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时间:2023-1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呈现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原因,它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长期动态性分析。经济周期的基本变动规律是国民经济增长态势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并交替循环往复进行。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长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并重新分析了美国1795-1937年的统计资料,认为这些年间共17个朱格拉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经济周期的几种理论。

3.明确经济周期的确定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在长期中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增长变化而产生波动。当经济活动处于低谷时,生产锐减,物价暴跌,就业与资本借贷量萎缩;当经济活动处于繁荣时,生产增加,物价上涨,就业与资本借贷也同时扩张。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呈现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原因,它是对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长期动态性分析。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是指一国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体现为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的基本变动规律是国民经济增长态势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并交替循环往复进行。对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早期经济学家是建立在实际GDP(或GNP)变动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经济周期被称为古典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归结为以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为基础,即经济周期使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交替出现的经济发展过程,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其规律通过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分析来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发展总会呈现为扩张和收缩,但收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而,衰退不一定表现为经济总量绝对量的下降,而是表现为经济总量增长率的下降,所以在现代经济中存在着增长性的衰退。为了便于分析,可以把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动的规律通过图12-1来表示。

在图12-1中,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具有正斜率,代表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如图中的直线N,这是因为经济在总体上总是保持着或多或少增长态势。

图12-1 经济周期的阶段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两阶段法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二)四阶段法

在经济分析中,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扩张与收缩两大阶段。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的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的阶段。如图12-1所示,A、E为经济活动的顶峰,C为经济活动的低谷。A-B为衰退阶段,B-C为萧条阶段,C-D为复苏阶段,D-E为繁荣阶段。A-E为一个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中,复苏与繁荣属于扩张时期,衰退和萧条属于收缩时期。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假设经济从一开始处于繁荣阶段,这是经济活动处于高涨的时期,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畅销,投资活跃,就业水平提高,产量扩大,经济总量达到最高点,整个社会充满乐观情绪。由于繁荣阶段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每当消费增长减缓、投资减少时,经济水平开始下降,这就是经济的衰退阶段。悲观情绪笼罩整个社会。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减少,经济开始收缩,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使企业的利润下降,经济总量也相应减少到最低点,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整个社会陷入“恐慌”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现有设备的不断消耗,以及消费引起的企业存货减少,致使企业考虑增加投资,使得就业增加,产量扩大,经济逐步进入复苏阶段。复苏阶段是经济走出萧条并转向上升的阶段,人们对前景的预测有悲观情绪逐渐转变为乐观情绪。由于经济复苏的进一步推进,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明显,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达到顶点的经济状态就称之为繁荣。由此,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开始,经济周期阶段不断循环交替出现。

在实践中,如何判断经济活动处在周期的那一阶段,一般可用具有可比性的经济变化指标来判断分析。这些指标包括就业量、物价水平、国民收入量、借贷量和利润水平等。当这些指标在正常水平之下,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时,则表明经济活动处于复苏阶段;相反,则处于萧条阶段;否则,就处于衰退阶段。虽然经济周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现象,并且每次发生的经济周期都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即每个经济周期都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的交替,但每次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经济周期及经济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机械的重复。纵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每次发生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规律及程序等都不完全一致。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一)朱格拉周期(Juglar'y'le)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长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以后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并重新分析了美国1795-1937年的统计资料,认为这些年间共17个朱格拉周期,其平均长度为8.35年。

(二)基钦周期(Ki;'hin'y'le)

英国经济学家基钦于1923年提出了经济周期实际包括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周期的观点。小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约40个月),而一个大周期则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基钦还认为,这种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使受农业丰收影响食物价格所造成的。

(三)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andra;ieff'y'le)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长波理论”。认为经济中有一种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的长期循环。需特别加以说明的是,熊彼特在他的两卷本《经济周期》(1939年版)中对前三种经济周期作了高度综合与概括。他认为前三种周期尽管划分方法不一样,但并不矛盾。每个长周期中套有中周期,每个中周期中套有短周期。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四)熊彼特周期(Joseph S'hum pe;er'y'le)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6年,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经济周期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的。他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49~60年。熊彼特在1939年还把不同的技术创新与不同的周期联系起来,以三次重大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780-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周期,从1842-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周期,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

(五)库兹涅茨周期(Kuzne;s'y'le)

