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者如何激发组织创新

管理者如何激发组织创新

时间:2023-1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活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存在无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有效性一般是以管理的高效率为前提的。管理的效益体现在管理活动是否实现了组织的预定目标,是否推动组织实现了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一项管理职能就表示一类管理活动,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学习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管理的含义和职能。

2.理解管理的重要性与性质。

3.熟悉管理者的角色。

4.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和管理方法。

5.灵活掌握、运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6.了解管理学的特性。

开篇案例

三个和尚的故事

山上有一座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一个高个子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个子和尚心想:叫我一个人去挑水,那我不是太吃亏了吗?于是,便要求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有水。小和尚和高个子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去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有水喝了。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没人添水,花草也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然而,一切都烧光了,此时的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就不缺水了。

【讨论题】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自古有之。当人们组成群体要实现共同目标时,就必须有管理,以协调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活动。在现代社会,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至个人、家庭或团体,大到国家、地区或社会。可以说,古往今来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管理。

第一节 管理概述

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讲,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和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

——彼得·德鲁克

一、管理的含义与本质

“管理”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在国外,管理一词的英文是manage,是从意大利语的maneggiare和法语的manage演变而来,原意是“训练和驾驭马匹”,汉语解释为管辖与处理。但在管理活动中,管理的含义远不只这些,它在“管辖”、“处理”的基本含义基础上延伸出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多年来,西方许多管理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管理的概念做出了不同阐释,这些解释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管理的内涵,也都有其可取之处和借鉴的价值。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得里克·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法国古典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则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又进一步拓展了。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管理即制定决策。而马丁·J.坎农(Mation J.Cannon)则认为:管理是一种为取得、分配并使用人力和自然资源以实现某种目标而行使某些职能的活动。美国商学院20世纪70年代使用频率很高的教科书是这样定义管理的:“管理就是一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收不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把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上述关于管理的概念仅仅摘录了一些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的部分观点。这些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是深化了管理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对管理的概念做如下表述: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组织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这一表述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活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存在无管理的目标。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构成了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组织中可支配的人、财、物以及技术和信息,其中人是最基本的对象。管理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资源的投入、产出的比较上。所以,管理者必须把提高效益作为管理的目标。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要进行协调,而且管理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协调。

(5)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也就是说,管理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要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能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形式要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应变对管理成功至关重要。

以上五个方面,着重强调了管理的目的、过程、对象、本质和环境,它们构成了管理这一概念的五个要素。由于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有效性,为此,在理解管理的内涵时,还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效率(Efficiency)。管理的有效性一般是以管理的高效率为前提的。而效率反映的是组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问题。在输入不变的前提下,输出多意味着效率高,反过来,以较少的输入获得相同的输出,同样是高效的,管理所追求的就是资源成本的最小化。

第二,效益(Effectiveness)。管理的效益体现在管理活动是否实现了组织的预定目标,是否推动组织实现了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获取组织或社会预期的效果是管理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效率反映了管理的过程,效益反映的则是结果。一般而言,效率与效益是对应的,即高效率会带来高效益,反之亦然。但两者又存在不一致的时候,有时高效率带来低效益,如高效率地干错事。因此,在管理中不仅要追求高效率,更要追求高效益。

二、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和行为。一项管理职能就表示一类管理活动,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关于管理的基本职能,在管理的定义里已经阐述,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也就是说管理是由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基本活动构成的,或者说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这样一些作用。

在管理学发展史上,一些学者对管理的基本职能做出了不同的描述。在20世纪初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五项职能;除此以外,还有人认为,管理包括七项职能等观点。本书的观点认为,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此外,决策、沟通和创新又是贯穿整个管理过程必不可少的职能。

(一)计划

是对未来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所进行的事先安排或筹划。人们从事一项活动之前,首先要制定计划,这是进行管理的前提。计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活动条件

组织的业务活动是利用一定条件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条件研究包括组织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组织内部能力研究主要是分析组织内部在客观上对各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和主观上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外部环境研究是要分析组织活动的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了解环境是如何从昨天演变到今天,找出环境的变化规律,并据以预测环境在明天可能呈现出的状态。

2.制定业务决策

活动条件研究为业务决策提供了依据。所谓业务决策,是在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

3.编制行动计划

确定了未来的活动方向和目标以后,还要详细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在未来各个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因此,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组织

要把计划付诸行动,就必须要有组织工作。组织工作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组合,谁向谁报告,以及各种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等。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如下:

1.设计组织

包括设计组织的机构和结构。机构设计是在分解目标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需要设置哪些岗位和职务,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岗位和职务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结构设计是根据组织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的特点,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员配备

根据各岗位所从事的活动要求以及组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特征,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机构的适当岗位上,使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承担。

3.组织变革

根据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的变化,研究与实施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变革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形式变革、组织文化变革及组织流程变革。

(三)领导

每个组织都是由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成的,人是组织活动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为了有效地实现业务活动的目标,不仅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把每个成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还要促使每个成员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组织活动中去。这便是领导工作的任务。不难看出,所谓领导,就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管理的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产生影响,指导和激励其下属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属于执行性职能。为了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了解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动态特征,激励员工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中,有效的领导者还必须是富有想象力的——能够预见未来、使他人也具有这种想象力,同时授权员工去把想象变为现实。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领导,组织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领导工作主要包括激励下属的积极性,指导和指挥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等。

