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蝗区的形成与冀中平原的生成,特别是白洋淀的形成及黄河改道、海河水系的生成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经过数亿年无数次沧桑巨变,华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片陆地。古白洋淀曾是古黄河发源以来第一次北决入海流经地,黄河所冲积夹带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淤积于白洋淀东部,形成了白洋淀的低洼面貌,同时也形成了文安洼、霸州杨芬港等洼地,后又经过无数次沧桑巨变,使华北地区一片汪洋大海,又经过无数次扩张、收缩、干涸、结体,形成了现今水域面积366.4km2的华北明珠白洋淀,其中85%的水面积为保定市安新县所辖,是京、津、石腹地、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南移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其他支脉河经过分支和更名,形成了现今的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清水河、白沟引河等9条河流。据资料记载,1368~1949年白洋淀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73次,旱灾42次;新中国成立后,发生洪涝灾害12次,其中1950年、1954年、1956年、1959年、1963年发生决溢,同时也出现了1966年、1973年、1982年和1984~1988年的干淀现象。白洋淀地区水旱灾害的交替发生,淀区水位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适于东亚飞蝗滋生的条件,白洋淀成了历史老蝗区,现仍为全国重点蝗区。
20世纪80年代前,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主要发生在安新县大王淀、垒头洼、边吴洼、磁白洼等淀区周边内涝蝗区,主要由于这些蝗区沥涝频发,环境复杂,杂草丛生,形成了适于东亚飞蝗发生的生态环境。后随着白洋淀水位的下降,蝗区生态改造控制工作的开展,田间水利排灌工程的建设,上述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东亚飞蝗发生程度逐年减轻,未出现大的发生,目前属于一般发生区,即农田蝗区。
20世纪90年代,由于异常气候、生态环境及白洋淀水位变化的影响,致使淀区内藻苲淀、鸪丁鸟淀、南河、城北淀、马棚淀、小北淀、羊角淀、唐河等8处低洼苇田脱水面积逐年加大,大面积洼淀芦苇常年裸露,且疏于管理,芦苇长势下降,品质变劣,苇田杂草丛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形成了适宜东亚飞蝗发生的生态环境,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日趋严重,接连出现了1998年、1999年、2001年、2003年4次大发生。其中1998年夏、秋蝗及1999~2001年夏蝗发生为害最为严重,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十分罕见的蝗灾。使大面积芦苇被吃成光杆,部分农田遭受严重为害。蝗蝻密度一般50~100头/m2,最高达10000头/m2,其中10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面积达0.5万hm2,大型蝗蝻团达5000多个,最大的蝗蝻团面积达200m2。在严重的蝗灾面前,农业部及省农业厅领导多次来安新指导防蝗工作。2003年后,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有所减轻,蝗蝻平均密度0.7~1.6头/m2,但每年部分蝗区仍有较高密度点片发生,是目前白洋淀蝗区的稳定发生区,即洼淀苇田蝗区。
2005~2007年经GPS定位勘测,白洋淀蝗区现有宜蝗面积2万hm2,其分布在藻苲淀、鸪丁鸟淀、南河、城北淀、马棚淀、小北淀、羊角淀、唐河滩、大王淀、垒头洼、边吴洼、磁白洼等12个滨湖、内涝蝗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