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树木栽培技术的研究热点

园林树木栽培技术的研究热点

时间:2023-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迅速扩大的园林苗木市场的需求,育苗技术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的园林工作者在园林植物的抗旱机理、抗旱驯化、选择标准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特别是环保高效、经济实惠的新型保水剂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园林植物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在岩生植物的调查摸底、引种驯化、园林应用及栽培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

0.3.1 育苗技术

苗木是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它的供应数量影响着绿化植树工程的规模和工期,其质量的好坏、规格的大小则直接影响着栽植的成活率和栽后的绿化效果。所以,苗木生产一直是园林绿化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为了满足迅速扩大的园林苗木市场的需求,育苗技术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发展较为成熟、效益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0.3.1.1 容器控根快速育苗

该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育苗方法,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与普通育苗技术相比,育苗周期平均缩短50%左右,后期管理工作量减少50%~70%,苗木侧根的总数可以增加20~30倍,并且彻底解决了大苗全冠移栽的季节限制和成活率低下的技术难题,被誉为“可移动的森林”。

0.3.1.2 全光照自动间隙喷雾扦插育苗

这种技术能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热能资源,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便,且密度大、易生根,产量高、速度快,成本低、见效快,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许多价值大、难生根的优良品种的扦插繁殖问题,还大大缩短了优良苗木的培育周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0.3.1.3 高位嫁接改冠换头育苗

在园林绿化中,运用大规格的彩叶树种(如红继木)和观花树种(如樱花)进行绿化和美化,可以立竿见影地迅速发挥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达到立即成型、成景的绿化和美化目的。但由于受园林树木,特别是乔木树种自身生长特性的限制,运用播种、扦插、压条等繁殖方法培育大规格苗木时,育苗周期过长,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特殊作用的发挥以及新建园林景观的品质和档次。针对这种情况,就可采用高位嫁接的方法来改换原来的普通树冠,彻底改变和提高树冠的观赏性,迅速满足园林绿化对它们的特殊要求。这种技术最先用于果树的高接换种,后来才应用到园林育苗上。

0.1.3.4 工厂化无土育苗

工厂化无土育苗是指不用土壤,用珍珠岩、蛭石、岩棉、矿棉等人工或天然无土栽培基质来进行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育苗。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强度、不受季节限制、缩短育苗时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发育,还能明显提高移植成活率、加快生长发育和减少病虫害发生。

0.1.3.5 组培工厂化育苗

这种育苗方法就是把植物组培技术和工厂化育苗相结合,除了具有工厂化育苗的所有优点外,还具有植物组培技术独特的优势,主要包括繁殖增倍最大化、培育去病毒幼苗、能尽量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等几个方面。这些优势在防止病毒病的传染和挽救珍稀濒危植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0.3.2 特殊立地环境的树木栽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的园林树木栽植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公园和小区绿地,而是广泛涉及盐碱地、干旱地、铺装地面、无土岩石地、道路和桥梁边坡、屋顶等特殊立地环境。因此,如何攻克特殊立地植物栽植技术难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1991年全国盐碱土绿化开发协作组成立,该机构就如何利用和改良盐碱土进行了广泛研究。山东省德州市盐碱土绿化研究所探索出微区改土绿化方法,并成功研制盐碱土绿化专用肥,填补了国内没有盐碱土绿化专用肥的空白。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上人们对城市自然地理水文的人为破坏,自然气候因素和人为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旱地越来越多。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抗旱栽培经验,为园林绿化抗旱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目前,我国的园林工作者在园林植物的抗旱机理、抗旱驯化、选择标准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特别是环保高效、经济实惠的新型保水剂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园林植物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为了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铺装地面成为城市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所限,城市地面铺装多为没有透性的水泥铺装或沥青铺装。这种地面铺装阻碍了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并使雨水从地表流失,大大减少了对树木根系氧气与水分的供应,还会减少土壤微生物及其活动,导致树木根系代谢失常、功能减弱,降低树木的生长势,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死亡。因此,在园林绿地采用通气透水性铺装已经成为共识。怎样的铺装材料和铺装方法才能同时满足良好的通透性、长久的牢固性、明显的舒适性、应用的便捷性和费用的廉价性等诸多特点,正是园林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国外早在17世纪中叶就开始岩生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发展更慢。我国第一个岩石园是由陈封怀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庐山植物园创建,但后来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才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国是一个多山多岩的国家,具有非常丰富的岩生植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岩石园的建设为它们的引种驯化和应用展示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和难得的机会。同时,许多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的岩生植物,经过引种驯化后还能在园林绿化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在岩生植物的调查摸底、引种驯化、园林应用及栽培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铁路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加之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许多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各级各类的城镇都建在山区。这样的基建工程必然会有大量土石方的开挖和填砌,带来大量的裸露边坡,不仅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还会为地质灾害留下安全隐患。为此,边坡绿化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边坡绿化特有的栽培管理方式,如植生袋法、等离子喷播技术、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厚层基材技术(TBS)、植被混凝土技术、喷混植生技术等。但针对一个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的具体边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绿化技术,才能让它们的工程功能、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充分发挥,是需要我们广大园林工作者去不断探索和尝试的。