库兹涅茨是美国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和增长都颇有研究,他在1930年出版的《生产和价格的长期变动》中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从1866-1925 年53种商品的历史统计资料,认为经济中存在着长度为15~25年不等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又被称为“建筑业周期”。他把1873年,1890年和1913年作为这种周期的顶点,而1878年和1896年则是谷底。在研究建筑业时,库兹涅茨还分析了人口、资本形成、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他因素。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及其每一周期的长度是宏观经济运行周期性变动的外部特征。关于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者对此做了种种不同的理解。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一、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代表人物英国学家马尔萨斯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和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等。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的出现以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为解释经济周期整个过程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性危机。消费不足的根源则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所造成的穷人购买力不足和富人储蓄过度。

消费不足周期理论是一种把经济危机原因归结为消费品的生产超过了人们对消费品需求的理论。从西斯蒙第于19世纪初提出这一学说以来,马尔萨斯、霍布森等人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消费不足理论的共同点是认为由于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造成对消费资料需求的不足,从而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霍布森认为资本主义体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富裕者过度储蓄,因而造成消费不足。解决办法是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关于消费不足理论的最新论述来自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1942)斯威齐根据资本家行为的特点,即尽可能多地将其利润转化为储蓄,认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增长有别于利润的增长,前者以递减的比率增加。此外,由于工资的增加相对于储蓄总额呈现递减的比率,即消费增加率(消费总额与消费增加部分的比率)与生产手段增加率(生产手段总额与投资的比率)之比不断降低,因而存在着消费的增加低于消费资料生产量的增加这一内在倾向。

二、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从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成。其中心论点是: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同时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并且,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由于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这样,投资的变动引起了经济中的周期波动。

投资过度理论按对投资的不同解释分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两大派。

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哈耶克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等人认为,货币量增加引起投资增加。这种理论认为,银行信用的扩大会引起投资增加,这种投资增加首先表现为对资本品需求增加及资本品的价格上升,这就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加和信用的膨胀,这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转化而用于资本品的生产。消费品的缺乏引起了消费者的强迫储蓄。当投资增加经济繁荣时,人们的收入相应增加,并且必然要把消费恢复到正常比例,这就会引起消费品价格上升,生产资源转向消费品生产。但是,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要有投资进一步增加来维持,一旦银行停止信用扩张,危机就会爆发。这种危机或者表现为高涨阶段利用银行信用正在进行的投资,由于资本的缺乏而不得不半途而废,或者表现为已经生产出来的资本品由于资本缺乏而销路不畅,价格猛跌。

德国经济学家施皮特霍夫和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等人认为,造成投资过度的是诸如新发现、新发明、新市场的开发等非货币性外生因素。例如,当一项新技术发明被采用时,必然会刺激投资,从而会引起信用扩张,投资会继续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资本品经济上升,资本品生产增加,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由于繁荣时期收入增加,消费品需求相应增加,从而储蓄不足,信用无法扩大,投资受到限制,资本品生产过剩,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只有在又出现一项新的技术发明或其他外生因素刺激时,经济才会进入下一次繁荣以及下一个经济周期。

这一理论与消费不足理论构成经济周期理论的两大主流学说。

三、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技术扩散,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但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种理论用创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这一点。这就是说,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出现了投机活动。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这两种浪潮有重大的区别,即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以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创新的出现。

熊彼特根据这种理论解释了长周期、中周期与短周期。他认为,重大的技术创新(例如,蒸汽机、炼钢、汽车制造等)对经济有长期的影响,这些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繁荣时间长,繁荣之后的衰退也长,从而所引起的经济周期就长,形成了长周期。中等创新所引起的经济繁荣及随之而来的衰退形成了中周期。那些属于不很重要的小创新则只能引起短周期。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四、理性预期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条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

理性预期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连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预期在经济中的确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理性预期学派也从预测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周期。但这两者所使用的预期概念并不一样。凯恩斯所强调的是预期的无理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强调了预期的合理性。所以,这两种经济周期理论并不一样。

五、乘数-加速数理论

(一)乘数-加速数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认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只说明了投资变化引起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变化,而没有说明收入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投资的变化。只有将加速数原理和乘数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波动的幅度,提出了乘数-加速数模型,又叫“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基于以下收入函数:现期收入等于现期消费、现期投资、自发支出之和,即:Yt=Ct+It+G