(四)控制

控制就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发现偏差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既定计划的顺利进行,管理必须监控组织的绩效,必须将实际的表现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任何显著的偏差,管理的任务就是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内容包括行动偏离目标和标准对组织活动的纠正,以及对目标和标准的修改和重新制定,后者是指当组织内外环境发上变化,原来制定的目标和标准已经不再适应目前企业运行的要求。

控制工作过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三个步骤,控制不仅是对以前组织活动情况的检查和总结,而且还可能要求对以后组织活动运行或开展进行局部甚至全局的调整。因此,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五)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因为无论计划、组织、领导还是控制,其工作过程说到底都是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两大部分活动所组成的。决策渗透到管理的所有职能当中,所以,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称为决策者。

决策就是选择,就是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决策活动必须按照自身的规律有序地进行,通常把管理决策过程分为七个步骤。无论是简单的决策,还是复杂的决策,以下七个步骤都是适用的:

1.确定目标

作为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当决策者知道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时,决策才有意义。无目的的决策就是盲目决策。因此,明确目标既是决策的前提,也是选择决策方案的重要依据。但目标的确定应当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科学先进而又切实可行,只有这样的目标,才有利于真正最优的决策。

2.明确问题

之所以要进行决策,是因为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各种问题,决策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出的选择。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决策中必须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3.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问题明确之后,就要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即有哪些因素促使问题的产生。不仅要找出影响问题的因素,还要估计这些因素影响问题的程度,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称的建立经济模型的过程。利用经济模型,有可能在处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时,舍弃次要的因素,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决策方法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4.提出可选择的方案

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可行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防止可行方案的遗漏。

5.收集数据

为了对方案进行评估,首先要收集与方案有关的各种数据。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方案评估的效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对数据资源的管理。

6.方案评价和选优

在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时,应牢牢记住企业的目标。最优的方案应当是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有定量分析,同时也要考虑到那些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7.实施和监控

最优方案选出之后,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监控。以便了解方案实施的结果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

(六)沟通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沟通确实无处不在。日常管理工作即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部需要借助于管理沟通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例如,业务管理的核心是在深入了解顾客和市场的基础上,向企业的目标市场和顾客群提供适合其综合需要的服务和产品,而与市场进行互动,就需要沟通。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的及时获得和整理、分析、汇总、分发、传送,更是企业管理层监督企业运行状态的权威依据,为典型的沟通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直接以一刻也离不开沟通的人为管理对象,只有良好的管理沟通才能打开人们的才智与心灵之门,激励人,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可见,管理活动离不开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没有沟通,管理只是一种设想和缺乏活力的机械行为。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是企业组织中的生命线,就好像一个组织生命体中的血管一样,贯穿全身每一个部位,促进身体循环,提供补充各种各样的养分,形成生命的有机体。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企业必然存在着良好的管理沟通,良好的管理沟通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当前,管理沟通已经成为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特殊职能之一。

管理沟通能够促进企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能够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改善企业内的人际关系;能够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使管理更加有效。

(七)创新

将创新作为管理的动力性职能,并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是一种新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如果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就无法应付新形势的挑战,从而无法完成所肩负的管理任务。所以,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了进步和发展,人类本身也在不断的创新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如今,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所谓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已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又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一概念至少可以包括下列五种情况:

1.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新发展思路如果是可行的,这便是管理方面的一种创新。但这种新发展思路并非针对一个组织而言是新的,而应对所有的组织来说都是新的。

2.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

组织机构是组织内管理活动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一个新的组织诞生的一种创新,如果不能有效运作则成为空想,不是实实在在的创新。

3.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或使人际关系协调,或能更好地激励组织成员等,这些都将有助于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和责任。

4.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所谓管理模式是指组织综合性的管理模式,是指组织总体资源有效配置实施的模式,这样一个模式如果对所有组织的综合管理而言是新的,则自然是一种创新。

5.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管理制度是对组织资源整合行为的规范,既是对组织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制度的变革会给组织行为带来变化,进而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组织更上一层楼。因此,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之一。

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管理的属性来分析,二是从管理的本质来研究。

(一)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这种必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由此产生的管理职能,即一般职能,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为了实现这种管理职能而形成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它不会因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管理的自然属性表明,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都需要管理,它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体现了在任何社会制度中管理的共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的利益,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并随着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它是管理的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表现出管理的不同个性。

管理的两重性理论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武器。只有正确认识管理的两重性,才可以做到一方面大胆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便迅速地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有效地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管理学界,对于管理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一直存在争议。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过程,存在着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验证推理,从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社会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早在管理理论形成的初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亨利·法约尔就指出: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到。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办各类管理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在管理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所以说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得到的。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否则,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不能触类旁通和融会贯通。

