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

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

时间:2023-1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稻水象甲成虫和许多昆虫一样具有趋光性。稻水象甲一年有两次迁飞活动。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在越冬期间表现为滞育,不取食。稻水象甲成虫产卵的主要条件是水,无水不产卵。稻水象甲的卵主要产于第一、二叶鞘内,且第一叶鞘内产卵数最多,其次是第二叶鞘,少量产于第3叶鞘,第4叶鞘未见其卵粒。稻水象甲成虫喜食幼嫩的叶片。稻水象甲必须在水、陆条件下才能完成其世代发育。

一、对光的趋性

稻水象甲成虫和许多昆虫一样具有趋光性。根据资料,在北方稻区,稻水象甲对日光灯、白炽灯、黑光灯均有明显趋性,但在南方地区不明显。昆明地区发生的稻水象甲室内日光灯下可见成虫起飞,但田间白炽灯和黑光灯下暂未诱到成虫。

并不是光越强稻水象甲的趋性越大,早晨和傍晚可见稻水象甲在叶尖活动,白天随着日光增强,大部分成虫转入稻丛基部隐蔽处活动或在水中游动。

二、飞翔习性

稻水象甲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可借助风力扩散,国外资料报道可随风漂移10km以上。

稻水象甲一年有两次迁飞活动。3~5月越冬成虫迁飞到秧田或稻田为害;8~9月新一代成虫迁飞到越冬场所越冬。每年早春(3月上中旬)越冬代稻水象甲复苏,就近取食,丰满飞翔肌后,迁飞入秧田或直接飞入稻田繁育后代,此后飞翔肌很快萎缩,卵巢快速发育。秋季(8月中下旬),新羽化的一代成虫经过短时间的取食后,先后迁入越冬场所,滞育越冬。

三、取食习性

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在越冬期间表现为滞育,不取食。3月上中旬,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复苏,开始取食越冬场所周围杂草,然后迁入秧田或稻田取食危害。秋季,稻水象甲羽化后取食水稻或杂草叶片,然后迁移至越冬场所取食杂草,再钻入土中越冬。

稻水象甲寄主范围很广,成虫可以多种植物为食,但稻水象甲春季出蛰越冬成虫与秋季准备越冬的成虫表现出不同的取食习性(表2)。据调查,3月上旬越冬成虫出蛰,从土中钻出先取食田埂边的杂草,然后再迁入秧田或稻田取食为害,春季出蛰越冬成虫最喜食白茅,其次是马唐和双穗雀稗,取食最少的是狗尾草和异型莎草。秋季稻水象甲从稻田迁移至越冬场所,取食杂草后,再钻入土中越冬。秋季准备越冬的成虫最喜食双穗雀稗,其次是马唐,取食最少的是白茅和异型莎草。

稻水象甲危害杂草症状

表2 稻水象甲取食习性

注:“+”取食叶片占整株叶片5%以下;“++”取食叶片占整株叶片6%~10%;“+++”取食叶片占整株叶片10%以上。

幼虫喜取食嫩须根,取食范围多集中在土面以下6cm,株心周围5cm.

四、产卵习性

稻水象甲成虫产卵的主要条件是水,无水不产卵。通常在水面以下的叶鞘内产卵,卵产在靠近中脉的叶鞘表皮下,与叶脉平行。稻水象甲的卵主要产于第一、二叶鞘内,且第一叶鞘内产卵数最多,其次是第二叶鞘,少量产于第3叶鞘,第4叶鞘未见其卵粒。当水稻根露出土面且浸泡在水中时,则大部分卵产于根上。

五、其他习性

1.趋嫩性

稻水象甲成虫喜食幼嫩的叶片。春季,越冬成虫出土后仅取食少量周边杂草,待水稻秧田揭膜后便向秧田迁飞,取食水稻嫩叶。秋季,新一代成虫于8月中下旬水稻抽穗后,便转向田埂边、沟边的杂草上取食幼嫩杂草叶片。

2.假死性

稻水象甲成虫和许多其他鞘翅目昆虫一样,具有假死性,田间受到震动便呈假死,坠水或落地。

稻水象甲可在水中游泳

3.水、陆两栖性

稻水象甲必须在水、陆条件下才能完成其世代发育。越冬代成虫在沟边、阳坡处越冬栖息,但成虫可在水内游泳,且只在水中叶鞘处或根上产卵,幼虫和蛹均在水中水稻根部活动、取食为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