式中,Yt为现期国民收入,Ct为现期消费,It为现期投资,G为自发支出(如政府支出、自发投资、自发消费)。

假设现期消费是上期收入Yt-1的函数,现期投资是本期消费增量(Ct-Ct-1)的函数,则有消费函数Ct=βYt-1和投资函数It= a(Ct-Ct-1),式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a为加速系数。

将Ct=βYt-1式、It= a(Ct-Ct-1)式代入Yt=Ct+It+G式中,

可得:Yt=βYt-1+a(Ct-Ct-1)+G

根据Ct=βYt-1式可知:Ct-1=βYt-2

将Ct=βYt-1式、Ct-1=βYt-2式代入Yt=βYt-1+a(Ct-Ct-1)+G式中,经整理可得:

Yt=(1+a)βYt-1-aβYt-2+G

这就是汉森-萨缪尔森即乘数-加速数模型。

(二)经济波动的形式

在乘数-加速数模型中,由于加速系数(a)、边际消费倾向(β)的不同值,将会使经济波动呈现出以下五种形式:

第一,减幅振荡,指国民收入波动幅度逐渐缩小,最后趋于消失。

第二,增幅振荡,指国民收入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第三,同幅振荡,指国民收入波动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

第四,在某种干扰下,国民收入波动的水平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或下降,没有振荡地从初始的均衡达到新的均衡。

第五,在某种干扰下,国民收入波动的水平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或下降。

(三)乘数与加速数原理要说明的问题

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与加速数作用结合起来,说明经济会自动地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并决定了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萨缪尔森认为,加速原理和乘数相互作用造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通货收缩(或通货膨胀)的螺旋。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产量或销售量的增加会引起投资加速度增加;同时,因乘数原理所起的作用,即投资的增加反过来又会引起产量或销售量的成倍增加。结果,社会经济呈上升的膨胀螺旋。这时经济波动处于复苏的阶段。但是,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当实际产出水平接近潜在国民收入时,经济增长速度必将出现递减趋势,周期就从复苏阶段过渡到高涨阶段。根据加速原理的作用,如果产量增加速度递减,则总投资将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结果将导致社会经济呈下降的紧缩螺旋。这时经济波动处于衰退的阶段。但是,这种紧缩螺旋不会无限制地下降,亦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由于重置投资的存在,使总投资不能小于零,同时,边际消费倾向也不可能等于零,这样,经济的收缩就有了一个限度。一旦经济下降到这一限度,就会停止收缩。这时经济波动处于萧条阶段。由于重置投资的乘数作用仍然起着作用,就会使收入逐渐上升。这样,经济由于收入与投资相互影响而再一次增长起来。此时,经济波动再次处于复苏阶段,一个新的周期又重新开始。

由上可知,经济的膨胀与收缩是交替出现的,尽管在某一时期,膨胀时期和收缩时期的时间跨度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但是,这种交替为西方经济学家所主张的政府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以缓和经济波动并维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建立了理论基础。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是最古老的经济学议题之一。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其前提就是物质产品的增加。可以说,自从有人类以前,经济增长就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现代经济学奠基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研究的重心就是经济增长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形成的。它研究国民收入的长期趋势,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本节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及特征

(一)什么是经济增长

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为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久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价格的变动,也可以说是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不是其他。例如,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进或个人幸福的增加,因为国民收入增加当然是社会福利或个人幸福增加的基础,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增加社会福利或个人幸福。把经济增长严格限于国民收入增加,才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中,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一部经济增长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的历史。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这就是说,只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适合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某种变革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例如,在历史上私有产权的确立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起点。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技术资本等具体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制度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提出这个充分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说,这个定义是对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实质。因此,这一定意义被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并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从这种定义出发,库兹涅茨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

(1)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750年以来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大致为2%,人口每年平均增长1%,因此总产量大约年平均增长3%。这意味着,人均产量每35年翻一番,人口每70年翻一番,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24年翻一番,增长速度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2)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于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于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3)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库兹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做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在美国,1870年全部劳动力的53%在农业部门,到1960年降到不足7%。在一个世纪中,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比减少了30~40个百分点。此外,生产单位的规模、企业组织形式、消费结构、国内国外供应的相对份额也都发生了变化。

(4)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

(5)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6)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上述6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是最重要的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二)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①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②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③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像国民收入(NI)增长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恩格尔系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