然而,管理也体现在其艺术性的一面。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很难用陈规或原理把它禁锢起来,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校是培养不出“成品”的经理来的。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除了要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经过管理实践的长期锻炼,要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在管理活动中,任何组织的管理者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以人为核心的。而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最显著的表现是管理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风格。由于管理者是在一定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管理活动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他就必须既要考虑具体情景的特点,又要考虑执行者的个性特点,绝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管理理论和原则。也就是说,仅仅是学习了原理和原则还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个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实现有效的管理。

但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艺术研究的都是管理实践。不同的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普遍的、必然的规律性,强调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管理艺术研究的是在具体情景中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和随机性,强调了管理是创造性劳动的本质。可见,两者的粘合剂是实践,实践能够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说,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理论,同时,管理艺术也需要理论指导;而科学理论需要创造性的艺术来形成,同时,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四、管理的作用

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的产物。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活动的先决条件

当今社会,任何人都要处于一定的组织之中。对于组织来说,由于其成员都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和目标,且个人的目标和组织整体目标并非天然一致,有时甚至相反,因而难免发生诸如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之间的矛盾,形成冲突,利益和目标的冲突必然导致行为冲突。如不进行有效的化解,冲突的结果将导致整体的瓦解,使组织成员不能进行正常活动。管理就是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中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

(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管理可以使各种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使一些潜在的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其次,管理可以使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美国人在总结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自称“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其在科学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显然具有内在的联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ter Ducker)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发展上落后,而是管理上落后”,其含义就在于此。

(三)管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说来,组织具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独立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完全取决于内部的协调程度。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协调起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组织目标。在当今社会中,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每一个组织都执著追求的准则,也就是说,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非经济组织都具有成本费用的观念,都讲求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必将提高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就像彼得·德鲁克所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契机一定可以在知识的运用中,特别是在管理中找到。”

五、管理与组织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它有明显的目的性。但管理的目的性必须是通过某一组织活动才能有效实现。管理的这一特征,是我们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非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志,也使组织(organization)成为当今社会中各机构的最为普遍的形式,是管理者经营的实体。因此,要定义管理者如何行使管理的职能,弄清楚什么是组织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社会性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而组织性又是社会性的主要特征之一。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没有组织,就没有社会,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那么,组织的基本含义又是什么呢?在词源上,中文的“组织”是将丝麻原料纺织成布的意思。后来,“组织”被引申为将一种物体的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英文的“组织”则来源于“器官”一词,即自成体系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从人类社会群体的角度来看,所谓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织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简单地说,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是对为了完成某些特定目标的人们的系统性的安排。其三个基本特征表现为:

第一,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工作中,管理的目的往往具体表现为管理的目标,所以,组织的目标,就是任何一个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评价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这个目的一般由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例如:企业目标是为了所有者实现利润、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员工提供收入和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医院的目标是向患者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职业运动队组织起来是为了赢得比赛和赚钱;而慈善机构通过筹集资金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等。

第二,每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这意味着组织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因为,无论从改造自然或改造社会的任务来看,个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个体的无序组合也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因此,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这就形成了组织。显然,组织是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第三,每个组织都建立了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例如:各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都会选拔和任命某些成员作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给予他们一定的指挥权和监督权;组织一般都有职务说明书或者岗位职责说明书,以使组织成员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组织是指一种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第二节 管理者概述

一、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肩负着独特的任务和职能,他不但要制定组织的目标、筹划工作的开展,而且还要控制管理过程的运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以达到管理工作的目标。可以说,管理者是组织的心脏,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兴衰成败。所以,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这样说,“如果一个企业运转不动了,我们当然是要去找一个新的总经理,而不是另雇一批工人”。

(一)管理者的含义

所谓管理者,是指为一个持续运营的企业,执行各项基本管理功能的人员。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管理者,不是看其是否担任一定的职务,而是看其是否履行管理的职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他必须直接参与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必须有人贯彻他的决策和意图并及时汇报贯彻执行的情况;必须执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另外,管理者作为社会活动的特殊的角色,他在内涵与特征上与社会其他角色有许多区别。例如,管理者不同于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与发明。作为一个管理者固然应当懂科学、懂技术,但他首要的职责是履行管理职能。又如,管理者不同于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主要是懂得自己如何做人,而管理者不但要懂得自己如何做人,还要懂得如何通过别人把工作做好。

(二)管理者的职责

作为一个现代管理者,他的职责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和成效的大小,关键是能否制定出本系统、本组织发展的总目标。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总目标,对组织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体现着管理者和大多数成员的意志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管理者要能够为组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足以激发组织成员奋发向上的发展目标。

2.管理者是计划者

制定计划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者指引组织发展、调动成员力量的重要手段。一个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计划,并善于制定计划。亨利·法约尔说:“缺乏计划或一个不好的计划是领导人员无能的标志。”管理者制定计划,要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保证计划的科学性。

3.管理者是组织者

组织是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组织,就是把管理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上,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联结上,从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上,做到较好地结合。因此,作为一个组织者,根本的职责是保持组织的统一、精干、高效。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配备工作人员。其次是通过对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与预测,及时调整组织结构,以使组织不断地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

4.管理者是指挥者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发布命令,下达指示,制定措施,以此来统一组织及其成员的意志和行为,所以,管理者又是一个指挥者。指挥者的任务就是要在严密组织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计划,对所属组织和人员指明目标和计划,合理地分配任务或布置工作,并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及时指导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管理者只有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观全局,对管理过程实行统一指挥,才能达到组织的目标,实现有效的管理。

