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生活史 中华稻蝗在河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表层1~3cm处和带有土块的稻茬中越冬。越冬卵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蝗卵孵化出土期年度间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年份,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暖春年4月底即可有个别孵化出土;冷春年,出土期可推迟到5月中旬末或下旬初,5月底6月初为孵化末期。6月中旬进入2~3龄盛期,7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4~5龄盛期,8月上旬为6龄盛期。成虫最早始见于7月中旬,高峰在8月上、中旬,8月底全部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为交尾盛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虫陆续死亡。
2.各虫态历期 河北省安新县饲养观察,中华稻蝗各虫态历期如下:
(1)蝗卵。卵期较长,一般卵期210~230天,最短204天,最长246天。
(2)蝗蝻。有6个龄期。据饲养观察,1龄期较短,6龄期较长,有从低龄向高龄逐渐增加龄期天数的现象。如1龄期10.4天,2龄期10.5天,3龄期12.1天,4龄期12.2天,5龄期14.7天,6龄期15.5天,全蝗蝻历期75.4天。
(3)成虫。中华稻蝗成虫历期最短59天,最长106天,平均73.1天。蝗蝻从孵化到成虫死亡最短113天,最长168天,平均149.7天。成虫从羽化到交配需16天,交配后30天左右开始产卵。成虫9月中旬开始死亡,10月上旬达死亡盛期。成虫较耐低温。
3.生活习性
(1)孵化。中华稻蝗越冬蝗卵,在河北省于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蝗卵孵化期的早晚或长短,主要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与土温的变化较为密切。如地形较高的渠埂、堤埝和高坡等背风向阳处蝗卵发育快,孵化早。相反,地势低洼及内涝洼地,蝗卵发育慢,孵化晚。即使在同一地区,因环境条件不同,孵化期的长短也不相同。蝗卵在孵化中,早晨孵化较多,上午及下午孵化较少,阴雨或低温天气很少孵化。蝗卵孵化前,胚胎先由淡黄色变为淡绿色或绿色,然后可见头、足等器官,最后蝗蝻破壳而出。
(2)取食。中华稻蝗主要为害水稻,其次为害谷子、玉米、高粱及芦苇等禾本科植物。蝗蝻3龄前食量较少,5龄后食量显著增加。阴雨或大风及夜间很少取食或不取食。每天上午8~11时和下午4~6时取食较盛,蜕皮、羽化前6~24时停止取食,产卵时,食量减少,蜕皮、羽化前食量增加。中华稻蝗为害水稻,在2头/m2以下时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小,在2头/m2以上时,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3)羽化。中华稻蝗经过6次蜕皮羽化为成虫。蝗蝻蜕皮及羽化一般早晨较多,上午或下午较少,夜间或阴雨低温天气几乎不蜕皮不羽化,阴雨转晴及闷热天气蜕皮羽化显著增多,而且历时也较短。
(4)交配。成虫羽化后16天左右开始交配,一生中可多次进行交配,每次交配长达2~6小时,最长可高达2天左右,在蝗虫中属交配时间较长的种类。交配多在白天进行,交配中雌虫仍有取食现象。
(5)产卵。雌虫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一般喜在稻田埂、渠沟埂及地势低洼的草荒地产卵;相反,杂草稀疏、地势高燥的渠顶、路边或田间雌虫很少产卵。据调查,渠埂侧面产卵量占44.1%,稻埂侧面蝗卵占38.2%,草荒低洼处蝗卵占14.7%,稻田内蝗卵占2.9%。雌虫产卵时,先将产卵瓣插入土中,然后排出稠状物,将卵粒粘在一起,形成卵块。卵粒呈倾斜状排列,每卵块有卵36~56粒。1头雌虫一生产卵1~4块,产卵63~118粒。卵块入土较浅,一般距地表1~2cm,有的半露在地面。
(6)活动栖息。初孵蝗蝻多集中在一起,很少活动。3龄前有群聚现象,3龄后开始向稻田扩散转移。在无植被的情况下,2小时迁移24m;有植被时24小时无迁移现象。成虫飞翔能力较弱,一般情况下不做远距离迁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