业经营中介或管理服务机构,从而推动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良性发展。
4.发展休闲农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没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就无法成为休闲农业,我们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休闲农场有一个美好宁静的田园景色,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身心安宁,融入自然。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景观是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首要条件,在规划设置休闲农业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
5.发展休闲农业要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游结合的观光、游览、度假、体验形式,游客直接深入到农民家里,吃住在农家,面对面地感受农村文化和风俗。因此,必须对环境、接待、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如环境整洁、居住干净、餐饮卫生、安全方便、基本设施齐全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游客在农民家里既享受到规范服务又感受到宾馆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够充分放松、尽情休息。因此,经营休闲农场要在管理服务上下大功夫,提高休闲农业的层次,这也是经营休闲农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