5.管理者是协调者

管理要有成效,各要素、各功能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协调性。这种协调的实现,需要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不断进行统筹和调节,所以,管理者又是一个协调者。作为一个协调者,他的任务就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统一安排和调度,使其相互配合、紧密衔接,既不产生重复,又不出现脱节,更不相互矛盾。协调包括纵向和横向协调,内部与外部协调,也包括对人财物的协调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等。

6.管理者是人员选拔的配备者

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确定的目标、方向、决策得以正确贯彻执行和组织实施,必须恰当地选拔和配备人员。管理者只有知人善任,并恰当地进行人员配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必须亲自对下属各部门、各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选拔任用。

二、管理者的分类

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可能有很多,根据管理层次和管理范围的不同,可将管理者分为多种类型。

(一)管理者的层次分类

管理者是组织的核心和灵魂,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责任和权限不同,他们所担负的具体工作内容也不同。不过有一点却是共同的:管理者都是一定组织的领导者,他们负责调动并促进别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代替别人工作。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通常把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层次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如图1-1所示。

图1-1 管理者层次分类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主要处于组织的战略决策层,对组织负有全面的责任,主要决定组织发展的有关大政方针和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在很多情况下,组织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一个判断、一个决策或一项安排,因此,高层管理者很少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组织全局性或战略性问题以及组织环境问题的考虑上。他们最关心的应该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正确性和良好的组织环境的创造。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承上启下,正确地理解高层管理者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大政方针,指挥基层管理者的活动。他们通常是根据上级的指示,把任务具体分配给各个基层单位,并了解基层管理者的要求,帮助其解决困难,检查并协调他们的工作,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努力去带动第一线的操作者完成各项任务。他们注重的应该是日常管理事务,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下属打交道,组织下属开展工作,协调下属的行动,解决下属的困难,反映下属的要求。基层管理者是组织中最下层的管理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作为管理者,不论他在组织中的哪一层次上承担管理职责,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应该基本上是一样的,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管理者工作上的差别,不是职能本身的不同,而是各项管理职能履行的程度和重点不同。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些,而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些。即便是就同一管理职能来说,不同层次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组织整体的、长期的战略规划,中层管理者偏重的是中期、内部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者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

高层管理者与中低层管理者的工作有重要的区别。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一段名言:当你仅有100人时,你必须站在第一线,即使你叫喊甚至打他们,他们也听你的。但如果发展到1000人,你就不可能留在第一线,而是身居其中。当企业增至10000名职工时,你就必须退居到后面,并对职工们表示敬意和谢意。这说明,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后,管理的复杂性随之增大,管理方面的职能分工相应深化,逐渐分化为制定大政方针的战略管理者和负责具体事务的日常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领域分类

按照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不同,可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两大类。

1.综合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对于小型组织(如一个小厂)来说,可能只有一个综合管理者,那就是总经理,他要统管该组织包括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在内的全部活动。而对于大型组织(如跨国公司)来说,可能会按产品类别设立几个产品事业部,或按地区设立若干个地区事业部。此时,该公司的综合管理人员就包括总经理和每个产品或地区事业部的经理,每个事业部经理都要统管该分部包括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在内的全部活动。

2.专业管理者

专业管理者是指专门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根据专业管理者所管理的专业领域性质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生产部门管理者、营销部门管理者、人事部门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以及研究开发部门管理者等。对于这些部门的管理者,可以分别称为生产经理、营销经理、人事经理、财务经理和研究开发经理等。对于现代组织来说,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将越来越多地需要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的地位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图1-2所示。

图1-2 专业管理者领域分类

三、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能否行之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真正具备了管理所需的相应管理技能。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那些处于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的主要是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处于较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更多地需要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而处于最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则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概念技能。

(一)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例如,工程师、会计师、广告设计师、推销员等,都掌握有相应领域的技术技能,所以被称为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没有必要使自己成为精通某一领域技能的专家,但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否则就很难与他所主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各项业务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很显然,如果是生产车间主任,就要熟悉各种机械的性能、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各种材料的用途、加工工序,各种成品或半成品的指标要求等。如果是办公室管理人员,就要熟悉组织中有关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规,熟悉公文收发程序、公文种类及写作要求等。如果是财务主管,就要熟悉相应的财务制度、记账方法、预算和决算的编制方法等。当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于技术技能要求的程度是不相同的。相对而言,基层管理者需要技术技能的程度较深,而高层管理者则只需要有些粗浅的了解即可。

(二)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与组织内外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要求管理者了解别人的信念、思考方式、感情、个性以及每个人对自己、对工作、对集体的态度,个人的需要和动机,还要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人际技能是一种重要技能,对高、中、低层管理者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同等条件下,人际技能可以极为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具体地说,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的风险的能力等。任何管理者都会面临一些混乱而复杂的环境,管理者应能看到组织的全貌和整体,并认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组织与外部环境是怎样互动的,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并经过分析、判断、抽象、概括,抓住问题的实质,并根据形势和问题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上述三种技能是各个层次管理者都需要具备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这三个技能的要求程度不同罢了。一般来说,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越需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所作的决策影响范围越广、影响期限越长。因此,他们需要更多地掌握概念技能,进而把全局意识、系统思想和创新精神渗透到决策过程中。由于他们并不经常从事具体作业活动,所以并不需要全面掌握完成各种作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技术技能,只需要对技术技能有基本的了解。