由于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还能增强屋顶的隔热效果、隔音作用和蓄水作用,因此屋顶绿化也是目前园林绿化发展的一个热点,但同时也有不少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克服的技术难点。近年来,对轻型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的研究已取得不错的进展,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有机与无机材料的配合使用,以及对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同时,为了解决屋顶绿化的排水和节水问题,美观大方、节能实用的屋顶水分循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0.3.3 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法除了应用于农田作物上,还可用于园林树木的栽植上。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首先,农业部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了由16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其后农业部开展了大规模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1992年组织了UNDP平衡施肥项目的实施,1995年前后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壤养分调查,并在全国组建了4000多个不同层次的多种类型土壤肥力监测点,分布在16个省的70多个县,代表2-0多种土壤类型。国外土壤测试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初有了明显的发展,主要建立了土壤有效养分的浸提和测定方法,同时还建立了土壤有效磷测试方法。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测土施肥体系,每个州都有测土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研究、校验与方法制定。目前,美国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此外,在树木施肥方面目前已研制了微孔注射平衡施肥法、微孔缓释袋施肥法、Jobes树木营养钉施肥法等。

0.3.4 大树移植技术

0.3.4.1 树木移植机的应用

树木移植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的一种新型植树机械,可分别移植直径为5~25cm的各种树木。1979年北京市园林局引进了一台美国大约翰(Big John)树木移植机,随后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研制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悬挂式直铲树木移植机。树木移植机的应用可明显减小树木的死亡率、减少移植每株成活苗木的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作业条件、延长苗木的移植作业时间。

0.3.4.2 地下支撑技术的应用

对于规格较大的乔木,仅凭地上部分的传统支撑桩无法抗拒夏季台风的侵袭,目前已开发出一套地下支撑技术以达到对大树整体的固定。这一支撑系统是将置于土球底部的金属骨架底座打入种植穴侧壁或底部,并对其上的土球进行连绑固定,使土球与金属骨架底座紧密连为一体,共同抵御树木地上部分所受的侧向风力,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0.3.4.3 抑制蒸腾剂的应用

抑制蒸腾剂可以减弱树体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尤其在温度高的季节,树体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通过整株喷施,能有效防止树体脱水。

0.3.4.4 输液促活技术应用

大树移植时,如果采用树干注射器注射、喷雾器压输、挂输液瓶输导等树体内部给水的输液新技术,可解决移植大树水分供需矛盾,从而促进其成活。

0.3.4.5 菌根生物技术应用

根据植物根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研发了截根菌根化育苗和栽植技术。有些树种如松树、橡胶树等在没有外生菌根菌的立地上移植后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但在其根部接种菌根菌后,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

0.3.5 古树保护与复壮

古树是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素有“绿色活化石”“绿色文物”的美誉。它见证着环境与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历史、人文与环境的信息,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活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园林景观价值,被人们称为“活的里程碑”,成为一个特定地点和历史的标识。保护和利用好古树,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在城市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旅游景观开发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尽管我国的古树保护与复壮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但由于受到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直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末,这种状况才有了显著的改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古树保护与复壮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2009年,古树保有量最多的北京市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古树保护与复壮的地方标准——《DB11/T632—2009: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给古树保护与复壮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障。此外,在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在古树衰老的原因分析、古树保护与复壮的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如应用探地雷达探测古树根系分布和生长情况,复壮树笼的综合运用,复壮基质的选择与配置等。但由于古树保护与复壮工作涉及植物生理、树木栽培、环境保护、地质水文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尝试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0.3.6 化学整形技术的应用

园林树木的整形不仅可以美化外形、提高观赏价值,还有调节生长发育、改善生长环境、防止病虫发生以及消除安全隐患等诸多重要作用,也是园林树木栽培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一方面,由于是常规工作,经常要做,所以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又由于其重要性和专业性,所以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找到一种节约高效的整形技术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利用生物化学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来达到植物整形目的的化学整形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在植物整形工作中追求节约高效的目标。但化学整形就像化学除草一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面性,科学合理的使用可以大大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一旦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是灾难性,有时甚至于是毁灭性的。因此,化学整形剂的发现与发明、筛选与配置以及使用对象和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与标准,都有赖于我们去不断地试验和摸索。

0.3.7 其他方面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与学科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相关学科和行业在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两个方面的支持和促进,在园林树木栽培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如“生态园林系统”理论、“海绵城市”理论、“互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遥感灾害预警技术等。这些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必将给本学科和本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