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荧屏艺苑间——记贵州电视台陈弘
贵州电视台今年推出的高端谈话《论道》在电视上播出后,引起了众多媒体和观众的好评。伴随着节目的播出,其凝重有力,典雅奔放的片头题字,也引起了有心观众的询问:这两个字出自谁之手笔?书家是何方人士?
片名题字出自贵州电视台一位女性之手,她叫陈弘,是《贵州电视》刊物的常务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贵外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弘于1985年调入贵州电视台,在美术组主要担任电视片头的设计和书写工作。1994年受命创办电视业务刊物,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劲头,把《贵州电视》这份刊物办了起来,而且越办越好,赢得业界专家和读者的好评。在不长的时间内,使《贵州电视》在全国省级电视同类刊物中跻身上乘。
作为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编,陈弘认为,要办好一份刊物,除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文化品位外,还在于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提高,才能保证其持久的生命力。为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从业者钻研业务,她策划并推出了《荧屏人物》和《新秀传真》栏目,前者有组织、有计划地介绍在电视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电视人,后者意在奖励来者,推出新人,在这几年中,经在《贵州电视》刊物上宣传介绍的老中青电视人就有20余位。
陈弘对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钟爱,喜欢用篆刻在刊物上作一些点缀,一枚精雅的篆刻印上去,既美化了版面,又传递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但陈弘用篆刻不是随意而用,在内容、尺寸上都仔细斟酌,认真调整,这是需要审美眼光的。文章中她觉得适合用书法标题的,都亲自书写,文章经书法标题配上后,为刊物增色不少。她充分利用与文化界、理论界、高等院校等领域人士较为熟悉的优势,多次组织了一些文化含量高,可读性强,且与电视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贵州名家戴明贤、刘学洙、姜澄清、何光渝、于民雄等先生,都曾为《贵州电视》撰写过文章,提升了《贵州电视》的文化品位。
业务刊物容易办的“素面朝天”,但陈弘认为要图文并茂,适当地配些图片,画点“淡妆”,增加刊物的视觉美感。为标题配图,她从不随便应付。调色是较为费神的事,特别是插页、封面封底,在电脑上调色久了,眼睛发酸。在一般人看来,红色就是红色,黄色就是黄色,也没什么差别,但她对色彩特别敏感,简单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被她看成为可变化无穷的基础色,不厌其烦地调到满意为止。
办刊人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陈弘做人的原则是:真诚做人,认真做事,做一个“无名有品,无位有尊”的人。从未去想办刊物要争什么名,要争个什么奖,即使这样,刊物还是被同行认可。陈弘身上具有中国文人潇洒不羁的性格。作为杂志负责人,他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杂志从约稿、审稿、校稿,到印刷厂签付印等一系列程序,她都带领大家一起干。尤其注重对年轻编辑的培养,有什么好文章,推荐给大家看。在编稿画版过程中,总是耐心温和地对编辑讲解,文章为什么要这么改,图片为什么要那么放。
陈弘在编辑工作之余,还勤于动笔,撰写了一些散文随笔、人物专访在省内外一些报纸、杂志发表,并受到好评。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陈弘还多次为贵州电视台组织策划了一些书画艺术交流活动,为单位留下了许多精美珍贵的艺术藏品。
陈弘是位心志清远,心性恬淡,做事不喜张扬的女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有20余个年头。“她的书法雅致素静,不激不厉,颇有书卷气,温婉含蓄中又透着执着与坚毅。”这是业界人士对她书法的评价。
1991年,陈弘获得到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进修深造的机会,获得不少知识和技艺的滋养。“陈弘擅长行书和隶书,她的行书以二王帖学为根基,旁涉民间书法的某些长处,故于纯正中不乏生气。隶书取法汉碑,兼采清人隶书的自由写意,不时还加进一点竹简与篆书的结构用笔,因而其隶书时呈异态新姿,这正是她顺应时代审美情趣的睿智之举。”行家的这段评语,简约精要地概述了陈弘书法的审美取向和追求。
书法而外,陈弘兼擅篆刻。她的篆刻同样追求雅洁明净、隽永耐品的韵致。她曾跟随我省老一辈著名诗人、书法家王萼华先生学习诗词、楹联的创作,她的勤奋与聪慧,深得王萼华先生的嘉许。省内甲秀楼、青岩赵以炯故居、赵公祠、万寿宫、周渔璜桐野书屋、乌当萃华园、清镇卫城等地,乃至全国的一些人文景点、自然景区都有陈弘自撰并书、或他人撰联她书写的楹联和牌匾。特别是近几年来,她的作品频频获奖和入展区域性、全国性的重大书展,在全国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省外一些文博单位、历史人物纪念馆、名胜风景地以及慕名者纷纷来函索字。北京《中国书画家》杂志社、《中国书画》报、贵州书法网站等传媒对她的创作业绩,给予了翔实报道,其作品也被省内外众多的书法专集收录。
一个从文研艺者,要想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所建树,有两本书是必读的,一本是文字之书、一本是自然之书。空暇时间,陈弘喜欢读书学习、或欣赏音乐、或游山玩水、或探险寻幽。2004年初秋,贵州电视台组织人员赴荔波拍摄《穿越喀斯特》科考活动,陈弘主动要求参与了此次穿越活动,其中一段路要穿越无人区,她与另一位女编导安红,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诸多困难,顺利走出了无人区,并沿途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她回到驻地后,还书写了两幅书法作品,科考专家与新闻界同行纷纷在上面签名留念,后赠送给荔波县委、县政府收藏,给这次活动抹上了有纪念意义的一笔。
陈弘认为,走进自然,是为了汲取天地之元气,滋润身心;品读诗书,撷取前人之精神能源,是为了拓宽视野。问及心中仰慕的女性,她回答:是近代杰出的女学者、女词人沈祖棻。其大美无言的品性、沉雄清婉的辞章、泊淡内敛的聪慧,以及宠辱不惊的阅世方寸,让她崇敬不已。闲暇时,爱书写她那闪烁着智慧人性之光的辞章,从中汲取文化力量的滋养。
一个人能取得点成就不易,取得成就后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进取的心态更不易。生活中的陈弘朴素大方,不施粉黛,衣着得体,言谈举止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清雅之气。愿她带着陌上拾穗行歌之乐的心态,在荧屏艺苑之间徜徉。
本文刊载于《新闻窗》2007年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