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他们每天大量的工作是与从事具体作业活动的作业人员打交道。他们有责任检查作业人员的工作,及时解答并同作业人员一起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因此,他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本单位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技能。当然,基层管理人员也可能面临一些例外的、复杂的问题,也要协调好所管辖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定本部门的整体计划。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他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概念技能。

在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各项技能当中,人际技能是组织各层管理者都应具备的技能。因为不管是哪一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目标。因此,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是同等重要的。图1-3比较直观地概括了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的关系。

图1-3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要求

四、管理者的素质

素质一般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作为人的素质,原意是指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资质和生理特点,如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反应能力等。这种先天的特点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才能的基础。现在所说的素质,既包括先天的,也包括后天的,即一个人的品德、学识、才能、情操等。因此,管理者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成的,在其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

(一)品德素质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它是推动一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了一个人工作的愿望和热情。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品德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把品德作为选才用人的首要条件却是每一个社会或组织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这种潜力的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心的推动。有了强烈的事业心,管理者才能勇于克服困难、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2.公道正派,与人为善

管理者对人对事的处理,要公道正派,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特别是在用人方面要唯贤不唯亲,不搞小派别,同时管理者要以善意去对待和理解下属。善意待人和开诚相见,是管理者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3.谦虚谨慎,作风民主

管理者要养成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作风,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以善意、诚恳、虚心的态度和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4.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威信的建立,固然离不开言谈,但更重要的是行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一个好的管理者如果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乐于奉献,他就能够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知识素质

管理活动是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活动,管理者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缺乏,都会导致管理上的失误。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管理者应力求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是进行科学管理的保证。二是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三是专业技术知识,包括与管理或组织的目标任务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管理者可以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必须是内行,外行领导内行是注定要失败的。四是管理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管理学原理之外,还包括许多专门的管理理论,如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领导科学、人才学等,都是当代广义管理学的内容。总之,对于管理者来说,所谓知识不能仅是精通某一门知识的专才,而应是具有广博知识的通才。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信息灵通、思维敏捷、举一反三,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三)心理素质

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很艰苦的实践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

1.意志坚强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管理者除了要树立远大的抱负,有事业心之外,在追求所确立的目标上,应有坚强的意志。在任何时候,都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遇困难不气馁,取得成绩不骄傲;紧要关头,沉着冷静、果敢坚决;名利面前,不受引诱。

2.胸怀宽广

在管理活动中,人们具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应当胸怀宽容大度,应能求大同存小异;在非原则问题上能忍让,宽以待人;对反对过自己的同志,甚至后来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同志,要能不计前嫌,不要耿耿于怀;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对立面的意见,绝不能认为自己的意见一贯正确,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听不得批评意见。对人,特别是对同事,对下级要尊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文过饰非,居功自傲。

3.自信

管理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自信是积极工作和克服困难的前提,也是激励群体成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一个有个人影响力的管理者,自信更是第一素质要求。

(四)能力素质

作为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并不是指某一学科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管理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一个决策者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首先表现在对于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预见性。能够在纷纭复杂的情况下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决策问题。其次是具有丰富的经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能够博采众长、择优决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2.知人善任能力

用人是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此,一个管理者必须要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所谓知人,就是善于发现人才,对人有真正的了解;所谓善任,就是能够把恰当的人安排在恰当的岗位上,使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即人尽其才。知人善任之所以是一种能力,是因为它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品质有关。一个管理者只有眼光敏锐、事业心强、胸怀坦荡宽阔,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3.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工作是管理中要做的大量工作。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很大不同,就是前者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管理中进行组织协调,要处理好管理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此,管理者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必须要有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要在管理中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管理不断达到预定目标。

4.开拓创新能力

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劳动,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勇于开拓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和开拓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否则,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就不能发挥管理的效能。

小资料

管理学家对管理者素质的阐释

泰勒提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九个方面的条件:健全的脑力、一定的教育、专门的或技术的知识、机智灵敏、充沛的精力、坚强的毅力、忠诚老实、判断力和一般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

法约尔认为作为一个管理者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①体力方面: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反应灵敏。②智力方面:有理解、学习和判断的能力,思想开阔,适应性强。③品德方面:干劲大,坚定、愿意承担责任,有主动性,有首创精神,忠诚、机智、自尊。④一般文化方面:对于不属于所执行职能方面的事物有一般的了解。⑤专业知识方面:对于所担任的技术、经营、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⑥经验方面:具有从工作本身产生的知识、经验、教训。

第三节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对实践中管理现象的理性分析和抽象概括,是客观规律的体现和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人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①集合性,即系统是由相互区别的各个要素所组成的集合。②相关性,即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③目的性,即系统都具有明确的目的。④整体性,即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从属于它的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⑤层次性,即指由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等构成的多层次的层级结构。⑥环境适应性,即任何系统都存在于更大的系统(环境)之中,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把管理组织或管理过程视为一个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实现优化组织设计和优化管理的理论。