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不同的。

(一)制度

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

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二)资源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三)技术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案例12-2】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一,知识存量的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当然,知识本身并不直接是生产力,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系列的诸如劳动力的训练、对适用知识的判断、企业家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中介因素。在这些中介因素的作用下,知识才会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通过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长期分析,库兹涅茨认为,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的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迅速转变。比如,农业活动转向工业活动,再由工业活动转向服务性行业。与此相对应,劳动力的部门分配和社会产值比重也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占社会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在现在的一个世纪里,这两个比例迅速变化,这都是经济结构迅速变化的结果。同时,生产规模由家庭企业、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发达国家现在的总体增长率与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比其现代化之前的要高得多。库兹涅茨也认为,不发达国家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占有太大的比重、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等因素或状况,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刺激。

2.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上,库兹涅茨提出了所谓的“倒U字假说”。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与“破坏”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者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图12-2 库兹涅茨曲线

根据库兹涅茨的表述,我们可以用曲线的形式,大致将库兹涅茨的结论描述出来。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收入),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库兹涅茨揭示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倒U字”的形状,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又叫库兹涅茨曲线,如图12-2所示,图中的KU曲线就是库兹涅茨曲线。从A点到B点的曲线比较陡峭,表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收入分配趋向于不平等;B点与C点之间的曲线较为平缓,表示收入分配没有太大的变化;从C点开始,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故C点趋向于D点就表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假说”时,将收入部门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两个部门,再用三个因素即“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例、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部门内部各方收入的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来说明两个部门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变化。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因素将同经济的发展而起如下作用:①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社会的分配趋于不平等。②一旦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③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④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收入再分配的各项政策的实施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

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提出后,西方学者对“倒U字”的形成过程、原因以及平等化进程等进行过讨论。有人认为“倒U字假说”不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情况,或者说,随着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收入不平等程度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平等。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新古典增长理论也日益暴露出一些不足或缺陷。一是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与事实越来越不相符合。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由于资源配置合理化、部门协调效率较高、信息传递有效等,其经济资源的利用率高,产生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减的状况。二是该模型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也未能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增长率即人口增长率是外生变量,但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所以,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理论上的主要缺陷。三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解释现实方面显得无力。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具有相同的技术和相同人口增长率的不同国家的增长率具有趋同性,但许多国家的增长率存在着较大或相当大的差异的现实却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论相悖。

2.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理论总称。新增长理论的重要特征是将增长率内生化。在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上,新增长理论大多强调技术的溢出效应。企业采用了新技术而增加了技术知识,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有利影响,技术的这种正的外部性就叫技术的溢出效应。新增长理论还特别论证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罗默的增长理论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罗默在1983年写的题目为《外部因素、收益递增和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动态竞争均衡》的博士论文,标志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知识是一个生产要素,与获得资本一样,知识必须通过放弃当前的消费才能得到。

(2)过去投入的资本可以使知识得到积累,并且知识又能刺激投资,投资的持续增长能够永久地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率。

(3)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收益。

(4)资本、人力资本、非熟练劳动、专利等都属于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得规模报酬递增。

(5)国际贸易有利于将新技术、新知识及人力资本引入一个国家,会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使世界经济具有持续的增长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别源于不同的知识、人力资本等。

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随后出现的增长理论的基础。

卢卡斯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沿着罗默的思路,进一步研究了一般的人力资本与个人的、特殊的人力资本的区别,提出“私人人力资本积累带动经济增长”的卢卡斯模式,认为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重视包括在职训练、边学边干等形式的教育,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多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这样,一国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均衡的经济增长。

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斯科特认为应当用资本即总投资的变化来说明产出的变化,他把总投资与技术进步看成是一回事,认为发明是由预期的利润所激发和促成的,这与促成投资的因素是完全相同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巴罗认为,穷国追赶不上富国的原因并不是穷国缺乏投资,而在于穷国缺乏人力资本,即对教育投资不够。

在技术进步的原因方面,新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罗默认为技术进步表现为私人厂商投资于研究活动而生产出新知识,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是教育部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巴罗认为技术进步表现为政府提供服务所带来的私人厂商生产率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另外,新增长理论还对税收、国际贸易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新增长理论的内容来看,新增长理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认真考虑教育、投资、研究与发展、税收与贸易政策等问题,并实施正确的政策,就能够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第四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

1.经济社会生产单一产品。

2.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3.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故资本-产量比率不变,规模报酬也不变。

4.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不变。

在这些假定基础上,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集中考察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国家在长期内实现经济稳定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

