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形施工总图的识别与设计

地形施工总图的识别与设计

时间:2024-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施工图范例分析地形施工总图的内容:总平面定位图、总平面标高图、总平面索引图。总图中尺寸标注一般采用方格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某园林工程项目方案图到施工图的设计转化,按照设计要领,完成施工总图设计分析报告一份。②施工总平面标高图: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的高程详解;广场铺装或明渠的最高点标高、排水坡向及坡度大小详解;若有设计等高线、设计等高线详解。

实训学时:6学时

实训类型:设计型

实训要求:必修

一、实训目的

(1)理解地形施工总图的内容与规范。

(2)掌握地形施工总图的设计技术要领。

二、实训内容

(1)施工总平面定位图、总平面标高图、总平面索引图的识别与理解。

(2)根据园林工程项目方案图设计施工总平面图

三、实训器材

作图工具、硫酸纸、优秀施工范例图纸、CJJ/T672015《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四、实训步骤

(1)根据施工图范例分析地形施工总图的内容:总平面定位图(又称总平面放线图)、总平面标高图(又称竖向设计图)、总平面索引图。

(2)根据施工图范例(见图11、图12、图14),讨论分析施工总平面定位图、总平面标高图、总平面索引图的设计要领(参见“五、设计技术要领分析”)。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某园林工程项目方案图到施工图的设计转化,完成地形施工总图设计分析报告。

(4)根据施工总图设计分析报告,完成某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总图的绘制。

五、设计技术要领分析

1.总平面定位图设计要领

(1)详细标注总平面图中(隐藏种植设计、地形设计)的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的主要定位控制点及相应尺寸标注。

(2)控制点坐标分为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测量坐标为绝对坐标。测量坐标网应画成十字交叉线,坐标代号用X、Y表示。施工坐标为相对坐标,相对零点通常选用已有建筑物的交叉点或道路的交叉点。为区别于绝对坐标,施工坐标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表示,也可省略。

(3)总图中尺寸标注一般采用方格网。施工坐标网格一般画成100m×100m或者50m×50m的方格网,对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可以采用5m×5m或者10m×10m的方格网。

(4)施工总平面图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的比例绘制。

(5)图名、比例、指北针、图纸相关信息应完整,具体参见CJJ/T67-2015《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2.总平面标高图(竖向设计图)设计要领

(1)详细标注总平面图中(隐藏种植设计)各主要高程点的标高:

①园路及变坡点的标高;

②园桥及变坡点的标高;

③假山最高点标高;

④园林建筑的室内外地坪标高;

⑤景观小品所在地面标高;

⑥湖底湖面标高;

⑦排水明渠的沟底面起止点及转折点的标高。

(2)标明广场铺装、明渠的最高点标高,排水坡向及坡度大小。用单箭头表示排水方向。

(3)若设计有微地形等高线,同一张图纸上的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应相同。一般在园林竖向设计图中等高线高差(等高距)一般取0.1~0.5之间,土丘最高处用高程标注法表示,设计等高线用虚线,等高线与山体岩石实线重叠处可省略等高线。

(4)标高符号应以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标高符号的尖端应指至被注高度的位置,以m为单位,注写到小数点后至少两位,并在设计说明中写明是相对高程系统还是绝对高程系统。

(5)施工总平面图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的比例绘制。

(6)图名、比例、指北针、图纸相关信息应完整,具体参见CJJ/T672015《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3.总平面索引图设计要领

(1)在总平面图中(隐藏种植设计、地形设计)根据图纸内容的需要将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等进行索引编号。

(2)索引符号,如图1-4所示。

图1-4 索引符号

(3)施工总平面图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的比例绘制。

(4)图名、比例、指北针、图纸相关信息应完整,具体参见CJJ/T67-2015《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六、实训作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某园林工程项目方案图到施工图的设计转化,按照设计要领,完成施工总图(总平面定位图、总平面标高图、总平面图索引图)设计分析报告一份。

园林工程施工总图设计分析报告提纲:

①施工总平面定位图:控制点位置详解、尺寸标注详解。

②施工总平面标高图: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的高程详解;广场铺装或明渠的最高点标高、排水坡向及坡度大小详解;若有设计等高线、设计等高线详解。

③施工总平面索引图:分析需作施工详图的园路、园桥、假山、园林景观。

(2)根据施工图设计分析报告、CJJ/T67-2015《风景园林制图标准》,完成某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总图(总平面定位图、总平面标高图、总平面图索引图)的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