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建设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时间:2024-1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估算出来后,可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与经济效益费用比等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经济净现值是项目按照社会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如果经济净现值等于或大于0,说明项目可以达到社会折现率要求的效率水平,认为该项目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被接受。

项目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估算出来后,可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与经济效益费用比等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

(一)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的编制可以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按照经济费用效益识别和计算的原则和方法直接进行,也可以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将财务现金流量转化为反映真正资源变动状况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具体形式如表4-32所示。

表4-32 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

1.直接经济费用效益流量的识别和计算

(1)对于项目的各种投入物,应按照机会成本的原则计算其经济价值。

(2)识别项目产出物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效果。

(3)对于具有市场价格的产出物,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其经济价值。

(4)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产出效果,应按照支付意愿及接受补偿意愿的原则计算其经济价值。

(5)对于难以进行货币量化的产出效果,应尽可能地采用其他量纲进行量化。难以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以全面反映项目的产出效果。

2.在财务分析基础上进行经济费用效益流量的识别和计算

(1)剔除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的通货膨胀因素,得到以实价表示的财务现金流量。

(2)剔除运营期财务现金流量中不反映真实资源流量变动情况的转移支付因素。

(3)用影子价格和影子汇率调整建设投资各项组成,并提出其费用中的转移支付项目。

(4)调整流动资金,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不反映实际资源耗费的有关现金、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从流动资金中剔除。

(5)调整经营费用,用影子价格调整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等。

(6)调整营业收入,对于具有市场价格的产出物,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其影子价格;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产出效果,以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意愿的原则计算其影子价格。

(7)对于可货币化的外部效果,应将货币化的外部效果计入经济效益费用流量;对于难以进行货币化的外部效果,应尽可能地采用其他量纲进行量化。难以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以全面反映项目的产出效果。

(二)费用效益分析主要指标

1.经济净现值(ENPV)

经济净现值是项目按照社会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B——经济效益流量;

C——经济费用流量;

(B-C)t——第t期的经济净效益流量;

n——项目计算期;

i s——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经济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并且用作不同年份之间资金价值换算的折现率。社会折现率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投资效益水平、资金供求状况、资金机会成本、社会成员的费用效益时间偏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取向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测定。

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如果经济净现值等于或大于0,说明项目可以达到社会折现率要求的效率水平,认为该项目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被接受。

2.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在计算期内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0时的折现率,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辅助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B——经济效益流量;

C——经济费用流量;

(B-C)t——第t期的经济净效益流量;

n——项目计算期;

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

如果经济内部收益率等于或者大于社会折现率,表明项目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达到了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3.效益费用比(R BC)

效益费用比是项目在计算期内效益流量的现值与费用流量的现值的比率,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辅助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R BC——效益费用比;

B t——经济效益流量;

C t——经济费用流量。

如果效益费用比大于1,表明项目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达到了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