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生入手,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理论的阐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本质特点。
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
(一)商品流通形式和资本流通形式
资本家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用其拥有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货币的拥有与投入是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同的。这表现在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上。
商品流通形式用符号表示即是:W(商品)—G(货币)—W(商品)。从形式上看是先卖后买,从内容上看是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从交换目的上看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资本流通形式用符号表示即是:G(货币)—W(商品)—G′(更多的货币)。从形式上看是先买后卖,从内容上看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其目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增殖价值。
马克思把G—W—G′这个公式称为资本总公式,因为我们以下各章节要分析到的各种形态的资本,它们的运动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为了攫取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资本流通终点的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来源何在?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产生,即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它必须在资本总公式包含的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中解决。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理论,提供了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钥匙。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二)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就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体力与脑力总和,即劳动能力。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出卖劳动力与否是自主行为,而且出卖的只是劳动力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不放弃劳动力所有权。二是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只能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劳动者活的劳动能力。所以,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三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这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一般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或转换形态,其价值或随之消失,或随之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正是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购买,从而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运用,才使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实现价值增殖。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考察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1.“到达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价值的补偿过程。雇佣工人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商品生产劳动。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把已经消耗或转换形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耗费了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例如,某纺纱厂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为12元(价值等于24小时劳动量),其中,10斤棉花为10元(价值等于20小时劳动量),纺纱机及纱锭支出(假定它们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其价值亦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为2元(价值等于4小时劳动量)。纺纱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等于6小时劳动量,用货币表示为3元。在纺纱过程中,工人用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用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结果生产出10斤棉纱。其价值包括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价值12元,工人创造新价值3元。原来资本家预付的货币资本为15元,现在如果出售棉纱收回的货币也恰好是15元,正好补偿了其预付资本价值。这仅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不过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显然,一般商品生产过程,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没有实现。资本家必然要超过资本价值补偿点,使其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2.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为了实现资本价值的增殖,资本家可以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比如延长为12小时。因为他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使用权。虽然工人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再生产出来,但并不能阻止资本家迫使工人再劳动6小时。在12小时的劳动中,工人生产20斤棉纱,其中消耗棉花20公斤,价值20元;纺纱机与纱锭消耗价值4元,创造新价值6元。20斤棉纱价值为生产资料价值转移24元和新价值6元,共30元。资本家为生产棉纱的预付资本为27元,两者之差3元就是剩余价值。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便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劳动时间,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一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因为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一部分劳动是维持他自己和家庭的生产所必要的。工作日中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那一部分劳动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马克思在阐述剩余价值的本质时说:“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应当指出,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有很大的不同。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通过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发现,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有很大不同。
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不会变动它的价值,所以马克思称它为不变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它本身的价值,可是它是公认的活劳动[2]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会使原有的价值量发生变动,所以马克思称它为可变资本。
如果以c代表不变资本,以v代表可变资本,以m代表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的结果即产品价值W就可以写成:
W=c+v+m
其中,c+v是资本家的总预付资本,c为生产资料的消耗,v+m是生产过程创造的新价值,m为剩余价值。
马克思把资本科学地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到了更深刻的揭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不是贬低或不承认不变资本作为劳动的客观条件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在于进一步揭示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四、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实际上,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3],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为劳动力主体的已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了。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是确定工资的内在依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水平的波动。
一、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剩余价值率
表面看来,剩余价值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的余额,似乎是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的价值增殖额。实际上,剩余价值并不是全部资本带来的,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要研究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就有必要把不变资本抽象掉,而只考察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为剩余价值率,用以反映可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用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中是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比较的相对量,不能表示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剩余价值量
所谓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就是一家企业全体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数量。这个数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如果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以V表示可变资本总量,则剩余价值绝对量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资本家拥有的资本,特别是可变资本总量是有限的,要增加剩余价值绝对量,主要靠不断地提高剩余价值率。所以,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亦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家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方法有两个: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所谓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假定工人的劳动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则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把劳动日延长2小时,即延长到1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绝对地增加2小时,即剩余劳动时间为8小时。依照剩余价值的第二个计算公式,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现在的剩余价值率为133%。可见,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除了依靠延长劳动日的方法外,还靠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即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在同等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与脑力,等于延长了劳动日。因此,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范畴。
