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肉鸡饲料配方的设计要点。肉仔鸡具有快速生长的的遗传潜力,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肉品质好;体重的快速生长必须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同时,肉鸡饲养多采用集约化、高密度的方式,应激多、腿病多、免疫应答能力低、心肺疾病发生率高。因此,肉鸡饲粮有如下特点:
①高能量。高能量是肉鸡获得快速生长、优良的饲料报酬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配制高能量的肉鸡饲料,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另一种方法是用膨化全脂大豆代替豆粕。把肉鸡料加工成颗粒料,虽然饲料的能量没有增加,但由于肉鸡采食颗粒料时,减少了体能的消耗,所以变相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饲料能值水平高低要考虑到肉鸡的品种、饲养密度、饲养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等诸多因素。一般原则是,生长速度快的品种,饲养密度低、室温和湿度较低以及气候寒冷季节,饲料中代谢能稍高;反之,则降低饲料中代谢能。但是,饲料代谢能值太高,肉鸡发生腹水症、猝死症的概率将大幅度增加。
②高蛋白质和氨基酸。高蛋白质同样是肉鸡快速生长所必需的。配制肉鸡料时,蛋白质原料的选择,不仅应考虑到其粗蛋白质含量,还应考虑到蛋白质的吸收率、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此原料的毒副作用。鱼粉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佳蛋白质原料,其不足之处是成本较贵,而劣质鱼粉中存在较高浓度的生物胺,对肉鸡是极其有害的。豆粕是最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具有易消化吸收、氨基酸比较平衡、无毒副作用且价格适中等特点。肉骨粉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大,且磷含量较高,因此,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由于氨基酸成分的不平衡,在使用时应考虑到所缺乏氨基酸的添加。
③高维生素。集约化饲养使肉鸡脱离了阳光、土壤和青绿饲料,减少了维生素的来源;应激导致的消化吸收障碍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同时,高生产性能使肉鸡对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肉鸡对维生素缺乏特别敏感,生产条件下很多因素影响到肉仔鸡的实际需要量。这些因素包括:生理特点和生产目的,饲养方式,应激、疾病和恶劣的环境条件,维生素颉颃物的存在,使用抗生素,体内维生素的贮备等。在确定肉鸡维生素补充量时应予以考虑。
(2)蛋鸡饲料配方的设计要点。
①重视育成鸡饲养。养鸡生产中人们所重视的是育雏阶段和产蛋阶段,而忽视育成期的管理,这是造成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成鸡的培育,其中育成鸡的体重控制至关重要,育成期体重可一直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体重(表48)。蛋鸡如果育成期体重偏低,会造成开产延迟、产蛋高峰期死淘率增加,全程总产蛋数减少,料蛋比升高,产蛋期采食量也小,不但蛋重下降,严重时产蛋率受到影响,产蛋高峰后急剧下降。育成期体重大同样影响到料蛋比和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鸡群产蛋高峰不高,蛋重大小不一,易诱发啄癖。
表48 开产期体重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鸡群均匀度在一定程度上讲比单纯的平均体重更重要。在70%基础上,鸡群均匀度每增减3%,每只鸡的平均产蛋数也将增加4枚;而且均匀度好的鸡群,从见蛋开始达50%产蛋率时间为3~4周,最长不应超过30天,理想的均匀度指标是15~18周龄鸡群的均匀度应高于80%。
②强调产蛋高峰上升期营养。通常将产蛋期分为高峰上升期、高峰维持期和高峰下降期3个阶段,而在这3个阶段中,高峰上升期是最为关键的。
产蛋高峰上升期是从开产到产蛋高峰这个阶段,现代蛋鸡品种这个阶段一般只需7~8周,达高峰期在26~28周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鸡体要作出一系列的生理上的调整。首先要在5%产蛋率时把育成鸡料(后期调整钙水平,也可叫预产期料)转成蛋鸡料;其次,这个阶段的鸡已基本达到性成熟,要加速卵巢的排卵进程,迅速达到产蛋高峰期;同时,这个阶段仍要完成一部分体重增长。因此这个阶段鸡的负担极重,对营养要求要比育成后期有所提高,但与之矛盾的是这时鸡的采食量增长幅度往往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这个时期更多的是动用开产前期的营养贮备,所以为满足蛋鸡此阶段的需要,一定要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水平至少不少于11.72MJ/kg。