(二)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最优。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1+1≥2”。因此,系统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否则就要削弱整体功能,从而也就失去了系统功能。

掌握系统整体性原理,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从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多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三)动态原理

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

掌握系统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的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四)开放原理

严格地说,完全封闭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并且只有当系统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消耗散失的能量时,系统才能克服障碍而不断壮大。所以,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

在管理工作中,从开放性原理出发,要求我们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五)人本原理

一切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与人的管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西方管理学曾把它表述为“3P”理论,即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of the people),企业是依靠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by the people),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for the people)。根据这一观点,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企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商品生产,而是为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人的社会发展而服务的。人本原理体现了管理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管理。在管理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逐步认识的。在泰罗时代及以后的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未摆脱把人视为机器附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特别是战后,有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人们通过对日本成功企业经验的剖析,进一步认识到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中国管理学家蒋一苇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表了著名论文“员工主体论”,明确提出“员工是社会主义企业主体”的观点,从而把对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这种观点,在管理中必须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在管理实践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的民主参与

企业员工,从厂长经理到普通员工,都是依靠向企业提供的自己的劳动力而谋生的劳动者。而正是由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使企业的各项资源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才使企业创造出了产品、利润和财富。所以,企业全体员工都有权利参与管理。作为企业而言,要达到有效的管理,使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全体员工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关键在于发挥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目前,通过员工代表大会、监事会和广泛的日常生产管理活动(如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是员工民主参与管理的三种基本形式和途径。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已争论了许多世纪。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都可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论据与事例。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善或恶的人性。人性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因而也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尚不富裕,传统的思想意识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管理所面临的人性状况极为复杂,这正是中国管理界所面临的挑战。在应对这个挑战的过程中,成功的管理者要在管理实践中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完美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这里的“人”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而且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企业通过提供的产品为之服务的用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是企业存在的社会土壤,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因此,为用户提供品种对路、功能完善、质量优异、价格合理的产品,提供使用方法培训和指导、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修理等售后服务,满足用户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企业实现其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六)责任原理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在管理中贯彻责任原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职责必须以合理分工为基础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定每个人的职位,明确规定各职位应担负的任务,这就是职责。一般来说,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但在实际中,由于分工大体只对工作范围做了形式上的划分,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间、效益等要求,分工本身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两者的对应关系并非那样简单。所以,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界限,而且一定要落实到人。

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这里涉及三个因素:权限、利益和能力。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如图1-4所示。

图1-4 责权利三角定理

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根据具体职责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这样,就可使得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3.要建立责任奖惩制度,并要检查、监督和考核

对每个人的工作表现及绩效给予公正而及时的奖惩,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成效,及时引导每个人的行为向符合组织需要的方向变化。而为了做到严格奖惩,就必须建立组织健全的责任奖惩制度。使奖惩工作尽可能地规范化、制度化,是实现奖惩公正而及时的可靠保证。

(七)效益原理

效益是管理永恒的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原理要求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追求效益为其根本目的,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有或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劳动成果。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效益原理要求管理工作中注意以下问题:

1.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管理活动应以效益作为第一行为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克服传统体制下“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因为这种管理思想必然导致片面追求产值、盲目增加产量的倾向,从而可能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效益普遍低下的状况。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效益可以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效益表现的最直接形态。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为了追求一定程度上的盈利才进行投入产出活动的。所以,追求利润是企业天经地义的使命。另外,我们也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即不能为盈利而忽视环境保护,要积极地、义不容辞地处理“三废”,保护环境。

3.追求短期效益不能无视长期效益

信息时代的企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果企业只满足于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忽视技术开发和人员的培训等企业创新所必要的条件的创造,就会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企业经营者必须有远见卓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经营企业,使得新产品的开发和所在领域的探索能够不断创新,从而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高效益,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行使管理职能、贯彻管理原则、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所以,管理方法是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论和原理本身所无法替代的。

近几十年来,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管理学研究的深化。在吸收和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管理方法已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

(一)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运用立法和司法的手段行使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法律方法中的“法”,不仅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令,而且泛指各种组织、团体制定的条例、守则、规章制度等。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强制性。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要强制执行,各个组织以至每个公民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否则,就应受到国家强制力量的惩处。②规范性。法律是行为的规范,对于违法程度和处理办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它是所有组织和个人行动的统一准则。③稳定性,亦即严肃性。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一经制定,就不能随意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经济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可以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协调管理中各利益群体的关系,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采用法律方法由于缺少灵活性和弹性,有时不利于基层单位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法律范围之外,还有各种大量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调整。因此,法律方法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同管理的其他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综合使用。