(二)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模型是从国民收入、资本-产量比率和储蓄率三个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中来考察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用G表示经济增长率,Y表示国民收入,△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量,则有:

G=

用v表示资本-产量比率,即前面提到的加速系数a,则有:v===

把v===式和s=式作些变化,分别变成I=△Y·v、S= s·Y的形式,使I=S,经整理,并用G表示△Y/Y,于是得到G、v、s三者之间的如下关系:G=

G=式就是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说明:第一,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第二,经济增长率与资本-产量比率成反比,即资本-产量比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低。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以凯恩斯收入理论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分析。

(三)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是三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这三个变量是:收入增长率(G)、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s)、资本生产率又称投资效率,即每单位资本的产出或收入,由σ代表。前两个变量与哈罗德公式中的两个变量是一致的,后一个变量即资本生产率σ实际上就是哈罗德的资本-产量比率的倒数。

多马的基本公式是:G= sσ

将G=、s=、σ=代入G= sσ中,得:

即: S= I

由于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G= sσ与哈罗德的基本公式Gv= s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两个模型相提并论,称作“哈罗德-多马模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建立在凯恩斯储蓄-投资理论基础上的,是凯恩斯理论的发展。但是,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与凯恩斯理论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凯恩斯理论是从短期的角度、静态的方法来说明投资和储蓄的均衡以及由此实现的国民收入均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则将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的分析加以长期化、动态化。所谓长期化,就是将人口、资本和技术等关系经济增长的因素看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变量;所谓动态化,就是阐述长期内投资和储蓄的均衡及其对国民收入均衡变动的影响。其次,凯恩斯短期静态的投资-储蓄分析理论,只注意增加投资对刺激收入增长的重要作用,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则强调投资既增加需求又增加供给的双重作用。

(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1.均衡增长率。均衡增长率是指经济在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均衡的、稳定的增长所需要的增长率。在经济稳定增长条件下,只有保证使增加的储蓄能全部转化为投资,才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实现均衡增长。假设在充分就业条件下人们愿意的储蓄率为sw(称合意的储蓄率),用vw表示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用投资-收入增量比率I/△Y表示),为了必须使投资者在保证实现最大利润条件下愿意按资本-产出比率增加投资,则为实现充分就业的有保证的均衡经济增长率(Gw)应是:

实际的资本存量等于合意的资本存量、实际的与合意的资本存量增长率等于投资增长率亦等于储蓄增长率,同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储蓄=投资)时,经济就能在保持充分就业条件下获得均衡增长。

2.实际增长率及其与均衡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际增长率就是在事后统计的实际达到的增长率。G= s/v中的数字s、v如果是实际的统计数字,则G就是实际增长率,此时的G可表达为GA。实际增长率可能大于均衡增长率,亦可能低于均衡增长率。

均衡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条件下,实际资本存量超过合意的资本存量(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存量),表示有过剩的资本存量。这是因为,较低的经济增长率造成的商品滞销,必然导致库存增加、生产能力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就要用逐步削减投资的办法来减少库存,使实际资本存量降低到与合意的资本存量相当的水平。由此造成的实际投资下降,会通过乘数和加速系数作用而引起经济过程的累积性收缩,其结果是经济的衰退与萧条。

反之,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均衡增长率,就会有实际资本存量小于合意资本存量的情况出现。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家就会通过增加投资使实际资本存量同合意资本存量相当。这就意味着实际的储蓄率或实际的投资率会大于合意的储蓄率或合意的投资率,从而使实际的需求大于合意的供给。这样就会形成经济的累积性的扩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社会经济发生短期性的周期波动,经济就处于收缩与扩张的不断交替中。只有当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的增长率时,经济才能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长期、稳定的增长。

3.自然增长率与均衡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是指与人口增长率相对应的经济增长率。从长期的经济发展来看,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哈罗德的增长模型中引进了这两种因素,把人口增长归纳为劳动力增长、把技术进步归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用n代表劳动力增长率,ε代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经济的自然增长率(Gn)等于两者之和,即:Gn= n+ε。

如果劳动力增长率n= 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ε= 5%,则自然增长率为6%。这样,保证实现长期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率就是6%。如果均衡增长率偏离自然增长率,就会使经济过程出现波动。