劳动日是一个可变量,但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劳动日延长的上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理界限,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吃饭、睡觉等,以满足生理需要并恢复劳动能力;二是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劳动者在一天中还要有阅读书报、照顾子女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无论生理界限,还是社会的和道德的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劳动日的长度也有很大的伸缩性。由于延长劳动日的界限,特别是工人阶级为捍卫生存权利而进行的斗争,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而攫取绝对剩余价值便越来越受到限制。于是转而用其他更隐蔽的方法来提高剩余价值率,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现在假定劳动日为12小时不变,如果通过某种途径使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为8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也由原来的100%提高为200%。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实际上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假定纺纱行业一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20斤棉纱。20斤棉纱价值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6元。则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为1.5元。该行业内某资本主义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40斤棉纱,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48元,工人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仍为6元,即40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54元,每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1.35元。该先进企业按1.5元/斤这个社会价值来出售40斤棉纱,每斤棉纱比一般资本家多得0.15元的剩余价值,40斤棉纱共多得6元剩余价值。这6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结果使与工人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关的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攫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进行不懈的斗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逐渐成为主要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一、资本循环
前面讲过,资本运动总公式是G—W—G′,将之详细化表述为:
这里资本家从投入资本G,到最终收回一个增殖了的货币资本G′。这一完整的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W…P…W′)和售卖阶段(W′—G′),并分别以货币资本(G)、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W′)这三种形式存在。产业资本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最后回复到其出发点形式的全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
购买阶段,是企业生产的准备阶段,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资本家用货币资本在市场上购置生产要素,为商品生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在购买阶段,资本是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其作用是为价值增殖做准备。购买阶段结束后,货币资本就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运动由购买阶段转入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的核心阶段,也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进行商品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将生产时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在生产阶段,企业资本是以生产资本形式存在的,其作用是生产商品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增殖。当生产过程结束后,企业资本就由生产资本变成了商品资本,资本运动也由生产阶段进入销售阶段。
售卖阶段,是企业资本循环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企业再生产。马克思把这说成“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4]。在售卖阶段,企业资本是以商品资本的形式存在的,其作用是把商品卖出去,实现商品价值和价值增殖。当售卖阶段完成后,商品资本重新转化为货币资本,又回到起始阶段,从而完成了一次资本循环。
连续不断的产业资本的循环,必然同时包含着三个循环,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统一。在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每种资本形态都可以作为一种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资本循环要求资本的三种形态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前者要求企业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部分,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有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预付劳动报酬的货币资本,又有用于制造商品的生产资本和准备出售的商品资本,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不至于间断和再生产顺利进行。后者要求企业每一部分资本形态必须依次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二、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不是被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被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叫做资本周转。考察资本循环和考察资本周转,都是考察资本的运动,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考察资本循环,重点在于分析产业资本在其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资本形态的变化。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资本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的周转必须经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叫做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叫做资本的流通时间。两者的总和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为完成某种产品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时间。二是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如酿酒的发酵时间,某些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时间,农作物的自然生产时间等。资本的流通时间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购买阶段的时间,二是售卖阶段的时间。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在一定时间(一般是一年)内周转的次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假定某一个别资本的周转时间是3个月,那么它是一年周转4次。另一个别资本的周转时间是2年,它就是一年周转1/2次。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资本的构成,即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
前面分析资本增殖的时候,曾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那是根据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剥削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则是根据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来区分的。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周转方式的特点:资本一次预付出去,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其价值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未转移价值仍固着在原使用价值形态上,经过若干年后预付资本价值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来。例如,一台机床的价值2万元,使用期限为10年,这样它每年有2000元的资本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售卖,每年有2000元的资本价值以折旧金的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也称实物磨损,起因于机器设备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如木质建筑物会腐朽、铁质设备会锈蚀等。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起因于技术进步,如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使生产同样机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从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降低了。或是由于出现了效能更高的新机器,造成效率低的老机器贬值。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和转化为工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周转方式的特点:其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商品中去并以劳动力价值再生产出来,商品售出后,预付资本价值一次全部流转回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便转变为新的实物形式,其价值则全部一次性地转移到新商品中去,并随商品的售卖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发生价值转移的问题,它是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来抵偿的。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这一部分价值,也是全部一次性地加入到新商品中去,并随商品售卖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因为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比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慢,所以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例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会减缓;流动资本占的比例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则会加快。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与联系,表示如下: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积累
再生产按规模来划分,可以区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原有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必须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只能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包括转移的不变资本价值、再生产出来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补偿上一个生产过程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还要扩大再生产,进行资本积累。资本家只有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过程是个别资本总额不断增大的过程。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的途径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即本来意义的资本积累;资本集中是通过在竞争中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或者通过若干资本联合成为股份公司的办法,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
第一,资本积聚表现为资本“增量”,由于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资本存量的调整与重组。第二,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量绝对增长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通过合并或联合中小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企业集中大量资本。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
