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弱感光型晚籼组合汕优选的高产制种技术

弱感光型晚籼组合汕优选的高产制种技术

时间:2024-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3年不同气候条件的试验结果,汕优30选以父本6.0~6.5叶播汕A为宜。汕A这3年有效积温较稳定为855.9~880.6℃。汕优30选制种的有效积温差约为166.7~292.8℃。幼穗分化后应采用剥查法直接观察幼穗分化过程,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花期预报。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措施,主要是着重减少包籽及调节花期,同时要进行适当割叶,人工辅助授粉及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等。实践证明,喷施激素可以消除不育系的包籽及增加午前开花,显著提高异交结实率。

根据万邦惠(1984)的研究发现,恢复系30选一般株高85 cm,比IR26矮5~7 cm,分蘖中等,有效穗一般比IR26少1/3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22粒,比IR26约少10粒。在同播期的情况下30选早造比IR26抽穗早6~7天,开花较集中,一般只有5~6天,比IR26少2天左右,花时也比较集中。

30选在早春温度较低的2月上中旬播种,至始穗期需要115~117天;2月中下旬播种需要108~112天;2月底至3月初播种需要96~102天;而7月播种只需要70~80天,详见表4-9。

1983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进行晚造遮光试验,结果显示12小时短光照处理比自然光照提早13天左右抽穗。

1. 制种播差期的确定

早造制种以叶龄法为主,参考有效积温法。汕优30选在南宁3年的制种结果见表4-10。

表4-9  恢复系30选历年播插期与始穗期(万邦惠,1984)

表4-10  汕优30选制种记录(万邦惠,1984)

*因汕A早始穗2天,所以应以6.5叶播种为好,有效积温差应为292.8℃。

1979年早春天气较暖,2月12日播种30选,6月4日始穗;汕A于3月27日播种,播时父本6.0叶,6月2日始穗,比父本早始穗2天,理想的花期相遇是要求父本比母本早始穗1天,因此,汕A应以父本6.5叶播种为宜。1980年天气出现倒春寒,30选于2月13日播种,6月8日始穗;汕A于3月28日播种,播时父本5.95叶,6月9日始穗,花期相遇较理想。1983年早春长期低温阴雨,30选第二期父本2月19日播种,6月10日始穗;汕A于4月6日播种,播时父本6.2叶,6月10日始穗,花期相遇很理想。综合3年不同气候条件的试验结果,汕优30选以父本6.0~6.5叶播汕A为宜。

按12℃为下限温度,27℃为上限温度,以当地气象台站报的温度计算,1979年30选的有效积温为1 125.2℃,1980年为1 110.1℃,1983年为1 041.6℃。汕A这3年有效积温较稳定为855.9~880.6℃。汕优30选制种的有效积温差约为166.7~292.8℃。早春暖年有效积温差应取高值、早春低温阴雨应取低值作参考。

夏秋制种可按播种至始穗的生育日差来确定播差期,以30选播后16~18天播汕A花期相遇较好。父本以播三期为宜,以第二期为主,可占40%~50%种子量,每期播期叶龄差约1.5~2.0叶。使用隔造陈种子,生育期将缩短3天左右或相差0.5~0.7叶。

2. 增加有效穗数

30选植株稍矮,分蘖较弱,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较少,在制种中努力增加母本有效穗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增加父本有效穗数。根据部分高产点的经验, 30选每亩宜插4 000~6 000蔸,每蔸6~7苗,行比为2∶10,大行165 cm,小行16.5 cm,株距13.2 cm,每亩约3万~4万基本苗;汕A行株距为16.5 cm×9.9 cm或16.50 cm×11.55 cm,每亩2.5万~3.0万蔸,每蔸2粒谷长成4~6苗,每亩约11万~13万基本苗。

按高产栽培措施,培育壮秧应加强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适施化肥;重施磷钾肥,适施氮肥,使禾苗有促有控,稳生稳长,防止“一路青”,争取最后父本有效穗数达到8万~10万穗,母本达到17万~20万穗。

3. 做好花期预测及调节

30选分三期播插,花期约12~14天;汕A花期约9~10天,所以父母本同一天始穗或父本比母本早2天始穗,花期都是理想的。如果相差太远则要适当调节。调节以早为主,措施以促使快生为主。

根据两年制种记录,30选主茎叶片为16.6叶时,汕A在30选6.0~6.5叶播种,经过20天育秧,至插时30选一般达10.5叶左右,对应叶龄差约为4.6~5.0叶;汕A插后12~15天为分蘖阶段,这时30选叶片10.5~13.0叶,对应叶龄差4.3~4.8叶。30选13.5叶前后开始幼穗分化,手可以摸到节,这时对应叶龄差约4.0~4.3叶。幼穗分化后应采用剥查法直接观察幼穗分化过程,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花期预报。

花期调节措施,在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根据对应叶龄差用速效氮肥促进生长慢的亲本,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父本可用旱控水促、施氮控施磷钾和割叶控喷施激素促等方法调节。

4. 提高异交结实率

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措施,主要是着重减少包籽及调节花期,同时要进行适当割叶,人工辅助授粉及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等。30选开花较集中,特别是在阴雨低温、湿度大的天气,调节花期相遇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喷施激素(“九二○”、三十烷醇)可以消除不育系的包籽及增加午前开花,显著提高异交结实率。“九二○”每亩用6~8 g,一般喷施3次;三十烷醇也喷施3次,每次的浓度0.1~0.5mg/L左右。

为了增加粒重,割叶面积要适当减少,一般须留剑叶10 cm以上。割叶前3~4天,看苗情施1次壮粒肥,每亩施用尿素5.0~7.5 kg,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