(二)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依靠领导者的权威,运用命令、指令、指示、监督等行政手段,按照管理层次,行使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①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管理者的权威越高,他所发出的指令接受率就越高。②强制性。行政方法的强制性是要求人们在行动的目标上服从统一的意志,并以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如表扬、奖励、晋升、任务分配、工作调动以及批评、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直至开除等)为保证来执行的。③垂直性。行政方法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纵向直线传达的。④无偿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人、财、物等的调动和使用不讲究等价交换的原则,不考虑价值补偿的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运用行政方法,便于统一领导和指挥,做到令行禁止,便于处理特殊问题。但是行政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如管理效果受管理水平的影响,易产生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行为,要正确运用行政方法,必须与管理的其他方法特别是经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是运用经济杠杆和其他经济手段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而行使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是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方式的运用来实现的。经济手段是指费用、成本、利润、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罚款等价值工具。经济方式是指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等经济管理方式。经济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利益性。通过利益机制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且使个人利益同企业经营成果联系起来,使企业具有内在动力。②灵活性。一方面,经济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另一方面,对于同一管理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以适应形势的发展。③间接性。经济方法不是采用行政命令的强制方法直接干预,而是借助经济杠杆和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经济方法运用时要注意与其他方法的配合使用,要强调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发挥它的功能。

(四)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培训、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影响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达到行使管理职能的管理方法。教育方法的实质就是激发劳动者的主动精神,变管理者的意图为劳动者的自觉行为,把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教育的内容包括人生观及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组织文化建设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

管理的教育方法在运用时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效性。如对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必须采取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疏导;对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应较多地采取有目的、有指导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受教育者按他们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要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各类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方法的实质就是用技术来进行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客观性,即技术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技术方法产生的结果是客观的。②规律性,即技术源自于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技术的每种方法都是有章可循的。③精确性,是指只要基础数据是正确无误的,由技术方法产生的结果就是精确的。

技术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与信息的质量、提高决策的速度与质量、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管理者在解决管理问题时,只有把各种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节 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管理学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管理的基本规律。它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

管理学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均呈直线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管理学是社会化、现代化生产的产物,横跨多个领域,所以它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任务十分艰巨。回首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许多学派均把研究的任务集中在组织、人员及其行为和组织的绩效上。而实质上,管理学的研究任务不仅于此,它还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一)研究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以合理配置资源要素

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能否实施有效管理,管理者起着关键作用。所以,管理者的个体素质、管理者的群体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资源的使用效率,它构成了管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管理活动的客体是各种组织资源。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要面对如何使用迅速增长的新技术和充斥时空等待萃取的各种信息。如何对客体的诸因素进行有效整合,以保证各组织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产生最大效益,必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各种职能既体现管理的基本任务,又反映了管理的全过程。管理职能的实施,是靠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来完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管理创新在各种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周围环境。因此,如何改善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以有利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构成了管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管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三)研究管理的思想及原理,以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成的基本结论。它是现实管理实践的升华,是各种管理思想的高度总结与概括。对各种现代管理思潮、历史管理思想的不断探究,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揭示新形势下的管理客观规律,有助于指导当前的管理行为。所以对管理思想及原理的研究,将是管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研究现实的管理环境,以提高管理的绩效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必然会制约组织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由于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不仅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国家宏观上的方针、政策将直接决定微观的工作方法及策略,这是管理工作者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的重要前提。另外,社会化大生产使得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复杂,联系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如何与外部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如何改进和改善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以提高组织的管理绩效,是管理学研究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三、管理学的特点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以下四种明显的特点。认真研究管理学的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对本学科的全面理解。

(一)管理学的综合性

管理学的综合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作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管理不仅在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而且涉及人、财、物、技术、信息以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因此,要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绩效,就必须利用经济学、数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科学的最新成就。所以,管理学在实践上学科应用的交叉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们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因为从它的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以及发展性都可证实它确实具有科学的特点。管理学又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含义是指能熟练地运用管理知识,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来达到管理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问题和管理环境千变万化,管理学所能提供的专业手段和方法又相当有限,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然根据管理实践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学确实是一门艺术。

(二)管理学的实践性

根据科学的门类,一般可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应用科学一般是以人类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某些基础学科的知识,研究其实践的规律性,进而改造客观世界。而管理学正是以人类的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它来源于实践,又直接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所以,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色彩。

(三)管理的软科学性

软科学是相对于硬科学而言的,它是借用计算机技术中的“软件”和“硬件”这两个术语作比喻。若没有主机、显示器等这些硬件,就没有计算机,但是,如果没有软件——程序和应用技术,计算机只不过是一台死的机器,什么也做不了。管理的情况与之相似,如果把组织中的人、财、物等看作硬件,那么管理就是软件。它能使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运转,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这就是许多组织高喊的“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真谛。

(四)管理学的发展性

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管理学从创立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根据其时代背景,产生了相应的管理思想,有的甚至形成了管理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有的已经过时、有的仍在发挥作用。但总的来说,管理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特别是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加突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速,孕育出对管理创新的强烈诉求。所以,管理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理论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完善。因而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四、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方法论是一门学科中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自身的一整套研究方法。多年前,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s)就总结了管理分析的各种方法,并归纳为:经验法或案例法;人际行为法;集体行为法;协作社会系统法;社会技术系统法;决策理论法;系统法;数学或“管理科学”法;随机制宜或因情况而异法;明茨伯格的管理任务法;麦肯锡的7S法;运筹法等。并以列表的形式指出了这些管理方法的特征、贡献和局限性,这对西方管理学的方法论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概括。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管理上既要与世界文明接轨,又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因此,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综合各方面情况,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可分为宏观指导方法和微观操作方法两大类。

