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著名的“关于人生目标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智力水平、学历等都大致相同的大学毕业生,调查的结果分为A、B、C、D四类人:
A类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约占总人数的3%;
B类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约占总人数的10%;
C类人:目标比较模糊,约占总人数的60%;
D类人:没有目标,约占总人数的27%。
25年以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A类: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他们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用目标鞭策自己,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之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并还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25年后,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成功,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政界名流和社会精英,生活在上层社会。
B类: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的人,他们大都急功近利,由于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生活还算富裕,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有些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律师、医生、工程师等。
C类:目标模糊的人,占了60%的比例,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虽衣食无忧,但工作、事业几乎没有特别的成绩,都比较平淡。
D类:没有目标的人,因为没有人生目标,整天无所事事,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生活救济,还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由此可见,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命运差异的原因,不在于谁比谁更聪明,谁比谁更有机遇,虽然这一点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围绕目标做出矢志不渝的努力。成功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揽镜自检】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妨在忙碌之余,经常花上几分钟时间好好思考一下:
1.你有目标吗?
2.你的目标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3.你过去属于A、B、C、D中的哪一类人?我想要有所改变吗?
4.你整天都在忙些什么?
5.你忙得有价值吗?
6.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忙吗?
7.你是否为了实现目标而列出进度表、做出计划?
显然,目标对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目标是行动的航标灯。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方向,就像大海中的航船,不知道码头在哪里。有了目标,就有了行为的目的。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别人说得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有效行动。
(2)目标能使人看清使命,提高激情,产生动力,没有目标,人就不会努力。
(3)目标有助我们集中精力,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把握现在,未雨绸缪。
(4)目标能使人产生积极的心态、信心、勇气和胆量,使我们有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没有目标,我们会失去机遇、运气。
(5)目标使我们以结果为导向,清晰地评估每一项活动的进展,检查每一个行为的效率,从而产生必胜的信心,不断自我完善,永不停步,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之所以将“自我超越”列为“第一项修炼”,其实质就是目标牵引成长,信念产生动力,目标催人奋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