③适时调整营养水平。蛋鸡的生长在36~38周基本完成,这个阶段鸡的生长逐渐停止,这以后的体重的增加几乎都是脂肪的沉积。所以,高峰持续期、高峰下降期应适时、适当地调整饲养程序或调整饲料配方。这样既可避免造成浪费、节省饲料成本,也可保持鸡体较小的体增重,使鸡体始终处于最佳体况,保持高峰持续期长、产蛋率下降平缓、产蛋量提高。产蛋后期应适当降低营养水平,特别是粗蛋白质水平,以控制蛋重、减少后期的破蛋率。因为后期蛋壳比例的增加幅度远远小于蛋重的增加幅度。
④通过营养措施提高产蛋量。蛋鸡的产蛋量包括产蛋率和蛋重两个方面,影响产蛋量的主要因素是产蛋率。研究表明,能量是影响产蛋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当能量充足时,蛋白质从13.1%提高到20.7%,对产蛋率影响很小;但即使是在低蛋白质水平(13.1%),能量摄入量从770k J提高到1305k J,产蛋率则会从45%迅速提高到85%。实际生产中,人们更多地重视蛋白质。按目前生产中蛋鸡的采食量来推算,蛋白质的摄入量大多都超过了需要量,不仅造成了蛋白质的浪费,而且由于蛋白质加重了鸡体的代谢负担,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死淘率高。在蛋白质满足需要量之前,蛋重将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明显提高。此外,亚油酸是家禽的必需脂肪酸,它通过参与脂肪的合成代谢而影响蛋黄质量和重量,从而影响蛋重。
⑤提高蛋壳质量的营养措施。蛋壳质量直接决定蛋的破损率,并影响蛋鸡的生产效益。影响蛋壳品质的营养性因素主要有饲粮中的钙和磷含量及其比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电解质平衡等几个方面。提高蛋壳质量有如下营养措施:
A.保证钙的摄入量及钙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考虑到钙在蛋鸡体内的存留时间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除了钙含量达到标准,还必须保证钙质饲料的颗粒度(8~12目为好)。为改善蛋壳质量,可用颗粒钙替代1/3~1/2的细石粉,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
B.控制有效磷含量及钙、磷比例。蛋鸡饲粮中有效磷含量维持在0.4%左右,钙、磷比例为6∶1~4∶1时,蛋壳质量较好。
C.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蛋鸡体内钙、磷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和从骨骼动员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钙、磷比例不当。一般每千克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000~2500IU。日粮中维生素D3不足、失效或存在其他干扰维生素D3代谢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或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过高)时,蛋壳质量均明显下降。
D.气温超过30℃时添加维生素C。在高温条件下,维生素C能够增加甲状腺活动,促进钙的代谢,稳定蛋壳质量。气温为30℃时,维生素C的补充量以每吨饲料50~100g为宜。
E.保持电解质平衡。氯在鸡体内呈酸性,高氯产生的代谢性酸会抑制碳酸酐酶,妨碍碳酸氢盐转变为碳酸盐,同时影响鸡体内钙、磷代谢。因此,饲粮高水平的氯对蛋壳是有害的。在钙、磷含量正常的日粮中,可用小苏打代替食盐,以有效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减少蛋壳破损率,提高蛋壳硬度。
⑥热应激情况下提高饲料能量水平,保证正常产蛋。一般认为,蛋鸡的等热区是19~27℃。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鸡体维持需要也减少,但超过30℃后,一方面鸡的采食量明显减少,另一方面蛋鸡开始动用更多的能量,通过急速呼吸和翅膀下垂、拍动来保持体温,所以,热应激时应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纤维性饲料的使用,这样可减少代谢产生的热增耗。同时,添加适量油脂,在提高饲料有效能的同时还可改善适口性,以增加采食,从而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在调整能量水平的同时,应对其他营养成分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提高氨基酸水平及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供给等。
蛋白质的热增耗高,高温环境下不建议提高粗蛋白质水平,而应添加合成氨基酸,这样可以减少因粗蛋白质代谢产生过多热增耗而造成的代谢热应激。另外,热应激时补充维生素C,用量为150g/t饲料,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