(一)宏观指导方法

1.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指导管理学研究的总的方法论。一方面,管理实践产生了管理思想,在管理活动中,这些思想又进一步升华为管理理论;另一方面,管理理论又反过来通过实践指导人们的管理活动,验证管理理论的有效性,逐步发展和完善管理理论。

2.系统法

系统方法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思维方法。所谓系统(System),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群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系统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系统是一个实体;另一层含义是指一种方法或手段。当系统以方法的角度出现时,就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这有利于综合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把握每个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和整个组织的影响,以便用宽广的视野来处理问题,协调各部分、各要素的关系,确保组织整体目标的达成。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路线,但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将党和国家管理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一种最重要的管理方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管理学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离开了实践,管理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世界风云多变的环境下,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冲击着各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管理学的研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善于应变,不断总结新的规律,以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微观操作方法

1.案例分析法

它是指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典型组织的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从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规律。

2.比较研究法

它是指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然后找出它们的差异,并从中总结出彼此的优劣,找到有利于未来管理的方法。

3.定性与定量研究法

由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所以,要找出提高管理绩效的方法,必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利于对研究对象做出综合性评价。在研究中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克服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4.历史研究法

它是指通过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史的考察,来追踪管理理论形成的轨迹,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具有重要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

5.观察归纳法

观察归纳法是指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的关系和典型的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这是一种从典型到一般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对管理研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章小结】

(1)组织是以目标为导向,经过精心构建的社会团体。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2)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协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进行的;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包括组织中可支配的人、财、物以及技术和信息,其中人是最基本的对象。

(3)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沟通、协调、创新等。这些都是管理的职能,其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被称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

(4)管理要紧紧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在提高生产率时,既要注意效率,又要注重效果。生产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而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5)管理具有二重性、科学性、艺术性、普遍性等特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维系人类正常活动的先决条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6)管理的基本原理有系统原理、整体原理、动态原理、开放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等,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等。

(7)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活动的科学总结。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以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研究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研究管理的思想及原理,以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研究现实管理环境,以提高管理的绩效。

(8)由于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所以具有综合性。管理学来源于实践,又直接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所以具有实践性。如果把组织中的人、财、物等看作硬件,那么管理就是使组织中各种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运转的软件,因此,称管理学具有软科学性。管理学的实践性决定着管理理论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因而管理学又具有发展性。

(9)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别人活动又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管理者根据其在组织中所处地位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三种类型。任何一类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还需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对管理技能的需求程度随管理者层次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分析】

管理也是生产力[1]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哪些方面差距最大?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国的科学水平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差最大。这是事实,但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我国的管理水平也大大落后。在西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早已形成了一个管理阶层,大学中也专门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为社会培养专业经理人员。管理已经成为一门职业,如同会计、律师等专业人士一样,也需要专业知识。但恰恰是这点,在我国没有达成大多数人的共识,其直接后果是对管理人员任命的混乱无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一把手离任后,续任者很有可能对该企业一无所知。对管理人员的任命不是一种经营行为,而是一种行政行为。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是,没有认识到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既然谁都可以当领导,缺了谁地球都照样转,随便找个人来代替即可。“小霸王”公司的兴衰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该公司在段永平总经理的领导下红极一时,“小霸王”学习机打遍天下无敌手,此后他提出要个人参股公司。这一“无理”要求被拒绝后,他辞职创办了“步步高”公司,短短数年,就将“小霸王”公司远远地甩在后面。

忽视管理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大多数企业在经营时没有将重点放在加强管理上,而是靠政府给政策,靠银行给贷款,靠炒作扬名气,靠关系揽客户,就是想不到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出现大批像山东秦池、珠海巨人、郑州亚细亚等流星式企业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高速发展后,由于管理者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内部管理没能相应跟上,缺乏后劲,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一溃千里。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解决管理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管理教育,培养未来的管理人才,培养现有的管理干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教育在我国异军突起,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办了经济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在80年代中后期一度是高考热门专业。并且,全国有50多所大学可以授予MBA学位。但是,管理教育远没到过热的程度,对管理的重视还很不够。政府高层领导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前总理朱镕基多次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要掀起一股学习管理、加强管理、发展管理科学、加强管理培训的热潮,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时弊。”

思考题: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谈谈管理的重要性。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3.简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4.管理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5.试述管理学的主要任务。

6.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7.试述管理者的素质及技能要求。

8.什么是管理者角色?简述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9.比较效率与效果的异同。试从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南辕北辙”这一成语的含义。

10.进行社会调查,分别在当地找出一个成功企业和一个失败企业,并比较它们在管理上的差别。

【管理技能训练】

以团队为单位,选择一个企业、组织或个人管理者,了解该企业或组织的某一项基本业务职能或者向管理者了解他的职位、工作职能、胜任该项职务所必需的管理技能等情况,并写出访问报告和小结进行交流。

【注释】

[1]唐日松:《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25日,题目为编者所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