第一,资本积聚越多,大资本经济力量增长越迅速,能够增强资本竞争的力量,因而可以通过竞争加速资本集中,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资本积聚水平决定着资本集中能力。第二,随着资本集中,大资本的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范围不断提高、扩张,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利润的增加可以促进资本积累,从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资本积聚。
二、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个别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资本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其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因而称之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存在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一般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付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总是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间断的生产技术革命也为资本家的这种努力创造了条件。因此,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即机器设备投入比例不断扩大,而劳动力投入比例则相对减少,进一步地表现为不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提高,而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则日益相对减少。
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市场交换关系中,总产品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社会总产品按照价值构成,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组成,按照最终用途的实物构成,可分为两种形态,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际用途相适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Ⅰ部类;另一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Ⅱ部类。在每个部类内部,又分为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如第Ⅰ部类中有采矿、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和为重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业生产部门,第Ⅱ部类中有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和农业中的大部分粮食生产等。下面就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四、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其特点是社会总产品中的全部剩余产品都用于个人消费,不进行积累。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把每个部类的产品价值分成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两大部类产品的交换关系,用下列图示来表示: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有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Ⅰ部类的4000c,是由生产资料构成的,代表本部类生产所消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可以在本部类内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换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实物的替换。
第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Ⅱ部类的500v和500m,是由消费资料构成的,在第Ⅱ部类内部通过各个部门的交换就可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实物的替换。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Ⅰ部类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1000v和1000m需要与第Ⅱ部类交换,而第Ⅱ部类以消费资料形态存在的2000c,需要与第Ⅰ部类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Ⅰ部类的1000v和1000m同第Ⅱ部类的2000c相交换,两个部类产品便全部得到实现,在价值上和实物上得到补偿。在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条件必须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应该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只有具备这个条件,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顺利实现。用公式表示:
Ⅰ(v+m)=Ⅱc
按上面的例子,即Ⅰ(1000v+1000m)=Ⅱ2000c。这个公式表明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Ⅰ(v+m)≠Ⅱc,则第Ⅱ部类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就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同时,它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就会有一部分不能全部实现,会给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造成困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条件:Ⅰ(v+m)=Ⅱc,这个条件说明了两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个条件: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说明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补偿。
第三个条件:Ⅱ(c+v+m)=Ⅰ(v+m)+Ⅱ(v+m),这个条件说明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实现。
五、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不可能长期维持简单再生产,总是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要为社会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要素,必须对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进行重新组合。
(一)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
从第Ⅰ部类来看,如果Ⅰ(v+m)=Ⅱc,则第Ⅰ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如果Ⅰ(v+m)<Ⅱc,则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作为两大部类追加不变资本之用。因此,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基本公式应是: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上面的Ⅰ(v+m)>Ⅱc或Ⅱ是两个不等式,只是表明社会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可能条件。要把这种可能条件变为现实,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假定:两大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Ⅰ部类积累率为50%。以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表示积累率,△c表示追加不变资本,△v表示追加可变资本。现举例说明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过程。
在上述图式中,Ⅰ(c+Δ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Ⅱ(v+Δv+m/x)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Ⅰ(v+Δv+m/x)和Ⅱ(c+Δ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来实现。这样,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社会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实现的比例关系,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平衡公式表示:
平衡等式的左边是第Ⅰ部类在价值上对消费资料提出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Ⅱ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平衡等式的右边是第Ⅱ部类在价值上对生产资料提出的需求,在使用价值上向第Ⅰ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通过相互交换,双方的产品都得到实现,在价值上和实物上同时得到双重补偿。
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还可以派生出以下两个公式:
这个公式反映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比例关系。
这个公式反映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消费资料需求的比例关系。
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第Ⅰ部类生产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Ⅱ部类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Ⅰ部类的积累规模。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结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所制约。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第一个前提条件:Ⅰ(v+m)>Ⅱc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有三个。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 )。
A.剩余价值 B.价值 C.劳动价值 D.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
A.m′=m×v×100% B.m=m′×v×100%
C.m=m′/v×100% D.m′=m/v×100%
3.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叫( )。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 C.资本循环 D.资本周转
三、简答题
1.试比较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异同。
2.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3.试述产业资本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采取的三种形式,最后回复到其出发点形式的全过程。
4.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5.简述社会简单再生产和社会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四、计算题
某企业年产产品9000件,总投资为:固定资本10万元,10年更新一次;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一次3个月。已知每件产品售30元(按价值出售),年预付可变资本1.5万元。其年产品的价值总量是多少?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活劳动:“物化劳动”的对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相对而言,故称活劳动。是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活劳动除了能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外,还能为资本家创造出剩余价值。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总是活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离开活劳动,生产资料本身就不能创造任何东西。(引自《辞海》第1108页)
[3]物化劳动,亦称“死劳动”、“过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作为“活劳动”的对称。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包括原料、燃料等劳动对象和机器、厂房等劳动手段都是过去劳动的产物,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相对而言,故称物化劳动。另一种用法是指凝结在产品中,并同物(产品)结合在一起的人类劳动。一切劳动产品都有人类劳动凝结于其中,是人类劳动的物化,故称物化劳动。在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即指商品价值。(引自《辞海》第1749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