当均衡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度,这时的生产增长受到劳动力的不足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会出现储蓄与投资过度现象,也就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而使经济呈现长期停滞的趋势。反之,当均衡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还没有达到人口增长同步所允许的程度。这时,生产的增加不会受劳动力不足与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者将增加雇佣工人以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经济出现长期的繁荣、扩张的趋势。

哈罗德认为,只有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增长率相等,即:GA=Gw=Gn,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合乎理想的长期的均衡增长,GA=Gw=Gn也就是理想的、长期的均衡增长条件。但是,事实上要达到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一致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要达到三个增长率相等必须取决于其他六个要素。三个增长率常常不一致,就导致了经济的长期波动。

综上所述,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尽管经济在长期中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极小;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很难稳定在一个不变的增长速度上,表现出的是或者连续上升或者连续下降的剧烈波动状态。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定

新古典增长模型有如下几个假定:

1.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s为储蓄率。

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技术水平不变。

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5.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和资本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而充分地相互替代。

图12-3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根据以上五个假定,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人均形式:y= f(k)

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量,y= f(k)表示,人均产量取决于人均资本量,人均资本量的增加会使人均产量增加,但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资本量会以递减的速度增长。生产函数的图示见图12-3。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sy=△k+(n+δ)k

上式就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中,sy为人均储蓄,△k为人均资本增量。(n+δ)k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nk——人均储蓄中用于装备新增劳动力的花费,另一部分是δk——人均储蓄中用于替换旧资本的花费,即人均折旧量,(n+δ)k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中超过资本的广化的部分会使得人均资本增多,即△k﹥0,△k就是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人均储蓄是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之和,或者说,人均储蓄用于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两部分。

(三)稳态分析

稳态是指一种长期稳定、均衡的状态,是人均资本与人均产量达到均衡数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稳态下,k和y达到一个持久的水平。这就是说,要实现稳态,资本的深化为零,即人均储蓄全部用于资本的广化。因此,稳态条件是:sy=(n+δ)k。稳态时,△k= 0。

图12-4 经济增长的稳态

虽然在稳态时y和k的数值不变,但总产量Y与总资本存量K都在增长。由于y=、k=,所以,总产量Y与总资本存量K的增长率必须与劳动力数量N的增长率n相等。这就是说,在稳态时,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等,且都与劳动力的增长率n相等,即:

还可以用图形来分析稳态,如图12-4所示。

由于0﹤s﹤1,故储蓄曲线sy与人均生产函数曲线y的形状相同;又由于sy﹤y,所以储蓄曲线sy位于人均生产函数曲线y下方。资本广化曲线(n+δ)k是通过原点、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由于sy=(n+δ)k是稳态条件,所以,稳态时,sy曲线与(n+δ)k曲线一定相交,交点是E点。稳态时的人均资本为kE,人均产量为yE,人均储蓄量为syE,此时,syE=(n+δ)kE,即人均储蓄正好全部用来为增加的劳动力购买资本品(花费为nkE)和替换旧的资本品(花费为δkE),人均资本没有变化(即△k= 0)。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E点之左,sy曲线高于(n+δ)k曲线,表明人均储蓄大于资本广化,存在着资本深化即△k﹥0。这时,人均资本k有增多的趋势,人均资本k会逐步地增加,逐渐接近于kE。当k的数量为kE即k= kE时,经济实现稳定状态。反之,在E点之右,人均储蓄小于资本广化,即sy﹤(n+δ)k,此时有△k﹤0,人均资本k有下降趋势。人均资本k的下降会一直持续到kE的数量上,达到稳态。

以上论述表明,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是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经济都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恢复到长期、稳定、均衡状态。

显然,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均衡”的结论与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稳定、均衡的极小可能性及经济的剧烈波动”的结论存在着重大差别。

(四)稳态的变化

如果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发生了变化,稳态也会相应变化。

先来看储蓄率的提高对稳态的影响。

图12-5 储蓄率提高对稳态的影响

下图12-5中,由于人均储蓄曲线s0 y0与(n +δ)k曲线相交,所以经济处于稳态均衡,E0点表示最初的经济稳态均衡,此时的人均储蓄为E0 k0、人均资本量为k0。当储蓄率由s0提高到s′以后,人均储蓄曲线s0 y0上升到s′y′的位置。由于人均储蓄曲线s′y′与(n+δ)k曲线相交,所以经济仍然处于稳态均衡,新的稳态均衡状态由E′点表示。新的稳态下,人均储蓄为E′k′,多于旧均衡的E0 k0;人均资本量为k′,也多于原先均衡时的人均资本量为k0。显然,储蓄率的提高增加了稳态的人均资本量。新的稳态均衡时的人均收入大于旧稳态均衡时的人均收入。因此,储蓄率的提高还增加了人均收入。

