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是菊科菊苣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叶球和芽球供食。芽球菊苣就是利用菊苣的肉质根经软化栽培结出的芽球,属于一种优质高档的芽菜。
菊苣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地上部分能够耐受-1~-2℃的低温,而肉质根则可忍受更低的温度,有的品种经受了短期-6~-7℃的低温,在缓慢化冻后仍能有60%的直根保持生命力。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0℃,但幼苗期有着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芽球形成期的适宜温度为8~14℃。
芽球菊苣在叶丛和直根形成期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但在软化栽培的芽球形成期则需要黑暗的条件。
菊苣属于低温长日照作物,它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在长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北方地区春播往往会未熟抽薹。因此,用于芽球软化栽培的菊苣,一般是将其生长期安排在夏秋季节,入冬后收获肉质根贮藏或进行芽球生产。
芽球菊苣从播种到芽球产品收获,栽培上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种根培育阶段,一般为90~110天;二是芽球软化囤栽阶段,一般为20~30天。
(一)种根培育阶段
培育出肥大优质的肉质根是取得芽球生产高效益的关键。生产上多采取直播的方法,如果采用育苗移栽,必须用纸筒或营养钵等护根育苗方法,并且在3~4叶时定植,以尽量减少对直根的损伤。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深翻土地,施足有机肥,一般耕深应达到24~33cm,按行距40~50cm或67cm作成高垄。
(2)播种。华北地区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等播种方法,每666.7m2播种量为150~250kg。行距40~50cm的每垄播单行,行距67cm的每垄播双行。条播时在垄背上按行距划0.6~1cm深的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底,覆土,踩实;穴播时挖穴不要太深,一般1~1.5cm即可,每穴播种4~5粒,播完后应立即浇水。
(3)水分管理。芽球菊苣播种后,华北地区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一方面要做好排涝工作,另一方面在无雨或少雨时,及时采取“三水齐苗,五水定棵”的技术措施,即播种后未遇降雨天气,应在幼苗出齐前连浇3次小水,到定苗时共连浇5次水。连续浇水的目的是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和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此后至肉质根迅速膨大前,应根据雨量和天气状况适当浇水,前半段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度,后半段则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因“莲座”叶疯长而影响肉质根及时进入膨大期。进入肉质根迅速膨大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增加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直至肉质根充分膨大。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以利种根贮藏。
(4)间苗和定苗。当芽球菊苣苗2~3片真叶至5~6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和定苗,要做到“密留稀,稀留密,不稀不密留大的”,并疏去弱苗、病苗和畸形苗。定苗时尽量按株距留壮苗,行距40~50cm,按株距20~27cm定苗;行距33cm(宽垄播两行),按株距33cm定苗。
(5)蹲苗和追肥。定苗后植株进入叶片生长盛期,此期也是为肉质根生长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应及时进行追肥。在行间开12~15cm深的沟,施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追肥后浇1次大水,此后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为止。
(6)收获和贮藏。华北地区一般在11月上中旬收获肉质根。收刨时可在垄的一侧挖土,再将肉质根刨出,切去地上部叶丛,留3~4cm的叶柄,注意保护肉质根和根颈部生长点不受损伤。收获后可就地将根堆成小堆,用切下的叶片覆盖,以避免肉质根失水和霜冻为害。
同时应准备好贮藏窖。窖址应选择背阴、干燥的地块,贮藏窖东西向长,宽1~1.2m,深1~1.2m,将挖出的土堆放在窖的南侧,以利遮阳,使窖内温度更趋稳定,窖口用蒲席覆盖。土壤上冻前,把肉质根整齐地码放在窖内,20~30cm为一层,码一层盖一层5~10cm厚的湿润细土,一般码2~3层。在管理上,前期要注意防热,中后期注意防寒保温,贮藏期间保持窖温在1~4℃,保证肉质根不严重失水、不腐烂、不受冻、不长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收获时将肉质根用保鲜袋分装,放入纸箱后置于0℃±1℃的冷库中贮藏。
(二)软化囤栽阶段
此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创造良好的软化栽培环境,生产色泽好(不泛绿色)、包心好(不散叶)、口感好(脆嫩)的芽球。
(1)囤栽前的准备。华北地区冬季多利用日光温室,早春则选用改良阳畦或简易阳畦作为囤栽场地。囤栽前准备好囤栽床,畦宽1.2~1.3m,畦梗宽30~40cm,畦深约30cm,然后将肉质根一沟一沟地码埋。要求根与根之间摆放均匀,一般相距2~3cm。埋入深度以露出头部的生长点为宜,根头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码埋完毕后,应浇一次水,一般采用地面灌溉,而不用喷淋,以避免残留的叶柄间因积水而腐烂。浇水2~3天后,在畦床上插小拱棚,覆盖黑色的农膜,形成软化栽培环境。要注意浇水后不要立即覆膜,防止湿度过大引起根颈部腐烂。
(2)囤栽后的管理。囤栽后畦内温度要控制在8~14℃,温度过高时,形成的芽球不够紧实、容易散叶、茸毛较重、苦味变浓。囤栽一般在保护地内进行,水分不易散失,因此,自囤栽完毕浇一次透水后,一直到产品收获,一般不浇水。如囤栽畦内湿度过大,还应在夜间“拉缝”通风,否则易引起芽球腐烂。
(3)收获。当肉质根上的芽球长到10~15cm高时即可采收。收获时,一手拿小刀在根颈部与芽球交接处轻轻下刀,另一手捏住芽球轻轻向另一侧推压即可。下刀时切割的部位不要过高,否则芽球就会散叶,过低则切去根头部侧芽,影响侧芽产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