图12-6 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对稳态的影响

如图12-5由于E0点与E′点都表示稳态,所以,这里所提到的稳态变化不是指由稳态到非稳态,而是指旧的稳态变化到新的稳态,经济变化前后都是稳态。这就是说,储蓄率的提高不能影响稳态增长率n,但能提高稳态的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水平。

下面来看人口增长率提高对稳态的影响。如图12-6所示。

以上分析的都是经济按照不变的劳动力增长率n来增长,现在就来分析把n看做是参数时,人口增长率提高对稳态产生的影响。

上图中,最初的经济位于N1点所表示的稳态均衡,此时的人口增长率为n1、人均资本量为k1。当劳动力的增长率由n1提高到n2以后,(n1+δ)k曲线上升到(n2+δ)k的位置,(n2+δ)k曲线与sy曲线相交于N2点,实现了新的稳态。由于sy曲线向右上方倾斜,(n1+δ)k曲线上升后的新的均衡点N2点一定低于N1点。可以看到,人口增长率的增长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人均资本由k1降低到k2。又由于sy曲线的上方有一条人均收入曲线,所以,新稳态均衡时的人均收入显然低于旧稳态均衡时的人均收入。因此,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又减少了人均收入,即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一结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人均产量下降由人口增长率上升引起的现象,并且两个储蓄率相同的国家,人均收入会由于人口增长率不同而不同。

(五)黄金分割率

以上的稳态分析表明,储蓄率会影响稳态的人均资本水平,人均资本水平又影响人均产量。由于产量要用于积累与消费,所以需要分析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人均消费。

假定不存在折旧,则(n+δ)k就变为nk,稳态条件就变为:

sy= nk

稳态时,人均消费Ca就是人均收入与人均储蓄之差,即:

Ca= y-sy

又由于sy= nk,y= f(k),故可得到:Ca= f(k)-nk

人均消费Ca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f′(k)-(nk)′= 0,即:

f′(k)= n

上式就是黄金分割率表达式,其含义为:要想使得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就应该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还可以用下图表示人均消费最大化。图中,稳态时的人均消费就是人均收入曲线y与直线nk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大的人均消费量出现在人均资本等于k*的时候。因为在人均资本等于k*的时候,y曲线切线的斜率正好等于n,即这条切线与直线nk平行。这种情况下,人均收入曲线y与直线nk之间的垂直距离M′M最大即消费最大,M′M表示的消费量大于人均资本分别等于k1、k2时的消费G′G、H′H。G′G、H′H之所以小于M′M,是因为人均资本为k1、k2时所做的曲线y的切线都不与直线nk平行。这一结论与f′(k)= n式的意思完全相同。

图12-7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从黄金分割率示意图(12-7)可知,稳态时,如果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的水平,则需要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人均资本减少到黄金分割的水平,这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反之,人均资本量少于黄金分割的水平,则需要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再通过储蓄转化为资本,使人均资本增加到黄金分割的水平。

本章小结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消费者不足、投资过度、技术创新、理性预期和乘数-加速数等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哈罗德-多马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概念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

2.经济增长

3.哈罗德-多马模型

4.消费不足理论

二、选择题

1.根据经济周期的一般定义,经济周期是指( )。

A.人均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D.以上各项均正确

2.朱格拉周期是一种( )。

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库兹涅茨周期

3.康德拉耶夫周期是一种( )。

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创新周期

4.下述有关经济波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经济波动在衰退阶段是总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表现为GDP值的下降

B.乘数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增加,加速作用导致总产出的减少,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C.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波动是围绕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而上下波动

D.如果政府不进行政策调控,经济波动将无限地扩张和收缩

5.经济活动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 )。

A.乘数的作用        B.加速数的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D.技术变动的冲击

三、判断题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产品价格的波动。  ( )

2.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 )

3.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 )

4.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基本上是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 )

5.经济增长的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只要技术进步,经济就可持续增长。( )

四、简答题

1.简述经济周期阶段和类型。

2.简述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3.简述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4.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五、技能训练

1.结合经济周期理论阐述当今世界经济走势。

2.结合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谈谈我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